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以项目聚势,赋能高质量发展—建强『主阵地』争当『排头兵』

图片
图片
腾讯仪征东升云计算数据中心
图片
刘集镇盘古先进制造产业园
图片
『腾讯云(仪征)数字赋能产业基地』签约仪式
图片
移动云项目效果图
初秋的仪征大地,处处洋溢着奋进的气息。大干快上拼项目,乘势而上勇争先,仪征乡镇(园区)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全力抓好项目谋划、招引落地和建设推进,争当仪征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汇聚起仪征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
开发区抓项目强产业 发挥“主战场”作用
“开发区要聚焦产业规模‘两千亿’奋斗目标,持续攻坚突破,加快项目建设,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作出更大贡献。” 9月5日,仪征市委书记孙建年赴仪征经济开发区督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强调。
仪征经济开发区是仪征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如约而至:9月8日,诺德仪征工厂举行投产仪式。诺德仪征工厂作为诺德集团在亚洲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从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到竣工投产,历时仅一年多时间,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60万台电机、60万台减速机的产能,诺德仪征工厂投产亦是仪征经济开发区与诺德集团深化合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9月8日,仪征市政府和腾讯云达成合作,根据双方合作规划,将通过以大数据产业为基础,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原则,联合位于仪征经济开发区的仪征大数据产业园生态共同发展,打造腾讯云(仪征)数字赋能产业基地……园区是工业经济的“主阵地”,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仪征抓项目强产业,充分发挥开发园区“主战场”作用,把仪征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汽车、大数据、临江重工三大产业的集聚发展高地。
发挥园区抓项目强产业“主战场”作用,就要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今年以来,仪征经济开发区立足三大产业基础,发挥好以商引商作用,深化同大众、西门子、腾讯的合作,建设仪征市(上海)域外创新中心,梳理出产业链图谱和补短板清单,加大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定向招商、全员招商、精准招商力度,构建分工有序、前后配套、链接紧密的产业生态系统,以源源不断的项目引进、建设、投产,为园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9月5日,仪征市委书记孙建年赴开发区督查推进重大项目时,对仪征经济开发区机制改革、产业特色、项目建设、园区形象提出明确要求:要培壮产业链。聚焦主导产业,突出龙头带动,加快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做大产业规模,围绕产业规模“两千亿”奋斗目标,强化任务分解,提升产业贡献度;拉长产业链条,紧盯链主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在项目招引上实现更大突破;要提升外向度。全面梳理在仪外资企业,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鼓励外资企业扩大投资、上下游企业来仪落户。坚持按图索骥、靶向招商,推动招商引资和外资外贸工作提质增效;要扩大含技量。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与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加快推进重点实验室、公共研发平台、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载体建设;要增强承载力。健全优化招商工作机制,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强化项目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全力打造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有序推进低效产业用地处置,加快推进道路、工业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改善园区形象;认真对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国家级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创建标准,补齐短板弱项,全力争先进位,推动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乡镇鼓足干劲打好项目比拼赛
“大仪、陈集、刘集要锚定目标,保持定力,鼓足干劲,打好招商擂台赛、项目比拼赛,推动重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达效。”9月6日,仪征市委书记孙建年赴大仪镇、陈集镇、刘集镇督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强调,大仪要在招商引资上全面发力,充实配强招商力量,再招引一批体量大、质态优的好项目;陈集要继续在主导产业上深耕细作,把现有项目实施推进好,拉长增粗产业链条;刘集要瞄准百亿目标,能快则快、能超则超,为全市多作贡献。当天,孙建年一行先后来到华中高分子密封件、欧讯冷却设备、五茅桥梁构件、洛维生物质颗粒、鼎牌智能焊接项目施工现场,通过实地查看、交流询问等方式,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9月8日,记者在刘集镇江扬电缆二期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的安装厂房钢架结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据了解,江扬电缆二期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可形成年产8万公里特种电缆和80万公里低压电缆的生产能力,预计年开票销售不低于30亿元,税收不低于9000万元。二期项目于2023年7月破土动工,总规划面积是228亩,新建工业厂房是11万平方米,预计到2024年1月底竣工。
