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毕节八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磅礴乌蒙,黔之西北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
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彰显了这片土地的神奇魅力与博大精深
截至目前
毕节市境内共有
八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文物横贯五十万年
昭示着古人类的遗踪
夜郎的神秘和水西文化的灿烂与辉煌
也镌刻着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
今天
跟着小编一起盘点
奢香墓
1988年1月13日,在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58处)中,大方“奢香墓”入选。类型:古墓葬;编号:251;分类号:22;项目名称:“奢香墓”;时代:明;地址:贵州省大方县。
位于大方县城北云龙山麓洗马塘畔的奢香墓及陵园,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站在大门入口处极目远眺,云龙山扑面而来,山势嵯峨,云蒸霞蔚。眼前的庭院里,绿树成荫、花香鸟语,环境幽雅。
图片
奢香夫人像 (杨 华  摄)
奢香是我国历史上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年仅17岁的奢香嫁给贵州宣慰使霭翠为妻。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霭翠病逝,当时奢香不过23岁。历史上记载的奢香,毅然克忍居孀抚孤之痛,代袭贵州宣慰使一职。在她摄政的15年间,开辟“龙场九驿”以通外界,引进先进文化技术,接纳汉儒,兴办宣慰司学,奖励耕织,倡导各民族平等共存,反对滋扰分裂,可谓功绩卓著,彪炳青史。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奢香病逝,明王朝加封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1985年,中央和省、地、县各级政府拨款修缮了奢香墓。即使时光流逝了600多年,我们今天仍可感受到奢香在人们心目中那种沉甸甸的分量。
图片
奢香博物馆 (杨 华  摄)
沿着洁净明亮的庭院甬道缓步向前,只见洗马塘畔一尊响水柯官坟遗存的石马泥迹斑驳,与之相去不远的奢香铜像巍然屹立。塑像由1米多高的基座托着,游人必须仰望,也应该仰望,才能得见其飒爽英姿。铜像面部表情雍容肃穆,大气达观,其运筹帷幄之态活灵活现。越铜像而过往左转,是一条曲径通幽的青石板小路,路的两旁塔松青翠,生机勃发,交盖在空中。走过去,眼前豁然开朗,在一大片平地上,左右各立有华表一柱。华表上为云鹤浮雕,顶端有瑞兽,华表直入苍穹。苍穹间,白云雪亮。通往陵寝,有两个平台,均为9级踏垛,这与彝族崇尚数字“九”有关。墓前有两道平台,在第一平台的中轴上立有墓碑一块,高3.6米,宽1.45米,碑的正面刻有彝、汉合璧的“明顺德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各14个字,左右各立有石狮一对。墓碑的后面是用精料白石安砌的奢香陵寝。陵寝是一座圆形石墓,高4.5米,直径6米,采用须弥座式;陵寝分9盘围石安砌,每盘用36块白石,也是“九”的倍数。环围墓表的板柱、瓦筒、瓦当和护栏,华表上面的浮雕,刀法古朴、造型生动、矫健有力,全是形态各异的生龙活虎气象,鲜明地体现了彝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1988年1月13日,奢香墓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屹立在大方城北的奢香墓气势恢宏,肃穆庄重。奢香墓作为民族团结的精神象征,将继续穿越历史的风雨沧桑,默默地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叶光良)
大屯土司庄园 
1988年1月13日,在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58处)中,“大屯土司庄园”入选。类型: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编号:73;分类号:21;项目名称:“大屯土司庄园”;时代:清至民国;地址:贵州省毕节县。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坐落于七星关区大屯乡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屯土司庄园,如同一首凝固在山间的华美乐章,以其古朴典雅、庄重宏伟的建筑风格,瑰丽多姿、技艺精湛的艺术魅力,令游人叹为观止,如痴如醉。
图片
大屯土司庄园 (航拍图) (聂宗荣  摄)
大屯土司庄园位于七星关区东北部大屯乡境内的大屯村和平村民组,距离毕节市区108公里。大屯土司庄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总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设计者在修建庄园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中国建筑样式辅之以彝族的龙虎图腾等民族文化符号,使庄园显得古朴中蕴含着典雅,处处匠心独运,布局合理,结构别致,恢宏大气,人文气息浓郁。
大屯土司庄园部分建筑依山势而建,坐东南向西北,由缓坡低平的台地逐次升高,远望呈虎卧之势。整个建筑呈中轴大体对称的三路主体构筑,各路皆有三重堂宇,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布局严谨,结构别致。
图片
 大屯土司庄园大堂 (聂宗荣  摄)
进入庄园大门,站在院落里抬头仰望,只见3米高的台基上,耸立着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筑,气势恢宏,这就是庄园中路大堂。拾级而上,大堂里支撑整个建筑的立柱映入眼帘,高10多米,让人惊叹不已,同时心中暗暗揣测:以当年的交通条件和运力,这些木料是如何完整无缺地运来的呢?带着疑问,继续前行,再度拾级而上,依次为对厅(二堂)、正堂,构成整个庄园的中心主体建筑。
庄园的左路为西花园(也称时园),前为轿厅以大门相邻,西花园通道由二堂右园墙开门而入,依次由㥞雅堂、祠堂和风雨桥组成。㥞雅堂是余达父先生读书著述的地方。屋外,很有些年头的紫薇花正是恣肆绽放的季节;屋内,斯人早已远去。穿过风雨桥,登上祠堂楼,西花园中的美丽景致尽收眼底,当年种下的桂花树已高过了祠堂的屋顶,几枝分杈横过窗前,飘来若有若无的暗香,惬意之情油然而生。
庄园右路为东花园,依次由客房、仓房、绣楼组成。东花园也称“亦园”,园中种植花草。绣楼是余达父女眷们的居所,四周围砌高墙,唯一通道是正厅的后门,进出必须经过余达父夫妻的住处。据说,余家的几个女眷,个个精通文墨,熟悉女红,就连丫鬟也略识文字。然而,由于她们不能与外界接触,女孩子们的这些才艺也只能长锁深闺,用来打发无聊的漫漫时光。
庄园房屋的廊柱、房檐和石礅、石阶等都刻有形态各异的变形虎头图形。古朴中蕴含着典雅,每一处都显示出庄园建筑的独具匠心和宏大气派。
介绍古代庄园建筑,我们不能不关注它的一个典型特征,那就是碉堡。大屯土司庄园共有石、土碉堡六座,分布在庄园东西南北角和左右中轴的两侧,修建得相当坚固,墙面留有瞭望孔和射击孔。六座碉堡既可独立使用,又可相互策应,使庄园显得壁垒森严。庄园周围是高2至5米不等的砖砌围墙,墙脊拱砖粉饰。
院内进深80余米,横宽60余米。据传,当年参加修筑庄园的工匠近300名,历时3年,方才大功告成。大屯土司庄园是目前全国仅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彝族土司庄园之一,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研究民族、民俗学的珍贵实物资料。1994年至2011年,国家文物局先后拨款对大屯土司庄园进行保护性修缮。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将大屯土司庄园核定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光良)
黔西观音洞遗址
2001年6月25日,“黔西观音洞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古遗址类;序号107;分类号:107;项目名称:“黔西观音洞遗址”;时代:旧石器时代;地址:贵州省黔西县。
“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作为长江以南迄今考古资料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的典型代表,观音洞不仅是贵州喀斯特地区的一个普通洞穴,而是以“观音洞文化”的品牌享誉海内外,走进历史教科书的。
图片
黔西观音洞遗址出土文物 (魏运生 摄)
观音洞,位于黔西县城西南28公里的沙井民族乡(现更名为观音洞镇),系石灰岩构成,是闻名于中外的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它与北京周口店遗址、山西西侯渡遗址并列为中国旧石器文化遗址的三个代表。观音洞位于一个南北长约七百米,东西宽约五百米的封闭洼地的边缘,洞口高出洼地底部约十五米。
1994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毕节地区志·文物名胜志》,是这样叙述观音洞的得名及其发现过程的:“相传,过去兵荒马乱年月,当地群众到洞中躲乱,无意中发现龙骨,有消炎止血作用。人们认为这是观音菩萨施舍的良药,在洞中立木雕观音,遂得其名。1958年,当地群众在洞中挖出大量龙骨出售,引起考古部门的重视。1964年~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等单位先后四次进行发掘,共出土四千余件石制品和23种哺乳动物化石。出土石器中,刮削器占80%,充分反映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的特征。研究表明,观音洞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被命名为‘观音洞文化’。”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原研究员、国际古人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法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客座教授、曾参加黔西观音洞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李炎贤教授与副研究馆员文本亨合著了《观音洞——贵州黔西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该专著1986年5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1988 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该专著系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发掘的正式报告,是研究观音洞文化的权威专著之一。
这本专著是这样描述黔西观音洞遗址的发掘过程的:“1964年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贵州省博物馆联合考察小组,在当地干部和群众紧密配合下,在贵州省黔西县沙窝区沙井公社观音洞发现了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堆积。经过试掘,不仅从堆积中找到化石,而且还找到一些人工打制的石器。1964年冬到1965年初的发掘,肯定了观音洞为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1965年,在裴文中教授指导下,这两个单位又联合组织进行发掘,进一步确定了旧石器和动物化石的层位。1972年,在西洞口附近的发掘中,又获得了大批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为确定观音洞堆积的层位及其地质时代,为认识观音洞旧石器时代文化性质,提供了切实的依据。1973年,贵州省博物馆主持举办的考古培训班在此进行发掘,又获得了一批石制品和动物化石……”
