潮评︱酒店民宿“逢假必涨”怎么破?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朱浙萍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合体”,民众拥有了长达8天的“PLUS版黄金周”。有媒体报道,在强烈出行预期下,不少酒店民宿,国庆期间房价都普遍上涨2~3倍。像一些大城市的如家、汉庭等经济型酒店,日常300元/晚的大床房,基本都涨到了700元甚至近千元。有网友调侃:“我是掐着人中订的机票酒店。”
酒店民宿、机票等“逢假必涨”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尤其是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放开之后的消费复苏,民众出游的热情空前高涨,酒店民宿等旅游服务供给出现紧缺,导致“逢假猛涨”现象更加明显。就在今年暑假,“月薪2万住不起如家汉庭”这条带有吐槽性质的话题,激起了不少网友共鸣。
面对这样的“酒店刺客”,大多经济条件一般的打工人,都难免会捂住钱包,问上一句“真的值吗”。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旅游应当是普通人也能追求的休闲娱乐,而非专属于富裕群体的奢侈消费。住宿交通作为出游必不可少的一环,高企的成本难免让人望而却步。
而站在商家的角度,制定高价策略也自有其道理——既然大家都抢着来旅游,为何不让“价高者得”呢?旅游业本来就有周期性,旺季涨价也是正常现象,毕竟等到淡季,即便定价再低,也不一定能揽到多少客人。
虽然在消费者看来,这种“逢假必涨”不是多么合情合理,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市场行为,是由特定供求关系决定的,实乃“随行就市”的结果。只要满足“明码标价”等基本前提,不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就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市场自由议价范畴,也并没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总之,如果不跳出“商家-游客”二元对立框架,恐怕很难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破解“逢假必涨”的魔咒,或许可以换个思路,从反思造成“供不应求”的原因入手——天数有限且高度集中的公共假日,才是导致民众“扎推出游”需求集中爆发的主要因素。
当下,我国的休假体系中,长时段的国民休假,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法定全民公休节假日”,如国庆、春节等。而更具主动性、灵活性的带薪休假制度,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这样的现状,一方面,势必催生“全民总动员”式的集中出行,不仅导致节假日酒店、机票“逢假必涨”,也导致交通拥堵、景区过载等现象频发。另一方面,对于旅游业也容易造成急功近利的经营倾向——在有限的几个节假日,商家抱着“开张吃三年”的心态,做着“一锤子买卖”。尤其是三年疫情旅游业遭到重创,对游客的“报复性出游”,一些商家也寻思着抓住机会回点血,实施相应的“报复性涨价”。今年以来,一些酒店民宿恶意毁约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打击了游客旅游热情,还损害了行业形象。
眼下,民众的困扰在于,旺季出游,价格太贵;等淡季降价了,又没了时间。长远来看,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进一步健全国民休假制度,比如真正确保带薪休假制度充分落实,鼓励用人单位执行奖励假、灵活调休等人性化措施。只有让普通人的休假时间更多、更自由,才能让周期性的价格涨落更加平缓,让民众的旅游需求得到更充分的释放,让消费者和商家实现“双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