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65岁!哈尔滨市建国公园军鼓队: 多次参加“哈马”“啤酒节”

在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城”中,哈尔滨是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无论是漫步松花江畔时,还是欣赏公园美景时,总能发现一些音乐爱好者三五成群地演奏着曼妙的乐曲,尤其是进入夏天以后,这些爱音乐的人已成为冰城一景。
其中,在哈市建国公园里,活跃着一支军鼓队,他们平均年龄65岁,最年长的72岁,最小的56岁,从2012年组建至今,已连续11年为市民义务演出,每当公园东南角响起激昂的军鼓乐时,总能吸引市民驻足欣赏一番。日前,生活报记者来到建国公园,了解这支军鼓队背后的故事。
图片
64人军鼓队 每周为市民演出两次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14日,生活报记者刚走进建国公园,就被一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所吸引,走近一看,一群身穿白色礼服的老年人,迈着一致的步伐,正和着乐曲的节奏打着鼓。欣赏演出的市民将鼓手们围在中间,大家拿着手机纷纷拍摄,每首乐曲演奏结束后,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记者注意到,军鼓队的演出阵容很强大,不但有指挥,还有大鼓、小鼓、军鼓、镲……多种打击乐器一应俱全。
别看这只是一支非专业的艺术团体,但他们的演奏,无论是节奏还是步伐,丝毫不比专业的团体逊色。军鼓队队长车淑范,她今年已经64岁了,“这支军鼓队是从一个500多人的健身操队演变而来的。”车淑范说,军鼓队成立于2012年春天,当时,她是健身操队中的一员,有一次,他们参加大型活动时,看到了军鼓队的表演,几位小时候有打鼓“情结”的队员说:“我们也成立一支军鼓队吧。”这几句话得到了30多人的响应,于是,大家购买了乐器,经过几天的筹备,军鼓队成立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军鼓队的成员配合得相当默契,但大家演出时没有统一的服装,这给演出效果打了几分折扣。“我当时就职于省老年活动推广中心,因为工作的原因,会与一些企业、商家有联系。”车淑范说,恰巧,哈西一家房地产开盘,为了营造氛围,这家地产商邀请军鼓队驻场演出一个月,并且还能支付一些费用,一个月的演出结束之后,大家用这笔钱定制了统一的演出服。
渐渐地,军鼓队在建国公园小有名气。为了丰富周边市民的文化生活,他们从2012年至今,在公园里坚持每周为市民义务演出两次。
图片
每次大型演出都能“捡”到新鼓手
军鼓队成立后,参与了很多哈尔滨的大型活动。车淑范说,多年来,哈尔滨马拉松开幕式、哈尔滨啤酒节等大型活动,他们都会参加垫场演出。因为是军鼓队,演出时的站姿、动作需要刚劲有力,所以日常生活中,成员们会像军人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排练、演出时准时到场,演出中认真演奏、听指挥。另外,具有一定的音乐水准,是进乐团的必要条件。那么,这些“人才”是咋聚到一起的呢?车淑范说:“这些‘人才’多是他们‘捡’来的。”
几天前,军鼓队在建国公园演出,当时,很多市民在观看,演出结束后,五位老人主动找到了车淑范,他们表示,看了军鼓队的演出后很感兴趣,也想参与其中。车淑范询问“是否会乐理?”“能否按时参加排练?”等一些问题,五位老人表示“没问题”,于是,军鼓队又多了五位新成员。
在不久前举行的哈尔滨马拉松活动中,军鼓队到场助阵演出,一位热心市民一边观看,一边帮他们拍视频和照片,演出结束后,这位市民也加入了军鼓队。“军鼓队最初30多人,如今已发展到64人。这些成员中,有的住在建国公园附近,有的住在太平桥、哈西、群力、薛家,但是无论多远,只要有活动,大家都能按时参加。”车淑范说。
图片
建国公园为乐团设军鼓演奏专区
军鼓队不但让成员们的老年生活多姿多彩,还丰富了建国公园周边居民的文化生活,只要他们演出,就成为公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那么,他们如何排练呢?“我们没有指导老师,鼓谱都是在网上找的,大家相互学习。”车淑范说,只要排练新鼓谱,她就把鼓谱发到微信群里,五人分为一个小组,小组中有一名成员识谱,然后由其负责教另外四位成员,“排练时大家都很用功,但有的队员站着打鼓时打得很好,可行进中打鼓却有些不谐调,这种情况,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排练,大家不厌其烦。”
因为军鼓队深受市民的喜欢,所以,建国公园特意在公园的东南角为他们开辟了一块空地,用于日常排练和演出使用。建国街道办事处建国公园社区还为他们提供了仓库,用于存放乐器和服装。车淑范表示,军鼓队一定要坚持为市民演出,让这支队伍成为建国公园的一景。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仲亮;摄影:仲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