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贵州人丨贵州桥梁设计“天团”:排名世界前100座最高桥中,18座是他们的手笔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贵州人,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迎难而上的勇气、主动作为的志气、开拓创新的锐气;从他们的故事里,你能读懂“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因为,他们是新时代的贵州人。
图片
这几天,来自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勘设股份)交通事业部桥梁设计分院大桥组的设计师们正在为花江峡谷大桥项目现场做设计后期服务。“今年4月,贞丰侧的六号主塔完成封顶,预计还有一段时间,关岭侧的五号塔也将建成封顶。现在,施工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大桥组组长叶洪平向记者介绍道。
图片
“勘察选址后,我们团队面临了桥址坡度大、落差大、跨度大的现实状况。经过数月反复深入一线勘察和多轮论证,充分考虑了桥梁对环境的适应性,最终采用符合当地地理条件的单跨钢桁梁悬索桥结构。”叶红平说。
在建的花江峡谷大桥横跨北盘江高山峡谷,主跨 1420米,桥面到水面高 625 米,跨径居山区桥梁世界第一,桥高世界第一。作为贵州省“十四五”时期桥旅融合重点项目,花江峡谷大桥及六安高速建成通车后,六枝至安龙的出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花江峡谷将与黄果树、龙宫、双乳峰和三岔河景区形成黔西南一小时旅游圈,有力地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图片
二十多年前,成立之初的大桥组在悬索桥设计方面与国内领先设计院差距较大,贵州省内悬索桥项目的设计基本上被外省设计院垄断。在公司和分院领导的强力支持下,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勇于担当,带头攻克了山区悬索桥设计中的抗风稳定、高低塔设计、主梁节段一岸吊装、主缆耐久性等重大技术难题,高效优质地完成了一项项设计任务。
图片
近年来,这支极富战斗力的年轻本土团队先后承接了平塘至罗甸、瓮安至开阳、六枝至安龙等30多条高速公路200余座特殊桥梁设计任务,排名世界前100座最高桥梁中,大桥组设计的就有18座。
其中,平塘大桥、花渔洞大桥等先后荣获国际桥梁大会(IBC)“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全球工程项目“杰出奖”、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全球杰出“基础设施奖”和鲁班奖等大奖,有力提升了贵州在世界桥梁界的影响力。
图片
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上的平塘大桥是世界第一高塔斜拉桥。设计之初,结合现场情况,大桥组提出了“三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方案,该方案优势明显,可以为项目节约近1亿元的建设费。但是,由于大桥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条件,斜拉桥在设计难度上远远大于单跨悬索桥,一时间让大桥组的工程师们犯了难。
在内部讨论会上,公司领导为大桥组成员鼓劲:“通过红水河大桥和六广河大桥的设计,我们证明了自己驾驭斜拉桥的能力。平塘大桥的设计,我们不缺能力,缺的是魄力。大家要敢挑担子,向社会提供更优秀的设计作品。”
大桥组放下了包袱,全力以赴投入到方案的论证工作中。通过对大桥桥位槽渡河峡谷两岸进行大量地勘工作,反复计算验证,大桥组确认了三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的方案完全可行。同时,平塘大桥的设计也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多种元素,研发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工艺,桥体采用造型优美的空间钻石形索塔,享有“天空之桥”和“世界第一高混凝土桥塔”的美誉。
图片
从单纯的突破技术难关,到追求桥梁之美,大桥组不断迎接挑战,创新设计方案。大桥组参与设计的花鱼洞大桥以其全球首创的“原桥重建、拆建同步”的设计构思,让桥梁重建与生态环保和谐统一,成为山区峡谷桥梁“小而精”的代表作,在2022年获得国际桥梁大会(IBC)颁发的“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
近年来,大桥组硕果累累,贵州红水河大桥(世界首座山区不对称混合式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沙坨大桥(国内同类桥型最大跨径)、贵州峰林特大桥(国内首座山区钢混组合梁悬索桥)等交通建设项目均为改善当地交通状况、加快当地群众致富发挥重要作用。大桥组所在的桥梁分院2017年获得了贵州省工人先锋号、2021年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2022年5月,大桥组被授予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图片
图片
(记者: 范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