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可谓是封建王朝中皇子争夺皇位之战的巅峰。无论是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还是永乐帝的靖难之役,都无法与其媲“惨”。
九位文武双全的皇子,为了能继承大统,阴谋阳策,勾心斗角多年。
▲康熙皇子们(影视剧形象)
最后七个儿子不得善终,四皇子胤禛继位,史称“雍正帝”,十三皇子胤祥因为当年支持他,在雍正一朝深得重用。
皇子们个个优秀,为什么偏偏是不显山不露水,看起来还有些木讷的老四能笑成雍正呢。
▲康熙爷画像
一、康熙忌惮皇太子,四爷迅速摆正位置
康熙爷21岁时,便立了两岁的二皇子,也是嫡长子的胤礽为皇太子,将来要继承大统。胤礽可谓殊荣加身,开创了清朝纪录,他是满清第一位被公开立为皇太子的皇子。
但胤礽可能也没想到,他也是满清最后一位真正被公开立为皇太子的皇子。因为后面不是秘密立储,就是皇帝的子嗣实在太少,不用立或无人可立。
▲胤礽画像
胤礽被指定为未来的皇帝,那大臣们肯定巴结着,而且随着康熙的年龄越大,大臣们对太子巴结的就越狠,甚至偶尔会冷落了康熙。
康熙爷已经有点生气了,看来众位臣子还没有看明白皇帝和太子的人设关系啊。
太子和群臣们一结党,如果对老皇帝不满意,那分分钟就换届了。
▲康熙爷画像
尽管此时的四爷才能不出众,但察言观色的本领确是一流。
明面上绝不巴结皇太子,只做康熙的好儿子。
▲满清皇帝列表
二、皇太子发酵膨胀,四爷看明康熙择嫡标准
皇太子胤礽如同吃了发酵粉一样,开始膨胀了。
在此期间,康熙就曾经用隋炀帝和唐太宗的例子,提示过众阿哥和臣子。
往心里去的人不多,不过仅有的明白人里面就包括四爷和隆科多。
▲康熙全览图
但说实话,康熙帝实在是太能活了,最后在位61年,是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胤礽快等出蘑菇的时候,结党,被康熙爷废掉,后来又复立为太子;
胤礽快等出蘑菇云的时候,再次结党,再次被康熙爷废掉,后来就完了。
胤礽尽管才气逼人,但康熙爷是何等神圣,八岁就龙爪手擒住鳌拜,决不是文弱的隋文帝和唐高祖可比。
此时的四爷雍正也看明白了康熙择嫡的大忌:
第一,不能像隋炀帝杨广那样结党,威胁皇权;
第二,不能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不顾兄弟情谊。
▲玄武门之变
三、大皇子一愚蠢,三位阿哥出局
尽管是九子夺嫡,但并不是每个儿子都是候选人,主要有两个身份可选:
一是直接参赛,成为候选人;
二是场外打call,买马投注。
▲九子夺嫡派系
四爷在太子第一次被废时,没有急着参赛,而是依然默默投注皇太子,与太子派系打好关系,同时暗中积蓄力量。
同时也等着其他皇子犯错。
▲雍正赐怡亲王书法
前期夺嫡时,除了太子外,竞争者还有大皇子胤褆和三皇子胤祉。
康熙择嫡的大忌说起来简单,不做也挺难的。
▲康熙爷皇子(影视剧形象)
大皇子胤褆开始蠢蠢欲动,还向老爹康熙明说:皇阿玛,您要是看太子不爽,我帮您宰了他!
康熙心里一惊,你是要做李世民么?!
▲清朝皇帝们的"知道了"
大皇子胤褆一看老爹不让,就想出极为可笑的一招:用法术干掉皇太子胤礽!
扎个小人儿,弄死他!
三皇子胤祉果断的向康熙爷举报了大哥扎小人儿,"针灸"二哥的行为。
于是,大皇子胤褆out!
但是三皇子举报自己哥哥,看来对皇位也是觊觎很久,out!
▲扎小人是大忌
四、八皇子被疑结党出局
说到这里,大皇子胤褆、二皇子(皇太子)胤礽、三皇子胤祉都已经出局了。
雍正决定亲自下场争夺皇位。此时最有竞争力的对手是八爷党,里面包括八皇子胤禩、十四皇子胤祯、九皇子胤禟和十皇子胤䄉。
八皇子的竞争力极大,温文尔雅,与朝中大臣交好。
▲一座紫禁城,多少帝王事
康熙有一次问朝臣们,谁可日后当政,朝臣纷纷推举八皇子,甚至连没戏的大皇子都支持老八。
但也正是太过于锋芒毕露,落入了康熙爷的第一个大忌:结党,威胁皇权。
很快,八爷,out!
▲雍正画像
反观老四雍正,对内忠孝,老爹说啥是啥,绝不顶撞(十四皇子犯过顶撞大忌);
对外有"冷面王"之称,绝不明面结交朝臣。
五、终局之战:雍正与亲弟弟的较量
八皇子出局后,老十四胤祯备胎转正。
雍正与胤祯为同母亲兄弟,却势同水火。其实这场亲兄弟的较量,雍正可以说是稳操胜券。
论康熙爷的印象,雍正极为低调,只以忠孝示人;但老十四当年为了保住老八,跟康熙爷都翻了脸,差点被手刃,直接被打上了八爷党的标签。
论封爵,雍正当时是和硕雍亲王,这是实打实的王爷编制,高级公务员;但老十四是"大将军王",不是正式王爵,听起来就有点不伦不类。
论实力,老十四比较简单,就是原来的八爷党,但核心八爷基本废了;
▲雍正画像
雍正的布局就太厉害了。
有老十三的支持,老十三和雍正有点像,神秘低调,甚至在史料中,关于他前期的记载都不多。
更有老五胤祺的暗中相助,老五可是皇曾祖母孝庄文皇后亲自带大的,德高望重。
朝中还有两个关键人物的支持:一是九门提督、步军统领隆科多,意外之时可以控制京城。
二是四川总督年羹尧,老十四胤祯大军的后路被他捏得死死的。
▲年羹尧画像
于是,从康熙五十七年,老十四胤祯被外派出征,一直没在京城久留,基本上大局已定。
此时的康熙年事已高,老十四胤祯要逐渐被排出权力中枢。
最后一直陪在康熙身边的是雍正。
康熙六十年时,雍正赴盛京大祭祖陵,回来之后代祭太庙,可以断定,老十四基本无翻身余地了。
终于,在1722年,康熙驾崩,传位于雍正。
至此,九子夺嫡,帝归雍正。不是偶然,皆是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