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䴙(pì)䴘(tī)的“水上江湖” | 花颜鸟语

编者按:在地球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生命世界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赞歌,塑造了地球环境,孕育了人类文明史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传播的星辰里,中科院之声与华南植物园联合开设“花颜鸟语”专栏,既是生命世界之窗,又荟萃自然体验的点滴故事。惟愿她为自然世界代言,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惟愿她解读科学前沿,讲述科学故事,封存自然足迹。
疾风惊草,树摇鹤唳。在大自然这个江湖中,任何异动都可能是一次电光火石、动辄生死的厮杀较量。在这种为生存驱动的杀戮中,杀与被杀,绝大多数取决于双方的技能与力量——想要活着,就得使出浑身解数。在人类的附近,有一种常见的鸟类,常栖息于江河、湖泊、池塘之上,游走于各类水系,用独特的本领捍卫着属于自己的水上天地,它就是小䴙(pì)䴘(tī)。
图片
▲小䴙䴘  谭永梅摄
古人眼中的“䴘”
“䴙䴘”者,其名艰涩、笔画难书,是古人流传下来的命名。我国第一本词典《尔雅》称呼其为“须赢”,而后漫长的岁月中,它又有䴘、刁鸭、油鸭、水鸰仃、水葫芦等不同的别称。西汉杨雄著述的《方言》云:“野凫,其小而好没水中者,南楚之外谓之鷿鷉。”指出䴙䴘乃一种水鸟。除此之外,古人对䴙䴘的研究并没有止步于观察,除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多脂味美。冬月取之,其类甚多。”外,䴙䴘还被人类开发出一个特别的功能——“膏中莹刀”,即从䴙䴘中提炼脂膏涂抹于刀剑,可达防锈保养之效。南北朝时便有“马衔苜蓿叶,剑莹䴙䴘膏”的诗句流传,宋代苏轼也曾著诗“囊间久藏科斗字,銛锋新莹䴙鹈膏”,可见䴙鹈膏流传之广。在“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冷兵器战争中,䴙䴘以身祭刀剑,成全了不少战士血荐轩辕的豪情壮怀,在历史上留下了悲壮的一笔。
小䴙䴘“画像”
言归正传,小䴙䴘(Tachybaptus ruficollis)是隶属䴙䴘目䴙䴘科小䴙䴘属的一种游禽,似鸭而非鸭。体长22-31.8厘米不等,比常见的家鸭、家鹅娇小,体重160-275克,与市面上常见的盒装牛奶重量相约。其身体短胖,翅膀短圆、尾羽退化(几近无尾),浮沉于水面上如同一只葫芦,又有“水葫芦”之称;其嘴细直而尖、黑而具白端,眼部虹膜黄色、仅居中留一黑色小点,以人类角度视之,颇有一种憨(dai)厚(tou)老(dai)实(nao)的“痴鸟”气质。
小䴙䴘于冬夏二季有两副模样,夏季时上头部为黑褐色,下头部及颈侧为醒目的红棕色,身体其余部分绝大多数为灰褐色,部分羽毛尖端覆以白色,为繁殖羽。到了冬季,则下头部及颈侧唯一引人注目的红棕色将褪成低调的灰色和栗色,似是故意为之,以掩人耳目、隐蔽行踪。值得注意的是,小䴙䴘的羽毛松软如丝,无论如何在水中捣腾,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美态。
捕猎之术
小䴙䴘虽为鸟类,但天生翅短,不善飞翔;双腿生于体后,近于尾端,这种身体结构虽能让其在陆地上行走,但行动则迟缓而笨拙。可正如“上帝为你关一扇门,必为你开一扇窗”,小䴙䴘虽无逐鹿天空和陆地的身体素质,但却有偏安一方水域的本事,这是因为它的四趾长有宽阔的瓣蹼,让其具备了游泳和潜水的能力。
