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游戏逼玩家硬学五门语言,居然还能拿到98%好评?

图片
怪物马戏团 | 文
今天我们从零开始学习一门语言,首先第一个词:abandon。
图片
9月目前评价最高的独立游戏,应该就是《巴别塔圣歌》了,这游戏目前Steam好评率98%,虽然打分人数不多,但说明其已是小众佳作的水平。
图片
游戏是解密类,解密模式有点特别。之前我们介绍过一个和鬼谈恋爱,破译鬼语言的游戏《文字化化》,它的玩法就类似这游戏。
游戏中,你扮演一个外乡人醒来,身处完全陌生的国度,虽然被各种NPC环绕,但无法理解他们的语言。好在你身边全是各种带有文字的雕像和机关,而且可以和NPC们对话,他们总是重复一样的句子,所以依靠这些互动,你能慢慢破译大家的文字。
图片
比如,一个小孩和你捉迷藏,会在开始和结束时,分别对你说两句由三个象形文字组成的话,只有中间一个不同;这时你就能推断出,这几个字是“你找我”和“你找到我”的意思。
图片
而如果你在雕塑上看到一群人在崇拜某个角色,就能判断那个角色下的文字,应该是“神官”或“神”的意思。
图片
依靠这种方式,你能慢慢摸索出所有人说的话,只要你把翻译后的字记录在笔记里,下次有人说话时,就会自动翻译出来。
图片
图片
但《巴别塔圣歌》这个名字可能让你猜到了,这游戏里不止有一种语言。巴别塔的传说,是圣经里最知名的故事之一,大概是说人想建造通往天堂的巨塔,却被神惩罚,击垮巨塔,并惩罚建造者们,将他们的语言击碎,让他们无法沟通,于是分崩离析。
图片
快乐的跑题时间:这幅最出名的《巴别塔》是勃鲁盖尔画的,他是我最喜欢的非近代/现代画家之一,有些作品突出一个群魔乱舞、天马行空,比如下面这个。
图片
在《巴别塔圣歌》里,一共有五种语言,分别对应五个种族,位于巴别塔的不同层中。每一层,都是不同的美术风格,虽然这美术风格总体是一脉相承的,都有点极简主义粗野主义大色块大石块,配合莫比斯那个年代的艺术向欧漫风格的感觉,非常出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莫比斯这个时期作品的神韵
这些种族因为语言不通,互相处于敌对状态,有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你要做的,就是破译五种语言,一路通向塔顶,成为那个预言中,打破隔阂,将所有人团结起来的先知。
图片
别看“学语言”这东西听着很无聊,其实游戏玩起来很有意思,是我觉得近年来最出色的解密类型之一,因为它真能让你有种四下寻找线索,然后一步步推理,最后得到答案的快乐。而传统解谜游戏发展到现在,其实只要玩得多,大多数套路都已经见过了,很难有推理的感觉在里面。
图片
而且《巴别塔圣歌》除了文字谜题,还有传统解密,大多数时候这两者结合得很好,有时你得靠谜题获取破译文字的线索,有时需要破译文字才能看懂谜题。不过也有没做好的部分,比如潜行玩法。
图片
游戏虽然有五种语言,其实全都是建立在印欧语系上的,而且没有复杂的语法,又仅限于书写语,所以破译起来内核都一样,而且用英文做笔记,比用中文更简单。虽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可玩性,不过也让难度合理了很多。
巴别塔是个文艺创作里很常见的寓言,这个古老的故事确实藏着深刻又基础的反思,那就是:冲突和对立的根源之一,其实不是理念上的分歧,而是沟通的失败。也许人类的各种分化,很大程度上是交流系统失败后,造成的各种表层病症,并因为时间流逝而加重。
图片
在语言学里,这是个被研究已久的议题,语言学巨匠乔姆斯基认为人天生是有一种“共用语言”的,我们所谓的母语,已经是大脑翻译后的结果。这理论放在我们分裂的世界观下看,可能很离谱,但想一下其他动物沟通的方式,会发现它可能没那么天方夜谭。
图片
所以不难猜到,乔姆斯基同时是个社会主义者、国际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基本上是搞学术的约翰·列侬。
创作出“元宇宙”这泡沫触发词的科幻作《雪崩》,内核就是乔姆斯基的这套理论,书里人们靠虚拟世界发现了人类的共用语言,甚至出现了针对这个语言的电脑病毒,直攻大脑。在前几年超高分的美剧《冰血暴:第二季》里,也有一位角色,思考一生后认为人类的冲突,大多数都是失败的沟通造就的,于是他试图创造一种共有的语言——这同时也是对剧中残酷的黑帮警察乱战的反思。
图片
沟通与隔阂的关系,向来是人类深思的议题,《巴别塔圣歌》用一种浅显却轻盈的方式,去触碰了这个议题,用一个代表沟通的外乡人,戳穿了关于宗教和对立、阶级的浅层隔阂。这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浅薄构想,不过依然有种振奋人心的浪漫,配合其出色的美术风格,许多人已经将其推荐为年度最佳独立游戏了。
图片
-END-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