《观音洞——贵州黔西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是这样评价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的:“观音洞文化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地层关系明确,伴出的哺乳动物化石丰富,而且因为发现的石制品材料多,技术和类型复杂多样,并富有特色,对探讨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地区特征,文化的多样性,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渊源问题,打制石器的技术传统问题,都程度不同地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实物证据或可供思考的线索。”
据专家们考证,观音洞的石器是人工打制而成,其加工技术与复杂程度与“北京人”的石器极为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差别,确认这个地方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就有过古人类活动。在观音洞出土的文物,属长江以南迄今考古资料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故命名为“观音洞文化”。 “观音洞文化的特征,为国内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被认为是南方旧石器初期文化的代表,与北方旧石器文化早期代表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构成了我国原始文化的两大主要特点。”(引自《毕节地区志·文物名胜志》)。          
因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的巨大价值,在中国考古界一时有“北有北京周口店,南有黔西观音洞”的说法,这足以证明观音洞在人类考古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1982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洞四周群山环绕,绿树丛中稀疏地点缀着农家的房屋。洞口位于一个相对舒缓的地带上,四周杂树丛生。洞口对着的便是一片良田沃土,由此可以推断这一带在几十万年前就是一个良好的生存居所,这是人类祖先睿智的选择。
观音洞所在的石山顶上,乱石遍布,石缝间顽强地生长着不少树木藤蔓,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西游记》里的花果山。遥想几十万年前,原始先民在这片乱石丛中追逐嬉戏、攀跳打闹的场景,日子是十分的惬意和快乐。这曾有过的一切消失在万丈红尘之中若干年之后,又被人们揭开了它古老文明的神秘面纱,留给世人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引领着人类文明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叶光良)
可乐遗址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乐遗址”入列。类型:古遗址类;序号、分类号:108;项目名称:“可乐遗址”;时代:战国至汉;地址:贵州省赫章县。
黔之西北,贵州赫章,这是一块苍茫而厚重的土地。在两千多年以前,赫章可乐曾经是夜郎古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文化的夜郎古国神秘消亡以后,这块土地从此沉寂千年,遁入历史的烟云深处。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多次考古发掘,沉寂多年的夜郎文化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
而今,在贵州赫章可乐,沉默的土地为我们完好地保存着岁月深处夜郎文明的许多碎片。在可乐,大量夜郎文物的出土,让我们得以重新追忆那个远去的夜郎古国,追忆一段忧伤而厚重的历史。两千多年前,夜郎古国曾经在贵州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创造出灿烂的夜郎文化。在苍茫的历史星空中,夜郎文化与中原文化、滇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百越文化等,共同构建了古代中国文明的辉煌文化体系。虽然夜郎古国在社会历史的长河奔涌中神秘地消失了,但是,随着近年来夜郎考古发掘的推进,特别是黔西北地区彝族文献的破译,夜郎古国的神秘面纱已被初步揭开。
图片
可乐遗址出土文物无胡铜戈 (资料图)
“可乐”是彝语“柯洛洛姆”的音译,意为“中央大城”。据彝族文献记载,战国至秦汉时期,可乐的城镇规模、商业繁华、人口数量、交通条件等都与大理、昆明、成都、重庆齐名,是当时西南地区的五大都市之一。
图片
可乐遗址出土文物乐舞砖 (资料图)
20世纪50年代末,省、地、县文物考古部门发现了可乐遗址,并发掘出数百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物,在史学界引起了轰动。2000年秋天,省、地、县文物考古部门对可乐遗址进行第九次发掘,出土文物近五百件,特别是发掘出土了夜郎高层将领的墓葬,在全国再次引起极大轰动。由于这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之多,反映的文化内涵之丰富,在贵州全省实属少见,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2001年6月25日,赫章“可乐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2000年可乐古墓葬群发掘现场 (资料图)
赫章可乐遗址、古墓群由3个遗址和15个墓群所组成。经过10次考古发掘,反映了几个方面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分布面积大、墓葬多。目前的保护区域涉及可乐民族乡4个村、14个村民组,文物保护区面积9.4平方公里,约有战国至秦汉时期古墓近万座,已发掘的墓葬还不到十分之一。二是出土文物数量多、品位高。已经出土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级各类文物近三千件,占全省同时期出土文物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出土的文物中,有国宝级文物二百余件。三是墓葬高度集中。考古人员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墓葬八十多座,平均不到四平方米就有一座,并且不同时期的墓葬叠压在一起,为贵州考古所罕见。四是所反映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独特的夜郎文化以及秦汉时期汉文化与夜郎文化相融合的特点。五是葬式独特。在已发掘的墓葬中,有一定数量的“套头葬”,这种葬式以铜釜套头、铜釜或铜铣套脚,目前在全国已经发掘的古墓葬中独一无二。赫章可乐遗址由于具有上述特点,被贵州夜郎考古专家们赞誉为“贵州考古的圣地,夜郎青铜文化的殷墟”。(唐方立)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核定公布文化部确定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080处),“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入列。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序号:1049;编号:V-176;项目名称:“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时代:1936年;地址: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由大方“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和毕节“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以及位于毕节城区的“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和“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一共4个点组成,现选择其中的3个点予以呈现。
之一: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
毕节“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的全称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毕节城区百花山,是如今毕节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毕节“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是1936年红军长征途中“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办公的地方,也是当时贺龙、萧克、任弼时、王震等红军高级将领运筹帷幄、指挥作战的地方。
图片
(图片来源:毕节市博物馆官网图)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将毕节“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和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毕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一起捆绑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毕节“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毕节百花路19号,临街的一栋面阔7间房,系重檐歇山式青瓦面房,其围墙用斗砖砌筑,墙上镶嵌有大理石标志牌,大门上方悬挂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21个大字由萧克将军题写。
进门是天井,地面用青石板铺就;正面是福音堂,系20世纪30年代修建。院内有厢房和长廊相连,花圃与小径贯通,环境十分优雅。过长廊,穿天井,向下步行十余级石台阶,是一座长方形砖木结构的房子,门窗上花草纹饰做工精湛。这里曾是贺龙、萧克等红军领导人居住过的地方,馆内现保存有文物数百件。
为了有效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29日,红二、红六军团约八千人挺进湘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1935年9月,蒋介石调集130个团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发动新的“围剿”,形势十分严峻。红二、红六军团审时度势,于1935年11月19日撤出根据地,开始新的战略转移。
根据中央军委“二、六军团可在黔、滇、川活动”,“应以佯攻贵阳之势,速转黔大毕地区,群众地形均可暂作根据地”的指示,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军团和萧克、王震领导的红六军团,于1936年1月中旬进入贵州,开始了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实践活动。
红二、红六军团于1936年2月2日渡过鸭池河天险,2月3日进占黔西,2月6日进占大定。2月7日,在任弼时等军团首长的主持下,成立了中共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委及省革命委员会;2月8日,在大定(今大方县)城关召开的千人大会上,宣布“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贺龙任革命委员会主席,陈希云任代主席,朱长清任副主席。
红二、红六军团进占黔西北,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蒋介石惊恐万状。1936年1月28日,蒋介石亲自飞抵贵阳坐镇指挥,调动万耀煌、樊嵩甫、郝梦龄、李觉、郭汝栋等部5个纵队81个团的兵力向黔、大、毕发起猖狂进攻。2月16日,国民党军从东、南、北三路向大定猛烈推进。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敌人,2月17日,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迁到毕节百花山福音堂办公。面对严峻的形势,1936年2月27日,红二、红六军团决定撤离毕节,实行战略转移。为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红二、红六军团在乌蒙山区与敌人展开周旋,历时23天,终于摆脱敌人,踏上北上抗日的征程。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以后,发布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布告》第四号,深入各地组织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和游击队,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浮财斗争,并开展了其他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在“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黔西北大多数区、乡、村都建立了革命政权。据不完全统计,共有滥泥沟、瓢儿井、响水、海子街、鸭池、朱昌、何官屯、长春堡等8个区级苏维埃临时政权,共建立了95个乡村级苏维埃临时政权。