小䴙䴘栖息于环境偏僻、水质清澈、食物丰富、隐蔽条件良好、人畜干扰少、水生及湿生植被繁茂的湿地,如小型湖泊、池塘、沼泽、江河水库等,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集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水生无脊椎动物、蛙类、浮游植物等。而它获得食物的途径,便是潜水。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自己的短处,小䴙䴘有较深的认知,总避免在水过深的地方潜水,以免在获得食物的同时消耗过多的能量。而对于猎物,它亦深谙“柿子得挑软柿子捏”之道,大型掠食性鱼类是不敢惹的,专挑与之对比实力悬殊的鱼虾或昆虫下手。在战术上,它亦颇有心得,如捕捉爪子锐利的小龙虾时,它会用嘴咬住虾体狂甩、先将大爪弄下来再慢慢享用;在捕猎翩飞的蜻蜓时,它会有针对性地以交配的蜻蜓为目标,看准蜻蜓产卵的具体位置,再潜游过去跃起击杀……它用实力在所处水域中争得了一席之地,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江湖地位”。
图片
▲小䴙䴘  谭永梅摄
“御敌”之术
自然万物,通过生物链相生相克,面对猎物时,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的小䴙䴘淡定从容、无往不利,但面对天敌或危险情况时,“逃跑”才是其最佳的保命方法。小䴙䴘有两种逃跑方式,其一是潜游,也是其最常见的逃跑方式。一旦遇到危险,小䴙䴘会马上游入水草丛中或潜入水下隐藏起来,而后不时地在附近露出水面,或者把大半个身子沉入水中、留下眼睛查看敌情,确保自身安危。其潜水时间常见为3秒到45秒不等,潜游距离约1米至10米不等。有意思的是,小䴙䴘能把身体停留在任意水层,有时仅余嘴和眼浮出水面,状如乌龟,又有“王八鸭子”之称。
小䴙䴘的第二种逃跑方式,便是起飞。前已有述,小䴙䴘不善飞翔,这主要表现在其不能在陆地上起飞,要从水面上飞起。而在水面上起飞并不意味着它能“平步青云”、一飞冲天,而是需要在水面助跑一段距离才能飞起——这就练就了其“水上漂”的“轻功”本领。小䴙䴘平常很少起飞,一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如受到惊吓)才会起飞,先是跃离水面,进入助跑状态,然后贴水飞跑,在身后留下一圈圈漾开的水纹,继而扑翅飞翔,常常飞离水面1-2米,转两圈又飞回原处。飞行时全身伸直而斜向前方,两脚拖于尾后,保持着一往无前的冲锋姿态。
图片
▲毛迪生 摄
领域之争
小䴙䴘对自己的地盘极为重视,种族之间亦存在着领域行为,会因其中一方越界而开战。如果说小䴙䴘的捕猎和逃亡均为实力不对等的对决,那么,小䴙䴘之间的竞技可以说是最接近势均力敌的决斗,亦最能展现其战斗魅力。
当食物欠缺时,毗邻而居的小䴙䴘便会觊觎邻居的“口粮”,有时闯入邻居的地盘觅食。对方自然不是省油的灯,当越界者被发现后,免不了一场交锋。首先双方会摆好战斗姿态,如脑袋后仰,或不停地向前或向对方前冲,以此威慑对方;有时还会炫潜游之技,潜下去再游上来,循环多次宣战。到了开战之时,双方可能会产生激烈的肢体接触,甚至会互相对撞,战场也从水上发展到水下,拿手技能一一抖出,互相见招拆招,精彩非常。
图片
▲小䴙䴘  梁晓慧摄
“歌舞”爱情
每年5-7月为小䴙䴘的繁殖期,在此之前,换上繁殖羽的小䴙䴘们会先为自己寻找合适的伴侣。一旦求偶成功,雌鸟和雄鸟会通过“歌舞”来表达爱意,它们以宽阔的水面为舞台,丝毫不差地控制着动作时间,常同时扇动翅膀向前或对向冲去,动作幅度之大如同“约架”;它们还会直立着身体,利用双脚上的蹼在水面上行走很长一段距离,表演水上芭蕾。有时还会在距离1米的范围内互相鸣叫,发出“ke-ke-ke-ke”的鸣声,仿佛双方眼里均有一束仅自己可见的灯光打在对方身上,越看越对眼,尽显郎情妾意。
图片
▲小䴙䴘  殷晓红摄
安家产子
确定婚姻关系后,小䴙䴘便会寻找有水生植物之处或浅水处之水草丛中营巢,通常就地取材,咬断芦苇作为巢基,置巢于芦苇丛中,再从别处叼来藤蔓、水草等作为巢材,互为交错堆叠,形成一个独特的浮巢,仿佛漂浮植物一般浮于水面,并能随水的涨落而起落。然茅屋易为秋风所破,小䴙䴘之“陋巢”亦有被暴雨冲破之险,幸而小䴙䴘颇有亡羊补牢之精神,整个孵化期内常衔新的巢材回巢整理修补,维持着鸟巢的完整性,给小䴙䴘宝宝营造一个较为长期的稳定居所。
