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400年风尚的广作家具,如何重新俘获年轻人的芳心?

图片
提及广作家具的特点,无外乎在于用料奢华制作精巧中西合璧等几点上。作为中国传统家具三大流派之一,独树一帜的广作家具不仅深刻影响了同时代的宫廷家具,甚至对西方家具也产生过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图片
两广总督瑞麟,他身旁的茶几就是广作家具。
图片
1880年 清末贵妇坐像,座椅为广作家具。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也在快速迭代、流变,用料昂贵、制作繁复的广作家具在新时代也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挑战。
如何在守住广作家具的精髓与更好适应新时代审美二者间取得平衡?
实际上,两者其实并不矛盾。传承一门古老的艺术,关键不局限于技法的传承,更重要的是精神内核的传承,无论外在的样式千变万化,只要精髓坚守住,则万变不离其宗。
图片
图片
图片
广东省博物馆“粤匠神工——广作家具特展”展览现场
那么,广作家具的精髓何在?
灵活而善于变通,向来是岭南匠人的特点。从明末清初的仿苏式,再到清中期迎合宫廷需求,贵气豪华、气势非凡的宫廷风广作家具;甚至融合西式家具风格的广作“洋作家具”,无不体验着广作匠人们不拘一格,勇于创新的精神。
顺势而变,应时代而变,一直是广作家具的精髓。作为新时代的广作家具的创作者,又将应如何生“变”?
图片
广东省博物馆“粤匠神工——广作家具特展”展览作品
化繁为简
广作之变,首先在于化繁为简。
传统广作家具之所以表现为繁复、精细的雕刻,除了岭南匠人素来善于精雕细刻外,也因当时西方普遍掀起巴洛克-洛可可的审美风尚有关,广州作为领风气之先的贸易大港,自然在吸收西方艺术精华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今,事过境迁,当年西方流行的风尚早已走过了一轮又一轮的变革。在简约成为当下主流风尚的情况下,广作家具也需要紧随时代的脚步,化繁为简已是大势所趋。
比如,在具体创作上,将功夫更多放在造型创新、线条的打磨上,而不必再沉迷于大面积繁复的雕刻装饰;又如,传统的西番莲、龙凤纹等祥瑞图案,可以大胆转化为更符合当代审美的抽象、几何图案等。 运用精湛的工艺,营造出简约的整体视觉效果,也许,这样“低调的奢华”更契合当下人的审美。
图片
紫檀“海山仙馆”款扶手椅    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片
酸枝镶云石躺椅(一对),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片
清同治年间清公座椅三件套,永华艺术馆藏
重设计
另一方面,广作家具精髓也在于“细”,即岭南匠人细致入微的匠心。除了登峰造极的雕刻工艺, 广作的匠心更体现在对家具功用、舒适感等方面的严苛。广作家具带有岭南匠人务实、人性化的风格烙印,这些与当代家具设计的理念都是相通的。
因此,广作家具之变,也在于变“重工艺”为“重设计”。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不少广作家具的创作者侧重强调手作家具“艺术品”的属性:昂贵的木材,精湛的雕刻等,在造型设计上往往复刻、延续明清两代的经典样式,或在经典样式的基础上稍作创新,整体风格仍然偏向“古典”。
实际上古典家具并非一味师古、泥古,在设计上可以大胆创新,清代广作家具灵活运用云石、珐琅、螺钿等材质进行镶嵌装饰,这些创新在当年又何尝不是标新立异的存在?
尤其进入当代,设计的创新性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占比越来越高,也决定一件家具艺术调性的高低。那些国际顶尖的高端家具,无不以高雅而不失创意的设计取胜,而非单纯强调工艺。毕竟工艺从来都是服务于设计理念的,而不应固化成某种特定程式,从而反过来约束了设计。试想,再昂贵的木材、再高超的工艺,如果没有优秀设计的加持,也只会沦为“匠气”的摆设,也难以吸引新一代消费者的兴趣。
图片
紫檀雕花嵌珐琅扶手椅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酸枝镶红筋石如意钩罗汉床,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片
巴里黄檀独板六角香几,永华艺术馆藏
而中西合璧向来是广作家具的拿手好戏,当今广作家具也可以大胆拥抱国际前沿的家具设计理念,无论造型设计还是新材料的运用等都可以借鉴。因此,在设计创新上,广作家具也不妨联手艺术家、设计师,让新颖的设计与精湛的工艺结合,创造出具有当今时代新风的新广作家具。
图片
18至19世纪 广作仿西式紫檀座椅
图片
酸枝镂雕镶红筋石双层几 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片
酸枝镂雕龙纹扶手大椅(成对)广东省博物馆藏,这种椅的形式在英国汤姆斯时代曾流行一时。
有的人也许会疑惑:大刀阔斧的变革只会让广作家具脱离传统,失去原有的韵味。实际上这样的担忧大可不必,活化一门古老的艺术,最重要在于人心的活化,放下一些固有的观念束缚,才能迎来真正的创新。广作家具只要坚持以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为核心的制作方法、坚持广作家具勇于求变的精神内核,外在的风格、装饰样式都可以大胆创新。
总之,以不断求变应万变,广作则仍是那个而永立潮头的广作。
编辑|雨葭
审校 | 周章胜
图片|广东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本刊资料库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