为了贯彻好党的民族政策,革命委员会还结合黔西北的实际,广泛宣传党对黔西北少数民族的各项政策,规定了严格的纪律;红军还主动帮助生病的少数民族同胞治病,给少数民族群众挑水,打扫卫生等,使他们深受感动,许多人积极为红军带路等。“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的一系列施政方针及革命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瓦解了敌对阶级的营垒,孤立了反革命分子,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有力地巩固了黔西北革命根据地,有效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毕节五千余人还参加红军北上抗日,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毕节“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中央和省、地有关部门联合召开了“纪念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成立50周年”大会,并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同时拨专款对“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大方处和毕节处进行了维修,并辟为“革命历史陈列馆”。(程帅)
之二: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
※备注:本文引用自1994年出版的《毕节地区志·文物名胜志》,与原文相比略有改动。
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位于毕节县城(今七星关城区)中山路,原为安息会。建于民国5年(公元1916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68.56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1正厅、两厢房,均为木结构,歇山式屋顶。正厅面阔5间,前有廊,明间壁为六合门。通面阔24米,通进深13.14米,高12.70米,上有阁楼。前有石台基,高1.27米,八级垂带踏步石。左右厢房各3间,有回廊,通面阔均为10.9米,通进深6.4米,高11米,台基高0.35米。正厢房中间为青石铺墁的院坝。建筑四周砖墙围护,大门靠左侧,面临街面。
图片
(图片来源:毕节市博物馆官网图)
1936年2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六军团政治委员王震、政治部主任夏曦率六军团直属机关及十六师,在中共毕节地下组织的策应下,一举占领毕节,军团政治部驻原安息会。军团党委组织广大干部战士,在毕节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族团结政策,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武装斗争,播下革命火种。1936年2月27日,红军撤离毕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先后作为毕节七小、毕节地委铅印组和毕节地委职工宿舍。1985年,将原住户搬出,并由省、地两级财政拨款修缮。
在临街的大门顶上,镌刻由萧克将军题写的“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字样。1986年,在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成立50周年活动中,曾在此举办毕节地区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后作为毕节地区博物馆。
1986年7月,该旧址附入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三: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
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位于如今七星关区广惠路与天河路交叉口西南140米处(广惠路博泰花园南侧约90米)。
图片
(资料图)
该建筑建于清末,占地650平方米,房屋坐西北向东南,系二重檐悬山式木结构,青瓦屋面,1楼1底,面阔5间,通面阔18.8米,进深10.2米。底层正面和左右两边均有1.3米宽的回廊,沿廊有背靠坐凳栏杆。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到达遵义时,党中央便指示中共贵州省工委在毕节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背靠云南、面向遵义和重庆的根据地。遵照党中央指示,中共贵州省工委指派委员邓止戈赴毕节筹建和组织地下武装,为创建根据地奠定军事基础。
邓止戈到达毕节后,联系上了中央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派到川黔边界活动的阮俊臣游击队;其后他又利用打入黔军任参谋时的关系,动员对国民党当局强烈不满的席大明、周质夫两人参加革命。
周素园,1879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县城,幼年生活在封建书香门第的环境之中,长于辞章之学、思辨之理。他是乌蒙深山中颇有才华的晚清秀才,他是“贵州睁眼看世界的先知先觉者,黔省第一报人和新思想的播种者”;他是辛亥革命中贵州革命党人的智囊文胆,他的姓名曾被列入贵州巡抚秘密诛杀的黑名单;他在失意和彷徨中无意间接触到马列主义,并成为他一生的追随和信仰。
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挺进黔西北重镇毕节。红军战士到周素园家中后,发现他家有许多马列主义的书,翻开一看,圈圈点点。政工人员立刻把相关情况向王震和夏曦作了报告,他们两个马上去找周素园,问过他的经历后,又问他为什么看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周素园向王震、夏曦坦然地讲述了他追随光明的思想。
此后,王震、夏曦经常到周素园家里同他交谈,宣传和解释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红军北上抗日的必要性等。红二、红六军团领导决定以中共贵州地下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以及反蒋地方武装席大明部和周质夫部,组建贵州抗日救国军,请周素园出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员,周素园欣然允诺。
1936年2月14日,中共川滇黔省委、革委举行了隆重的贵州抗日救国军成立大会。会议由夏曦主持,贺龙讲话,王震授旗,任弼时宣布任命命令。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员为周素园、政委为邓止戈,共有3000多人枪,下辖三个支队:第一支队支队长席大明,第二支队支队长周质夫,第三支队支队长阮俊臣。为加强贵州抗日救国军在思想、政治、组织、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建设,红二、红六军团还派出了副团级以上干部李国斌、廖明、欧阳崇庭分别担任三个支队的政委,同时抽派出一批连级以上红军骨干充实到队伍中。贵州抗日救国军,是红军长征途中建立的唯一的一支省级抗日武装。
在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选址时,周素园先生对红二、红六军团的首长说,他家人少住不下这么多房子,且家院地处大东门、水东门、南关桥中心,离军团指挥机关近,联系方便、商讨问题单门独院便于保密,于是他慨然让出自己的院子作为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的办公之地。
贵州抗日救国军的三支队伍在红二、红六军团的领导下,积极宣传抗日主张,扩大红军影响,配合红军作战。当红二、红六军团撤离毕节北上,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员周素园、参谋长邓止戈带领其第二支队编入二军团五师领导的十四团和六军团十八师的新兵团等部,参加红军长征,后被整编入八路军,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周素园先生与红军一起北上,到延安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亲自接见了他,毛泽东称赞他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同志”。
红军北上时,第二支队编入红军随军北上,一、三两个支队在毕节根据地坚持斗争。1938年底,国民党九十九师以抗日的名义要求征编“支队”开赴抗日前线,阮俊臣以大局为重,挑选了600名精壮青年战士编为九十九师独立团开赴抗日前线,继续肩负抗日救国的使命。
在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里,周素园先生与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在一起的情景以及周素园先生看过的书籍、用过的餐桌、睡过的床榻等,无一不是回忆周素园先生胸怀天下、爱国刚正、传奇人生的最好物证。在这里,每一个玻璃橱窗里面都是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墙上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贵州抗日救国军除从黔西北奔赴抗日救国前线庄严地完成了抗日救国的神圣使命外,还英勇不屈地在黔西北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达7年之久,在抗日战争中贡献了乌蒙山各族人民的力量,并以其辉煌的历史载入了《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史资料》,为革命老区毕节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留下光荣的篇章。
1981年,毕节县人民政府将“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由省、地、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旧址”进行全面维修;1985年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将“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5月,毕节有关单位和部门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对公众开放。(孙良贵)
织金古建筑群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核定公布文化部确定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080处),“织金古建筑群”入列。类型:古建筑;序号:728;编号:Ⅲ-431;项目名称:“织金古建筑群”;时代:元至清;地址:贵州省织金县。
“织金古建筑群”包含财神庙、黑神庙(鱼山)、东山寺、保安寺、隆兴寺、寿佛寺、文昌阁、斗姆阁、玉皇阁、迴龙庵(得月楼)、白衣庵、紫竹庵、炎帝庙、杨泗将军庙、文庙(遗址)、小街龙王庙、迴龙桥、兴隆桥、仲机桥、童生桥、日升桥、太平桥、月华桥、南门塔、南塔陵等一共25个(处)文物点,现选择其中的部分文物景点予以呈现。
之一:织金财神庙
在织金县城,耸立着一座巍峨壮观、气宇恢宏的古代建筑,它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织金财神庙。
  
