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松阳老街,看一幅活着的清明上河图 | 老城计划

松阳老街的故事,藏在清晨热气腾腾的早餐里;藏在傍晚时分的绮丽晚霞里;藏在餐后散步时徐徐拂过脸庞的清风里。
它从历史急流中走来,带着鲜活的生命力。放松感官吧,去感受老街里的一切,与人、与物、与生活拉近距离。
图片
岁岁年年,风采依旧
生活一如既往。松阳这座城里,有异乡人找到归属感后的落脚声,也有思乡人归家时的坚定步伐。
别致的风景、悠久的历史、浓厚的人文孕育出在别处难以觅得的“松弛感”与“幸福感”。老街的独特美食、精致非遗、恬淡生活都是象征。
或许有人说这里商业化气息很重,但我们并不这么认为。用心看,用心听,去打破初印象这条老街越往里走就越是别有洞天。
图片
历史感与地方性让它如此特别。任凭岁月更迭,时代变迁,老街的魅力都不曾减退半分。
白墙灰瓦,青石板路,老式雕花屋檐经受岁月和风雨磨损不比当年,但它们只要在这里,就有无限的意义,携昔年光辉,换丝丝回忆。
图片
偶然间走进一家古色古香的小院,时间在这里仿佛是静止的。找一条竹椅,闭上眼睛,深呼吸,即刻享受老街里安静惬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传统美食,最有味
这条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老街里,还蕴藏整个松阳的美食精髓。
“百年老店”“物美价廉”“小时候的味道”勾勒出松阳老街的独特风景线,象征着这座城的饮食魅力与文化密码。
图片
到央视美食节目推荐过的佰仙面馆,来上一碗肥肠面吧。纯手工制作,面皮劲道,汤汁浓郁;酒糟大肠干净且独特,入味醇香。
图片
徐记煨盐鸡不愧是老街王牌。从刚开始的不以为意,到浅尝之后的赞不绝口,再到立马决定再下一单带回家,还是逃不过真香定律。
图片
图片
制作全程可见,的确没有任何佐料,只有一层厚盐铺于锅底。两种颜色的鸡紧紧挨着,每锅都要闷上2-3小时来保证咸香入味。
老板说来老街的游客们吃完都会主动添加自己的微信,线上下单,每天快递出去的鸡都不在少数,最远的是寄到内蒙。
图片
要说出名,王景状元饼作为老网红必定上榜。就冲它“高中状元”的美好寓意,也要多吃几个。
特色就是特色,两种口味随意搭配,放凉了再吃也依旧咸香十足。其余各类的点心,酥皮月饼,板栗饼、绿豆饼等也都值得一试。
图片
图片
传统美食就是如此,包容谦和,丰富多元,成就美食王国。老街的居民们为此无比自豪,往来游客也因此流连忘返。
若是奔着老街里的美味去,记得赶早。毕竟这里的特色美食都是每日新鲜现做,到了晚间自然是售完即止。
图片
图片
逛累了就到九号咖啡旅行社坐坐。作为老街里的“年轻住户”,它是不一般的存在。点一杯咖啡,上小楼三层便可俯瞰老街,远望独山
在视觉上直观感受被山包围的丽水,体会上千年历史与现代商业的碰撞,解锁老街住户口口相传的老故事,脑海里不由浮现出昔年市日的繁华场景。
图片
老街故事,有长有短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老街店家、住户们在快节奏时代下的永恒慢生活。
图片
“什么声音?”
“喏,是前面那家铺子,打铁呢!”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炎炎夏日,整条街最热和最热闹的地方非打铁铺子莫属。
图片
王师傅几十年来只做一件事——打铁。手打铁具更耐用,毋庸置疑。不过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因为手工制作的物件更有灵魂吗?
图片
阿公家的草药铺最有故事。各式各样的草药储藏在颜色不一的袋子里,白色木板已然泛黄,足见药材年岁。
图片
老街每走几步就有松阳端午茶的身影。据传端午茶由一位宫廷御医告老还乡后几番钻研而制。
阿公还特别强调端午茶的草药讲究天时地利。只有在松阳山水气候孕育下的草药,经过合理搭配才可调制出有效的端午茶。
图片
理发店、中药铺、布料店、棕板床店......在别处如绝迹般难得一见的商品,在这些老店里随心排列,触发人们心底深藏的旧时记忆。
或许记忆比任何事物走得都更为长久。这些被称为老店的地方,有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在每一处平凡而广阔的生活痕迹上引人共情。
图片
图片
小城很小,老街很长,自有它的热闹与安逸。猫咪小狗在巷子里自由地闲逛;孩童在祖父母的陪伴下学走路;阿公坐在自家店门口敲打着日用器具。
图片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来不曾拉远。总能在各个转角,听到街坊的招呼声,摇着蒲扇唠着近日家常……熟人街区的温情脉脉最抚人心。
图片
图片
这条街上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是独属于松阳这座县城的氛围感与文化记忆。要不,趁着晚霞尚存、街灯四起,再逛一逛老街!
走走停停,新奇感不减半分。眼前夜景让人分不清虚实,脑海里儿时逛街的记忆翻涌,情难自禁,不忍告别。
最后的最后,提一袋松阳端午茶回家,给松阳老街之旅一个有仪式感的收尾。
编辑 | Ymy
摄影 | 听海、小周
海报 | 全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