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老闵行有徽州会馆、南京会馆……丨闵行情

图片
沧海桑田,
老闵行的发展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与上海市文脉密切相连,
而近现代的海派文化也在这里生根发芽,
并得到彰显。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五季,我们邀请了文绮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小上海”老闵行》。今天,你将听到的是《从商帮会馆到商会》节选。一起跟着声音,看看商帮是如何应运而生的以及商会怎样取代了会馆……
点击收听朗读
商帮应运而生
闵行为开埠城镇,清乾隆晚期已有徽籍人士来闵经商。至清末,来自徽、苏、浙、赣等地商人队伍中,以徽、苏商人最多,随着商品行业的繁杂,竞争也日益激烈。封建统治者向来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社会阶层中,“士、农、工、商”之商也屈尊末位,且国家也没有明文的法律保护。这些商人利用他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和衷共济,商帮在这一特定经济和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
邑人李右之的《上海乡土志》中谓:“上海五方杂处,侨寓之民实多于土著,故各处之旅沪者皆立会馆以通声气。”会馆又称公所,为同乡或同业的组织机构。各地、各行业的人士结帮成行,以当地土特产品、掌握之特技或劳动力,来上海谋求利益。为了联络乡谊,接济同乡、互助互进,逐渐以乡以业聚社,相继组织成立会馆或公所。
会馆公所的功能分内部和外部。内部功能为“答神庥、敦乡谊、辑同帮”,外部功能则是对地方事务的参与。
“答神庥”即是对神祇的祀奉。地方商人对原籍公认的偶像、先哲、保护神的祀拜,或是对本行业的祖师爷的祀拜,或是对各行各业各地人士都一致崇奉的财神的祀拜。
“敦乡谊”是以岁时聚会、宴娱等形式联络乡情。还有如建房廉租与同乡,建厝舍、设冢地或对同乡中病疾、客死者实行救助及施棺、掩柩等慈善之举。
“辑同帮”是对同乡、同业商人间各种事务关系的规限。如对各种商务矛盾、纠纷的排解,提供急需的借贷等,一般为通过制定各种条规来实现,目的为尽量保护同乡、同业商人的利益,团结同乡、同业商人与外者进行竞争。
对地方事务的参与主要是对地方公益的捐助,对地方政府的报效,代办政府捐税,代地方政府辖理同乡事务等方面。
闵行镇徽州会馆为徽州商人及新安慈善团人员在民国5年(1916年)建,位新安路西部(会馆弄与新华书店房之间),母子泾(东西向段)之北,占地约3.5亩,四周圈以围墙,东南角为救火会。会馆分东、西两部分,主要建筑在东部,为两进有厢房的徽派建筑,中间院落内置假山洞石、植花卉树木。出正门在母子泾边设八字形照壁一座。西部一长幢房为寄棺所,前有场地一方,甬道通门出入。
图片
徽州会馆情景画
会馆北的两层楼房“九间头”、会馆东弄内“八间头”平房和弄东新安路街面“十间头”两层楼房(北有附房)均为徽州会馆所建,租给入会馆的徽州籍人士居住。
图片
会馆北的“九间头”房(汪大纲摄)
图片
新安路“十间头”房
徽州会馆在解放后停办。1956年,闵行联合诊所(华坪地段医院前身)自行集资后在会馆西部建医疗用房280平方米。1959年在会馆东部开办闵行被服鞋帽厂,1967年改名红旗服装鞋帽合作厂(亚美服装厂前身)。
南京会馆原称金陵仁善堂,建于民国初,为苏籍商人所建,位北街糖坊弄东口南,有房7间,其中4间寄棺所,前有空场一块,有百年银杏两棵。解放后房交政府接管,改作民居。
图片
南京会馆房屋界碑(汪大纲摄)
徽宁会馆思恭堂闵行分堂在徽宁路东端北侧(今江川东路自沪闵路至横泾一段原称徽宁路),1957年闵行中学新校舍之东部,改作学生食堂、医务室、库房用。
今《卢湾区志》对徽宁会馆的记载如下:徽宁会馆 制造局路300号。乾隆十九年初建殡舍,名思恭堂,后屡次扩建,清道光十六年(1836)改为徽宁会馆。清咸丰三年(1853)、十年两次遭兵燹,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为三进大屋,以建筑精美享誉沪上诸会馆。前进奉朱熹,正殿供关羽,后进为先董祠。正殿前有戏台,雕梁画栋;两旁廊架置看楼;外有石狮、小池,池中立一大鼎,气势巍然。光绪三十三年改建,前进改为思恭堂,后进为朱文公支祠,专奉朱熹。抗战中,建筑遭侵华日军炮火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在原徽宁义园东侧另建新馆(今徽宁路625号,南市区境),称原建筑为老馆。墓园首辟于斜土路251号,广69亩;后于江湾、蒲淞、闵行等处扩置,其中闵行杨家台墓园,占地40余亩,民国18年(1929)置,建有徽宁会馆思恭分堂。
图片
思恭堂闵行分堂落成合影
杨家台在今江川东路南、闵行小学北,新闵新村东部地块,靠横泾河。据镇民称,杨家台墓园在解放前已成乱坟岗。
思恭堂闵行分堂在解放后由上海市救济福利界第四残老院接管,1955年交上海县政府管理使用。