财神庙始建于明末清初,后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当地百姓捐资重建,这就是现在的财神庙。多年来,伴随着小城的喧嚣,它见证了织金县城的发展变迁,在当地一代又一代群众的精心呵护下,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闻名全国的文物古迹。
  
图片
财神庙(李 罡  摄)
财神庙坐北朝南,北面是凤西书院,南面对着城中心的大街,东面是九对头小街,西北紧邻北门大街。财神庙的精妙在于其建筑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财神庙为木结构建筑,共38脊、四重檐、悬山顶式,呈宝塔形状。18个翼角底下分别系着一个铜铃,微风徐来,叮当作响。财神庙共分4层,底层通面阔16.76米,进深12.15米,并排5间。偏厦阔14.46米,进深3.1米,亦为5间。其左、右、后为靠背栏走廊。庙左有偏殿一间,面阔3.5米,进深4米。庙正面为石头拱砌的山门,宽2.57米,高2.8米,置木门关启。
  
财神庙第二、三、四层按照比例逐渐缩小,均由脊梁正中伸出,成为宝塔形状。挡山边仍有脊檐,从侧面看去,形成3个重叠的“人”字形,每个翼下面均有各式各样的兽形木雕撑拱。
1985年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织金财神庙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省文化厅拨专款32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织金财神庙进行全面修缮,使这座古代建筑中的瑰宝重放异彩。2006年5月25日,包含财神庙在内的25个文物点的“织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织金财神庙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文博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曾多次来织金考察,对财神庙给予了较高评价。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古建筑专家单士元评价道:“织金财神庙是特殊古建筑,在国内还没有见过。”原文化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杜仙洲评价道:“织金县财神庙的屋顶变化多姿多样,是穿斗结构,用细木条盖大房子。”
  