总投资35亿元的江扬电缆项目是刘集镇2021年新引进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2022年被列为省级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35亿元,总用地面积1000亩,项目分三期建设,截至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二期项目主要建设8万公里的特种电缆和80万公里的低压电缆,项目自2023年7月份开工建设,目前11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完成土建部分,正在安装钢结构,预计11月底完工,12月份开始安装设备,明年2月份正式投产。三期项目主要为生产新能源电缆,目前项目正在编制可研,预计2025年开工建设并投产。
刘集镇副镇长王彦介绍,江扬电缆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推动刘集由工业强镇向工业重镇迈进,还将为刘集进一步整合高铁电缆、船舶电缆等关联产业,构建完整的电缆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撑。
放眼仪征乡镇(园区),各地坚持用项目聚势,为助推仪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目前陈集镇在手在谈重点项目共32个,十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今年以来已实现6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户,5个列扬项目开工建设,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3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预计全年新增开票2亿元,税收600万元,带动就业100人以上;刘集镇目前在手在谈重点项目共44个,其中十亿元以上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今年以来已实现6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户,3个列扬项目开工建设,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8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预计全年新增开票20亿元,税收8000万元,带动就业500人以上;大仪镇今年7个列扬项目当下正如火如荼推进,大仪镇牢固树立“全镇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对现有重点项目倒排工期,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优化营商环境,做好高质量发展“必答题”
项目建设过程,是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一次有效检验。仪征乡镇(园区)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积极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江扬电缆项目落户刘集镇以来,刘集镇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服务。今年6月,在江扬电缆二期项目建设过程中,刘集镇会同仪征有关部门成功帮助企业在一天之内完成“交地即发证、发证即抵押、拿地即开工”,成为江苏今年首个“三合一”开工项目。
今年5月,江扬电缆一期在建设完工后准备投产,由于设备更新要求,原来预计的供电负荷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企业投产因此停滞。经勘察,需要从7公里外的高集变电站接电,沿途需要架设百余个电线杆,涉及5个村庄的近百户群众工作,刘集镇联动沿途村庄所属村镇,花了5个月高效完成供电专线架设工作,最终杆线架设到江扬电缆厂区,上演为企服务“刘集速度”。“百个线杆接电确保企业生产”的营商环境故事在刘集镇广为流传,江扬电缆方面大为感动做起“投资加法”:今年8月,把江扬电缆的研发部门增设到刘集镇江扬电缆厂区。“刘集镇设身处地为企业发展着想,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在这里干事创业的信心。”江扬电缆项目负责人夏安平如此评价。
优化营商环境,仪征还放权赋能激发基层活力,通过赋权进一步打通审批服务“最后一米线”,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实现行政审批的“就近办”和“门口办”。
根据扬州市印发《市政府关于公布省级及以上开发园区行政权力事项赋权清单的通知》(扬府发[2022]113号),仪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赋权职能部门分别进行权力事项交接,先后与13家赋权职能部门签订赋权事项交接书,向仪征市经济开发园区放权赋能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或划拨、建筑工程许可、建筑工程竣工备案、企业开办等涉及项目和企业的65个事项。9月1日起,仪征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局正式运行。据统计,仪征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局自正式运行后已累计完成企业设立357件、企业变更373件、企业注销129件、企业投资技术改造项目备案15件、工程建设项目各类审批95件、卫生许可证2件。
仪征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局负责人霍翔说:“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实质化运作既是仪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具体体现,从以往的行政审批到仪征城区办再到如今的就近办,从多部门联办实现一窗通办,从项目排队办实现马上办,这一切为项目审批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能,降低了成本。”
“我们围绕‘审批效率再提速、营商环境再优化’这条主线,聚焦行政审批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不断改革创新,集中攻坚,主动、靠前、精准服务企业,推动审批效能实现大幅提升。”仪征市行政审批局局长沈广平介绍,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仪征市委市政府今年提出明确目标,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行政审批效率再提速30%。目前仪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创新实施“极速审批”,让企业直呼“没想到”。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今年以来,仪征专门成立项目审批提速专项组,通过制定“审批套餐清单”,采取“提前介入、预先服务”的方式,引导项目单位一次性申报可合并审批的事项,最大限度节省时间。
END
来源:扬州日报
编辑:思涵
审核:徐昊晨
监审:王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