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看懂白老太太偏心的真相,才懂白家老大和老三命运截然不同的原因

图片
01 偏心
看《大宅门》的时候每次看到白家老太太,都觉得她是一个糊涂的人,难怪白萌堂临死前把管家大权交给二奶奶,就连白老太太都要赶出去。
因为在白萌堂看来,白家老太太从来没有清醒过,而她的糊涂不仅害了女儿,也害了儿子。
我们先从吃点心说起,同样是点心,白家老大拿在手里送到白老太太嘴边,白老太太连尝都不尝,直接拒绝了白老大。
图片
而白老三拿回来的点心,白老太太却满面笑容的吃了起来。
对待老大和老三截然不同的态度,直接导致了白老大恼羞成怒,让人把点心喂了狗。
而白老太太常常会给老大发脾气,把东西摔得粉碎,却很少和老三发脾气。
老大在宫里看病出了事情,白老太太很少关心,而老三贪了公中的钱,老太太却会替老三说话。
图片
如果说老三会拿捏老太太的脾气,那么老大就只会愚孝。
老三知道老太太的脾气“你越是让她吃她越是不吃”,言下之意就是老太太的脾气“你越让她干什么,她就越不干什么。”
白老太太的脾气倔强,性格古怪,关键是拎不清,难怪女儿白雅萍也拎不清。
而白老三嘴甜,人滑,古灵精怪,能够讨老太太的欢心。
这其实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02 老大一生上进渴望认可
白老大在白家是长子,担负着白家家业和传承的责任,他为人忠厚老实,勤奋学习,医术高明,连宫中和王府都喜欢他去看病。
他是白萌堂心目中的希望,他和父亲白萌堂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医术高明,把传承家业当成自己的责任。
白萌堂清醒正直,他清楚的明白,在他的三个儿子中,老大可以重用,老二虽然性格软弱,但医术不错,也能传承家业,但是老三就是一颗老鼠屎,不仅医术不行,做人也不行。
就连家族事业,他都是拖后腿的那一个。
在白萌堂眼里,他最看重老大,最轻视老三。
但是白老大却在母亲眼中并不受重视,母亲不仅处处看不惯他,他给母亲买的任何东西都得不到母亲的认可。
图片
白老太太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白老大的轻视和不喜,她的态度让白老大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讨母亲的欢心,白老大拼命努力,要撑起家业;为了家庭和睦,每次白老三吃了公中的银子,都是白老大偷偷的垫进去的。
这一结果直接肥了白老三的腰包,让他玩起了吃喝嫖赌。
而老大这一房只能拮据度日。
所以白老大的媳妇对他有怨言,而老二也建议他不要这么做,但是白老大却一意孤行。
他这么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得到母亲的欢心,母亲喜欢老三,而他善待老三。
图片
可是即便是到母亲临终前,她都没有吃白老大的点心,这是白老大的遗憾。
白老大知道自己不如老三嘴甜,不如他会哄母亲高兴,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母亲内心还藏着另外一个原因。
03 白老三自私自利,浑浑噩噩
如果说是白老太太的偏心让白老大拼命努力要在母亲面前证明自己的优秀。
而白老太太的宠溺直接让白老三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
白老三私吞公中钱财,多次给二奶奶使绊子,留恋烟花场所,抽大烟,还踹门吓到了白雅萍让她摔死了孩子,最终白雅萍的清白也毁于白老三引来的洋人手中。
白老三的一生都在给白家抹黑,给自己人使绊子,但他依然是白老太太眼中最孝顺的孩子,享受着白老太太对他的偏爱。
正是这份偏爱让白老三闯下不少大祸,一辈子浑浑噩噩,没做过什么好事,但却能平平安安的活到老。
图片
而年老的他或许良心发现,却成了一个英雄,让后人记住。
白老三的浑和白老太太的溺爱有很大关系。
可是到底白老太太为什么那么偏心老三呢?
04真相
白萌堂在世时就看不上白老太太,有什么事情要交代二奶奶时,白萌堂都是把白老太太支出去。
因为白萌堂知道白老太太偏心老三,会把什么事情都告诉老三。
而白老太太的拎不清,让白老三成为了白家的老鼠屎,而白雅萍也在母亲溺爱之下一直住在娘家,成为了那个婚姻不幸的女人。
白萌堂从来没有把白老太太放在心上,但是白老太太又性格倔强。
越是白萌堂不喜欢的儿子,白老太太越是喜欢,越是白萌堂喜欢的儿子,那么白老太太就偏不喜欢。
因此,白萌堂喜欢老大,而白老太太就讨厌老大;白萌堂讨厌老三,而白老太太就喜欢老三。
这是白老太太对白萌堂无声的对抗。
正是因为白老太太对白萌堂的对抗,造成了白老大和白老三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隐姓埋名孤独一生,一个浑浑噩噩背负骂名。
看到白老太太和白萌堂的夫妻关系,让我们明白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图片
就像宋庆龄曾说的: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
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正是因为白老太太的区别对待,优秀的白老大一生都在寻找母亲对自己的认可,而混账的白老三半生都活在母亲的包庇之下,长成了自私自利的人。
杨澜也曾说过:
“做父母要有格局。父母既要让孩子们在身体上健康地发育和成长,给他们吃穿,供他们上学,更要在精神上去陪伴和引导孩子的成长。”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千万不要带着我们自己婚姻的影子,夫妻关系是夫妻关系,而亲子关系却是我们对孩子一生命运的安排。
我们鼓励孩子,孩子就会积极阳光长大,我们厌弃孩子,孩子就会活在阴雨里。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为了孩子的命运我们更应该做一个有格局的父母。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