如今,织金财神庙以其绚丽多姿的风采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每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成为贵州西部旅游风景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叶光良)
之二:鱼山黑神庙
在织金县城东北大约0.5公里的田野中,平地上一座孤峰拔地而起,三面绝壁,仅东南面有石径可通山顶。孤峰小巧玲珑,古树成荫,山体西南面白色绝壁下有一洞南北贯穿,远观酷似僧人所敲的木鱼,鱼山因之而得名。
鱼山上建有黑神庙、对厅(又名碧琉璃精舍)、济赈亭、藏书楼、且住亭等古建筑,还有大小摩崖石刻6处。其中,黑神庙及对厅,系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鱼山清丽婉约,娉婷袅娜,温婉适意,宛如一幅绝美的中国画。鱼山不高,一百多级石阶呈“之”字形缠绕在山崖上。山腰处,修建了供游人小憩的翘角小亭,取名“且住亭”。亭为穿斗式六角攒尖顶,两根立柱上书有对联一副:“步步登高于斯且住;扶摇直上别有可观。”小憩后,继续沿石阶攀缘而上,抬头只见一道挂满苔藓的院墙,把墙内的景色锁住,有古树碧瓦逸出墙头。这时,院墙木门上方的“忠烈宫”三字已然映入眼帘,木门两边写有“忠心昭日月,烈气壮山河”对联一副。推开朱漆木门,院中景色赫然入目。这是一个小巧别致的院落,可谓玲珑清秀,两幢古色古香的建筑分列两旁,这便是黑神庙的正殿与对厅。
黑神庙正殿坐落于山顶中央的平坦开阔地上,始建于清初,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重建,坐东北向西南,为一幢并排5间的悬山顶式木结构建筑,面阔16.11米,进深7.8米。前有廊无栏,檐柱基础为高29公分的八方形石礅。明间大门上方悬挂着清代贵州大书法家严寅亮所书“惠此南国”的横匾。北京“颐和园”匾额就是严寅亮所书。那时,严公书法朝野闻名,深受慈禧太后青睐,号称一字斗金,鱼山有这4个字,应该是弥足珍贵了。檐柱上悬挂着木板阴刻对联一副,上联是:“有唐大将军,烈烈轰轰,德与山河并寿”;下联是:“全黔真福主,铮铮皎皎,业同日月齐辉”。黑神庙正殿对面是对厅,又称“碧琉璃精舍”,紧邻山顶绝壁边缘而立,建于民国6年(公元1917年),面阔10.94米,进深5米,回廊深1.3米,四周置扶坐栏杆,其雕花门窗工艺十分精美,门窗上的龙凤牡丹等图案造型别致、栩栩如生。对厅正门前面的两根立柱上撰有对联一副:“人上亭楼,四面灵山入眼底;客来池畔,一般俗虑去心头。”黑神庙正殿与对厅之间为石板铺就的院坝。
穿过黑神庙的正殿来到后院,又一番景致呈现在游人面前。让人诧异的是“藏书楼”,其建筑风格包罗万象,既有西方教堂的设计细节,又融入佛道文化色彩。“藏书楼”由原鱼山住持庹几禅募建于1922年,为砖木结构建筑,面阔4.18米,进深3.84米;坐北朝南,形似教堂。楼前有喻友山书写的对联:“且把鱼山添二酉;好同蟾窟映三潭”和“日照锦城头;月映藏书楼”。由此可以看出庹住持的眼界和学识;同时,鱼山开放包容的人文气息也更加浓厚。
“济赈亭”建在鱼山之巅,系民国初年为纪念济赈织金大饥荒之事而建。据说民国初年,织金遭遇特大灾害,上报至省,等到省里救济款拨下来时,老百姓已经渡过难关,于是就用救济款修建了一座亭子,取名“济赈亭”。
亭为正方形两重檐,四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边长8.3米,四周是扶坐栏杆,廊深1.2米;斗拱飞檐,四角撑拱的木透雕,有驴子鸟兽等形状,门和窗都是卷拱状。亭前,有黄德昭撰写的一副对联,上联为“此间便是蓬莱,有名禅论道,好鸟兴歌,陶情美景,怡之悟之,使我超然物外”;下联为:“你看亭称济赈,想沧浪妙词,醉翁佳句,修禊良辰,悠也久也,令人乐在其中”。对联中悠然自得、闲适达观的意境,是鱼山最好的写照。
鱼山虽小,但山上建筑布局紧凑精致,明快简练,兼收并蓄,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浑然天成;更兼古树丛林掩映,文人墨客题词众多,虽小却雅。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鱼山正是如此。(叶光良)
之三:东山寺
在织金县城东面0.5公里处,一山拔地而起,高出地面六十余米,山上林木葱茏,藤蔓荫深,这就是织金有名的东山。东山山势险峻,三面均是悬岩,只西面有一曲径可以攀登至山顶。山腰有一座寺庙,取名东山寺,为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织金古建筑群”的25个文物点之一。
走进东山寺,四周苍松挺拔,翠柏苍郁,仿若时光倒流。东山寺坐东南向西北,依山而建,有正殿、前殿、钟鼓楼、山门,占地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二千平方米。东山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并于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重建。伴随着岁月的烟霾,历史的风雨,东山寺的命运一直与时代的兴衰联结在一起,几经湮灭与重建,寺内现存山门、前殿、正殿、钟楼。
正殿又名“梵帝宫”,系5间并排悬山式木结构建筑,通阔18.71米,进深7.75米,九架梁,青瓦屋面。正殿对面是前殿,属悬山式木结构建筑,翼角翘首,阔21.52米,深8.72米,前有斜形靠背栏杆,走廊作为上山通道,如悬空楼阁。 
前后殿间左厢为钟楼,构成梯级四合天井。钟楼内原悬铁铸大钟一口,日暮方击,钟声悠远可达20公里外,故名“东寺晚钟”,为织金八大景之一。楼右侧建有鼓楼一座,与钟楼统称钟鼓楼。
瑰丽山扉昼日开,云峰翠掩涤尘埃。
发人猛省端无价,古寺钟声夜半来。
有史记载,旧时东山寺的钟楼、鼓楼依山而立,隐现于云霞烟雾之中,夜半钟声,随风而来,余音袅袅,不绝于耳。也正是这东寺晚钟,让东山寺这个范围不大的寺庙远近闻名,从清朝开始一直到今天,绵绵不绝,回荡依旧。
寺后左侧30米处有一洞,寺与洞之间有108级曲折石径相通,石径左沿栏杆由108节石龙构成,龙头高扬,栩栩如生,龙随石径起伏,蜿蜒而上,尾起于寺后,头达于洞旁,全长58.5米。
东山由大理石与石灰石相间构造,山上溶洞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慈云洞,洞内钟乳石形似观音;中层为打拳洞,洞内宽敞平坦,乃昔日僧侣习拳练武的地方;下层为穿洞,洞口西向,从东山寺左后侧入,东通后山,上入打拳洞,洞径南壁中部有窗洞开于绝壁,引光入洞便于穿行。可谓是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洞。
闻钟声,除烦恼;赏石刻,陶性情。听过钟声,再欣赏东山寺的石刻壁题,脑海中就有了东山寺文化的深刻印记。东山寺的16处石刻壁题,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走廊,它的书法百花齐放,它的内容常常记载了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其中,清同治乙丑(公元1865年)年间军门提督赵达庵驻军于此时所题的“佩剑披云”字大如斗,笔力遒劲,醒目壮观;民国时期织金县县长王佐题刻“出岫云蒸”圆润浑厚,笔法欧苏。还有多处小字石刻,亦足供观瞻和研究。
东山寺自建立以来,因历代战乱,经过多次修缮。20世纪60年代,东山寺的损毁较为严重,寺内原有的大钟、鼓楼等已不复存在,正殿也是残垣断壁。为恢复历史文化遗存,织金县分别于1982年、2005年、2010年对原有的部分建筑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并尽可能完整地保持了旧时东山寺的原貌。
树影婆娑中,东山寺身姿挺拔,依旧焕发着青春。它历经历史的风雨,一次次被严重损毁,又一次次浴火重生,今天依然安稳沉静,好像不曾经历苦难。也许,这就是面对生活最好的姿态。(张晓佳)
之四:保安寺
织金古城是贵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城的得名,大多得益于它的古建筑,得益于古建筑与县城附近奇山异水之间的和谐之美;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安寺,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保安寺位于织金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三甲坝子。保安寺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这一古建筑群由保安寺、观音阁和地母庙构成。建筑群所在的两座山峰相互依靠,高十余丈,形成天然拱洞——“慈云洞”。
保安寺古建筑群的妙,妙在古建筑与山与洞构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两座飞来的孤峰,相互合抱,中空成一高一低的两个洞,西洞阔,南洞窄。
重檐悬山顶式木结构的保安寺建于西洞口,坐东向西,入洞右转上方出南洞。二重檐六角攒尖顶的观音阁建于南洞口,坐北朝南。近山顶处,峰回路转,平台上建有悬山顶式木结构建筑的地母庙,坐东北向西南,与寺阁相互映衬。
南洞口从山顶竖立至山脚如一刀劈开,上半部南北对穿,远望如两山相合,顶部相连为天然石拱穿洞,仰望如一洞穿天,顶露圆光,构成织金八景之一——“云洞天开”。
古建筑群利用方向不同、层次不同的两个洞口,巧妙地布局三幢三层古建筑,既有环峰依洞而建的立体感,又有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而以洞连接古建筑,以古建筑的实和明与洞的虚和暗相对比,以暗托明、以虚衬实的手法,可谓妙趣横生、匠心独运,高度体现了古建筑与山水的和谐之美。
遇到雾天,有云雾吐纳于洞口,缭绕于翼角,便兼有了以动显静的奇特艺术效果。古人以“云洞天开”点题,算是出神入化了。更为奇妙的是,保安寺这组古建筑群临三甲河而建,借助其周边的碧水石桥垂柳,将这组古建筑群映衬得更加绚丽多姿。
难怪国内知名的古建筑专家张开济这样赞叹:“保安寺古建筑群真是妙不可言,这个例子,在清华大学上课的时候,是一个很好的教材。”2006年5月25日,“织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安寺位列其中。
“古洞云深留佛住,山门月满听僧敲”。“云洞天开”历来是文人墨客、名流仕宦游览的胜地。《平远州志》《大定府志》就有相关记载。遥想当年,皓月当空,清光遍地,竹影婆娑,古人登楼危坐,把酒临风,低吟浅唱,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清嘉庆时平远州官易凤庭赏游保安寺后作诗道:
输与僧家结净缘,青峰围住白云天。
空中色相三生石,顶上圆光一洞天。
偶为看山来见佛,几忘作吏想逃禅。
宰官说法腰乃折,下拜何妨学济颠。
织金饱学之士谌金寿游览保安寺后,题诗与易凤庭唱和:
偶逢僧话正前缘,世界花花一望穿。
岩上无心云出岫,洞中有口日谈天。
弄梅我欲林和靖,煨芋谁人识懒禅。
十二层楼看曲水,俨然人在翠微巅。
“云洞天开”仿佛成了他们梦寐中追求的“世外桃源”。其实,他们所谓的“看破红尘”“弃官参禅”未必是真,而这里的古洞流云、绮丽景色令其止步忘归、流连忘返,却是不假。(叶光良)
之五:织金古桥
织金古城周围青山叠翠,孤峰棋布,织金河与贯城河穿城而过。河水与古城错落有致的建筑有一种天然的血脉关系,潺潺的流水声,给这个城市的日日夜夜带来了几分充满灵性的韵致,于是,这城市便多了另一道曼妙的景观:古桥。在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核定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织金古建筑群”的25个景点中,织金古桥就占了7个。
  