商会取代了会馆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廷为协调政商关系成立商部,作为统辖全国商业的最高机构。第二年颁布了《廪定商会简明章程》和《商会章程附则六条》。同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改为上海商务总会。民国7年(1918)北京政府颁布《工商同业公会规则》后,各地相继成立同业公会,并赋予商会一定的管理权力,但商会与同业公会间不是隶属关系,会馆公所与同业公会的关系也不明确。民国18年(1929)8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工商同业公会法》和《工商同业公会细则》,虽依旧未对商会和同业公会的关系作出明确表述,但对包括会馆公所在内旧式按乡缘、地缘、亲缘、官缘等五花八门的商业组织,进行遏制、整顿或改组,行帮性条规被废止,统一建立工商行业的同业公会。这样,会馆公所“辑同帮”功能随之消失,逐渐被近代工商业发展所需的同业公会所取代。
闵行镇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立商务分会,由普安堂划出余地五分改建,隶属上海商务总会。民国元年(1912)始呈准改称会所。民国3年(1914)改名为闵行镇商会。民国24年(1935)闵行镇商会隶属上海县商会。抗战爆发后商会活动停止。至民国28年(1939)秋,商会又改组成立,时因市县行政区划变更,闵行在伪上海特别市北桥区内,改称北桥区闵行镇商会。民国29年(1940)9月,成立伪上海特别市北桥区商会,闵行镇设置分业务所。1944年8月至1945年8月汪伪统治时期,伪北桥区改为伪申江县,设申江县商会,辖闵行镇商会。抗战胜利后,民国34年(1945)12月重新成立闵行镇商会,推选林则梅为商会理事长。民国35年3月重新成立上海县商会,下辖闵行镇商会。
同业公会是同行业组成的商业团体,隶属于地方商会领导,接受商会规定的各项任务,并协调本行业内外纠纷争端。同业公会也是民国时期主要的行业组织形式,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工商业同业公会基本上为各级工商联所取代。
民国24年(1935)闵行镇有同业公会组织11个。汪伪统治时期,闵行镇有南货、豆腐、粮食、茶食、国药、卷烟、水果、酱油、腌鲜、糖、绸布、食油、麦粉、茶馆、理发、菜馆等16个同业公会,会员383人。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闵行镇有同业公会11个,会员177人。
1947年闵行镇商业同业公会情况表
图片
图片
闵行镇会馆、慈善团体、宅园位置示意图(汪大纲绘)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五季,我们邀请了文绮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小上海”老闵行》。
“闵行为本邑首镇,地当水路之冲,户口殷阗,商业繁盛,距县治约六十里许。地产棉花多于粳稻。风俗素称朴实,近亦渐趋浮靡。水道有小轮,陆路有汽车,交通颇便。镇之西北有北桥镇,钟楼在焉。其西为马桥镇。而其北为颛桥镇。四镇统称为西南乡云。”
这是由上海著易堂出版于1927年的《上海乡土地理志》(李右之著)对闵行的描述。
书中的“闵行”指的是镇。1960年1月设立闵行区后,撤销了闵行镇建制,闵行镇这块地方被约定俗成称作“老闵行”了。1992年9月,原上海县和原闵行区“撤二建一”,建立了新的闵行区,但“老闵行”的称呼在当地民间依旧使用着,并泛指为整个江川路街道。
历史上的“老闵行”地区,古有秦皇驰道连通上海县署,为水陆要津,因地域之便,长期以来,这里商贸发达、街市繁华、人文荟萃、群贤毕出,一度在江南地区城镇中颇有影响力。
使老闵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在解放以后。随着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的建成,现代工业开始发展,这里建起了汽轮、电机两个工人新村。1958年起,大批工业企业迁来,老闵行成了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1959年建成以一号路(江川路)为主的10条城市道路,在主要道路两侧配置商业网点。以东风、红旗新村等处为中心,新建各类职工住宅25万平方米,学校、医院、邮政、银行、影院、菜场、公园等设施也开始有计划地逐步配套建成,昔日的经贸重镇终于蜕变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新城,著名的卫星城,形成最初的产城融合区域。
1980年代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江南古镇的街景在老闵行逐渐消失,但《闵行诗存》“序”中所描述的“舟车辐辏,人物昌丰;虽无临淄之十万家,已聚德星于五百里。”之历史记忆和人文信息,却有幸留存了下来,且引起越来越多文史研究者的重视和探索。
《“小上海”老闵行》试图寻觅老闵行的“老底子”,关注老闵行的历史发展变化。
9月起,第五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晚,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文绮中学 八(5)班 丁奕博
编辑:汤婧娴
文字内容:明镜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