营巢完毕,雌鸟便开始产卵,一般每窝产卵4-7枚,产出第一枚卵即开始孵化,孵化期为26-37天。孵卵期间,小䴙䴘亲鸟不分雌雄,尽心尽责,轮流坐巢孵卵,同时交替伴有晾卵的行为,确保鸟卵温度适宜。自然界没有桃源之地,水上环境并不太平,小䴙䴘亲鸟警戒性很高,且具有一定的领域性,常于巢附近或巢边长时间停留,不时向四周观望;当发现其他鸟类在巢附近出没时,坐巢中的亲鸟会起身观望,或突然出巢潜水,将眼睛露出水面观察,也会在水中追击入侵鸟类。更有趣的是,小䴙䴘亲鸟有离巢盖卵的行为,即当亲鸟离开巢穴时,会用喙将旁边的巢材叼入巢内,盖在卵上。有研究表明该习性不仅具有保温及保护的作用,可能更多地为防御天敌危害的一种适应,体现出很强的生存价值。
图片
▲小䴙䴘  梁晓慧摄
教子有方
小䴙䴘为早成鸟,半日龄的雏鸟即能随亲鸟下水游泳,且具有啄食能力。在以日为单位的亲子缘分中,亲鸟对雏鸟的教育可谓不遗余力,既循循善诱,又恩威并施,并有一套成熟的教学方法,按前后顺序授之以游泳、理羽、潜水、捕食、鸣叫之技。在雏鸟不主动下水之时,亲鸟会用喙、头或身体将雏鸟推、挤下水,督促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会陪伴在雏鸟身侧,实操引导其学习。而亲鸟亦不时流露出脉脉温情,坐巢时会将雏鸟背在背上或鸟翼之下;当感受到危险时,亲鸟也会紧急召唤雏鸟将其护在背上或翼下,一起潜游入水躲避,展现出为人父母的强大安全感。
▲建巢带娃两不误 梁晓慧摄
结语
小䴙䴘在北方多为夏候鸟,常于春季3-4月北迁至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繁殖,于秋季10-11月往南迁移,在南方则多为留鸟。在山水相宜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中,有不少小䴙䴘划地为界,以一身技艺自立于山水之间,实现代代绵延。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处大自然这个“江湖”中,无论多拔尖的“高手”,都难以承受自然环境恶化带来的“滔天洪水”。近年来,不少小䴙䴘的生存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导致其数量出现明显锐减,2000年,小䴙䴘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所谓“破坏容易建设难”,惟愿我们始终抱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止破坏、重建设,重新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小䴙䴘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顺凤.小鸊鷉(Podiceps ruficollis)的生态观察[J].生物学杂志, 1995, 012(003):20-21.
2. 任阿楠.黑龙江呼兰河口湿地春夏季鸟类群落结构和小繁殖行为生态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3. 张瑜.身边没有野生动物?也许是你不够慢.猫盟CFCA微信公众号
4. 鸟类的求偶炫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官方网站http://www.ioz.ac.cn/kxcb/kpwz/201010/t20101008_2979077.html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