“横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荡长河中”。在织金现存的古桥中,仅明清时期有史书记载的桥梁就有36座之多,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7座,分别是月华桥、日升桥、回龙桥、太平桥、童生桥、兴隆桥和仲机桥。它们诗意地横卧于水上,为织金这座流溢着书卷气的古城平添了几许风雅。
  
图片
月华桥(聂宗荣  摄)
在织金古桥中,以石拱桥数量为最多,而且使用的石材基本上都是织金当地的青磨石。精湛的建筑工艺,特别表现在桥基和桥拱上。它们如长虹卧波,横跨在贯城河上。水下的桥基大都采用条石码砌,桥拱的结构除了需要精确的计算,还采用了藤汁、糯米粉、鸡蛋清和石灰搅拌的特殊材料密缝,从而使这些古桥,虽经几百年的洪水冲击和风雨洗礼,依然坚固如初、巍然挺立。
  
对于织金古桥而言,它的护栏完全有别于江南古桥:这是因为地处乌蒙大山的织金,行走负重主要形式是双肩背篓,而江南的行走负重,都是单肩挑担。所以织金大部分古桥都会营造两侧坚实敦厚的护栏,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结构、纹饰花板,但那宽宽厚厚去角的栏板既方便于坐着,又能将背篓平放于上。让桥既可引渡行人,又可为行人驻足歇脚,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个性化设计,在古老的织金,在数百年前的古桥建造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图片
日升桥(王春府  摄)
如果说织金的河流是一条条美丽的项链,那么,座座古桥就是被串起的颗颗珍珠。要说织金的桥,就先得提及那条一水贯穿南北、润泽织金古城的贯城河,它蜿蜒南来,在曲岸秀岩间徐徐北去,将县城划为东西两半,而又以“贯城五桥——日升桥、太平桥、回龙桥、月华桥、童生桥”把东西两城连为一城。
  
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7座古桥中,“贯城五桥”均列其中,它们多为单孔或二孔石拱桥,桥身敦厚,起拱高,少装饰,犹如干净质朴的小家碧玉。也有三孔的拱桥,如保存最好的三孔石拱桥——月华桥,素雅大气,极像一位大家闺秀。这7座桥不仅造型别致,仪态万方,也是各具特色。它们框架对称、和谐,线条均衡、流畅,远远望去,似日月连珠,如蛟龙掠水,像玉带伏波。其中:月华桥无疑是年代最早的一座,现在桥上依旧人来人往。月华桥位于贯城河中段,原名“奢香桥”。据史载,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奢香巡视水西比喇,驻于河东,当时尚未建桥,来往不便。因为奢香之故,临时搭一便桥以过,名为碎石桥。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兴建,桥成,月华普照,便取名月华桥。桥为圆弧形结构三孔石拱桥,全系块石安砌,桥面为阶梯式。桥长18米许,宽4.7米,主孔净跨15.7米,矢高约10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鉴于桥栏损毁,重新进行修葺,桥墩用水泥勾缝。
  
图片
太平桥(王春府  摄)
日升桥位于织金县城关镇沿河路中段西侧。建于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因与下游月华桥共取“日月升华”之义,故名“日升桥”。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建成,连接东西桥头,为贯城河上5座桥梁之首,人称“上水关”。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整修,东西向,跨贯城河,单孔石拱桥,长20米许,宽5米许,净跨14米许,矢高5米许。
  
回龙桥,位于城关镇清泉路东段。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旧称通济桥,为武举田生金之父田民仁集资所建,东西向,跨贯城河,二孔石拱桥,全长20米,跨径12米,高6米,桥面宽4.5米。引桥为石梯。1974年维修,改条石护栏为栏杆。
  
太平桥,位于城关镇沿河路中段西侧,建于康熙年间,东西向,跨贯城河,二孔石拱桥,长28米许,宽13米许,西侧主孔净跨23米许,东侧泄洪孔小,上为引桥,矢高8米许。1976年增设大理石浮雕望柱、栏板。
  
童生桥,位于城关镇沿河路中段。因位于城关镇北永安门东北河口,故又名“永安桥”。相传所拨银两不够支出,全平远州童生捐资助建,故名“童生桥”,俗称“下水关”。始建于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次年告竣。1962年扩建后更名“重兴桥”。东西向,跨贯城河。单孔石拱桥,长25米许,宽7米许,净跨19米许,矢高12米许。
  
兴隆桥,位于县城以东,地处小东门,又称“半边桥”。建于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东北西南向,跨凉江河。二孔石拱桥,连接河堤,长7米余,宽2.5米,净跨2米。桥西北侧饰石龙栏杆,头向东北,高1米许。桥西北河床石岩上立四棱碑,南北两面均楷书阴刻“南无阿弥陀佛”6字,每字0.12米见方。碑东面刻建桥记。该桥现已改为混凝土结构。
  
仲机桥,位于三甲街道三甲社区东,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桥为南北向,跨纳弓河。系单孔石拱桥,长4米余,宽2.5米,净跨4米许,矢高2.5米。
图片
回龙桥(聂宗荣  摄)
悠悠古桥,承载了织金土地上的漫漫时光,也见证了织金先人的勤劳与智慧。织金的古桥,就是通过几代人坚持不懈努力,在历尽艰辛中修建而成。从它的勘地选址、取材建造到维护修缮,无不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以及他们与大山洪流斗智斡旋的不屈精神。
  
织金的古桥连接着古城的风景,坚固的石板垒起的石拱桥,与穿梭其下的流水一起编织着织金人的浪漫生活。那些印满苔痕的石板,一头流淌在现代的水域,一头昭示着逝去的春秋。它们始终默记着当初的诺言,固执着最初的姿势,守望数百年。(张晓佳)
敖氏和罗氏墓群石刻
2013年3月5日,“敖氏和罗氏墓群石刻”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石窟及石刻;序号:1593;编号:7-1593-4-096;项目名称:“敖氏和罗氏墓群石刻”;时代:清;地址:贵州省金沙县。
位于金沙县石场民族乡鹿楼村的敖氏墓石刻和位于清池镇园坪村的罗氏墓石刻,统称为金沙“敖氏和罗氏墓群石刻”。
金沙敖家坟石刻以其建筑规模的宏大,书画作品内容的丰富、格调的高雅和雕刻技艺的精湛,被省内外专家学者誉为“黔西北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而题材内容丰富、书法清秀、雕工精湛,充分体现了黔西北石雕艺术风格的罗氏墓石刻,则被誉为“保留在石头上的史书”。
敖家坟墓群,是敖氏祖孙三代七人的墓地。1982年,敖家坟墓群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敖国治是一个“俭怜一粟,勤惜分阴”的人,经过他数十年的苦心经营,逐渐发家致富。敖国治去世后,其子敖正科继承了家业,他“遵其家规、奉其父训”,遂成为一方巨绅。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敖正科年方25岁的独子敖步锟不幸染病身亡。因过度悲伤,仅过了两年,敖正科又撒手西去,家中仅存敖家两代遗孀惨淡经营。
敖氏两代遗孀遂变卖家中大部分田产,在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建成了北墓群。墓群建成后不到十年时间,两位遗孀又都相继离世。敖氏族中之人怜悯敖正科一家人的不幸际遇,根据两位遗孀遗言,遂变卖敖氏家中剩余的财产,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建成了南墓群。  
敖家坟墓群由南、北两组墓群组成,均坐东朝西,依山势而建。坡地里,两组占地约一千平方米的银灰色石雕群,犹如两枝永不凋谢的奇葩,点缀在青山绿水之中,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南、北两组墓群相距四十余米,一律沿东西向轴线布局,皆四层台依山势而立,自西而东逐一向上递增,构成两个相似的封闭式四进整体。两墓群外沿,均以“门楼、牌坊、栏栅、侧照壁、后照壁”与分段“墙垣”连接合围。门楼、牌坊、栏栅、照壁上的圆雕龙凤、浮雕翼角、镂雕纹饰等错落有致,敦厚凝重,典雅古朴。
墓群建筑上,云集着清代秀才杨佐清所撰书作和匠师唐再廷精雕细琢的石刻。它们以不同规格的形式版面,镶嵌在墓室的各个部位,形成了“有面必刻,无空不镌”的格局。纵览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书法和图画石刻,让人大饱眼福,感慨万千。
在书法雕刻方面,楷篆行草兼有,多用阴刻和双勾勒技法。其上共有楹联、题词、律诗、散文、墓志等作品数十件,三千余字。这一面面不同体例、不同刻技的作品,或规整端庄,或流放融通,无不神注气足,浑圆润泽,尽显书法艺术的精妙。在版式上,题材广泛,刻工精细。其构图选材十分丰富,或取材历史故事,或借神话传说,或用民间说教,或描摹传统神物,或以自然景物为对象,在须弥座、抱鼓、柱基、横梁、驼峰、镶板、坊头、翼角、瓦当等构件上,以线刻、镂刻、凸面减地刻、浮雕、圆雕等技法,运刀于坚硬的料石,雕刻出各种形状的图案及雕塑一千多幅。众多生动的刻面内容,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历史和自然的谙熟和高深的创作意境。
全墓群共刻有人物千余,马匹近百,植物三十多种,花纹图案五十多类。这些以人物、动物、风景,以其相间构作的画面,在线条的使用上,既刚健豪放,又流畅自如;在人物刻画上,既准确概括,又生动细腻;在内容表达上,既抓住情节,又突出主题。刀随画展,使得一幅幅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充满着真中蕴幻、幻中见意的韵味,场面壮观,形象生动,呼之欲出,表现出高超的艺术魅力。
敖家坟石刻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刻工精细,人物形象逼真,鸟兽生动活泼,花草争奇斗艳,书法艺术高超,不愧为“黔西北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
罗氏墓石刻位于金沙县清池镇园坪村一个小地名叫大坡的地方,与敖家坟隔河相望,建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占地面积160平方米,为三碑四柱五帽牌坊。
罗氏墓石刻在工艺上保持了中国传统石刻的线刻、浅浮雕、深浮雕、透雕、镂空雕、圆雕等工艺,图案以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为主,体现“吉祥如意”“忠孝礼义”和“福禄寿喜”等内容。罗氏墓石刻有石刻图案四百余幅,题材内容丰富,书法清秀,雕工精湛,充分体现了黔西北石雕艺术风格,被誉为“保留在石头上的史书”。(叶光良)
“茶马古道”贵州毕节段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核定公布文化部确定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入列。类型:古遗址;序号:516;编号:7-0516-1-516;项目名称:“茶马古道”;时代:唐至民国;地址: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
※备注1:“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境内,是指唐代以来为顺应当地人民需求,在西南地区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茶马古道以川藏道、滇藏道、青藏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地跨川、滇、青、藏,外延达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各国。
※备注2:“茶马古道”由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联合推荐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备注3: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贵州毕节段包括以下这16个文物点:①金沙“义盛隆”商号;②金沙清池江西会馆;③金沙清池节孝坊;④金沙鱼塘河古道;⑤金沙鱼塘河义渡石刻;⑥黔西谷里古道;⑦大方甘棠古道;⑧大方阁雅古道;⑨七星关区“七星关古道”;⑩七星关区陕西会馆;⑪七星关区“七星关摩崖”;⑫赫章鹦哥嘴古道;⑬威宁四堡古道;⑭威宁六洞桥长堤;⑮营洪古道;⑯可渡桥。现选择其中的“金沙清池江西会馆”“金沙鱼塘河古道”及“金沙鱼塘河义渡石刻”“大方阁雅古道”“七星关区‘七星关古道’”“七星关区陕西会馆”五个文物点予以呈现。
之一:金沙清池江西会馆
旧时的会馆,是人们歇脚聚会的公共场所。历史上的江西会馆,是明、清时期江西籍在外经商的人士等捐资在异地建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的地方,多用于联络乡谊、感怀乡情、祭祀神灵、聚众演戏和救济同乡。   
位于如今金沙县清池镇的江西会馆,位列同期同地修建的四大会馆(其余三个会馆分别是四川会馆、湖北会馆、贵州会馆)之首,且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为宏大,是当年清水塘(清池)盐茶文化遗存下来的保存最为完好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将包括“金沙清池江西会馆”在内的“茶马古道”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江西会馆一角 (陈 曦 摄)
江西会馆是当年江西籍人士捐款修建的会所,因而名之;又因江西人崇拜许仙真君(许逊),于是又将其称为“万寿宫”。江西会馆于清乾隆年间开始选址修建;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四月,黄号军(焦联升义军)来到清水塘,当地流氓地痞趁机作乱,江西会馆被当地豪绅和官府一把火烧光。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江西会馆重新修建完成。现在大天井左右两边山墙里面镶嵌的石碑,清楚地记载了重建的史实。2011年年底,金沙县将其列为“五古”保护重点项目,进行全面修缮。
该会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8平方米,坐北朝南。这里原为宗教活动场所,信徒信仰佛教。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到十五举办“皇会”;六月六日举办“圣地会”;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举办“观音会”(传说观世音菩萨有三个生日。分别是农历二月十九的诞辰日,这是她为人的生日,这天她成了三公主;农历六月十九的成道日,是其证得果位的日子;农历九月十九的出家日,是其出家的日子)。
江西会馆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鱼池、小桥、山门、戏楼、前殿、正殿、后殿。东西置两厢,分设僧庵、斋膳舍等。围砌约4~6米高的墙垣,为砖块构筑。内有终年积水的石井两口,有3幢阁楼。主体建筑之一“戏楼”,为九脊梁重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高8.50米,四角起翘,筒瓦盖顶;角下檐板处浮雕龙兽等浅雕图案。三进殿宇均为硬山式木结构建筑,其门窗、斜撑、柁峰板上均刻有不同的花纹图案。东西厢(僧庵、斋膳舍)也为硬山式木结构建筑。
会馆的第一层是戏楼,戏楼四周原雕刻封神榜全套内容图案。大天井前面的戏楼下面有两眼井,左边为活水泉,水从地下渗出来;右边为滤水池,两井之间是特制的过滤层。会馆里的住持常取滤水池里的积水煮茶供佛,茶汤晶莹透亮无茶垢。天井两边为阁楼,阁楼下的厢房为斋膳舍,楼上为演戏的准备室。天井是当年盐茶交易和做会的场所,也是看戏的地方。
会馆有三个大殿。均面阔三间,两边为耳房,通面阔7米,进深1间,穿斗式悬山青瓦顶。正殿通进深8.1米,前殿通进深12米,后殿通进深13.36米。
前殿,也叫正殿,是供奉许仙真君塑像、集会和处理大事的地方,也是进行盐茶文化和佛教文化交流的地方。正殿、后殿均为硬山式木结构建筑。前殿上边的两根梁上还有修建时的文字记载。
第二个天井两边的厢房为僧庵,是做会的僧人们居住的地方。中殿是首脑机关,管事在这里办公,也是商量机密大事的地方。梯坎下的院坝正中有一口水井,屋檐下摆放两口石水缸,平时注满水,放养鱼儿,作观景用,必要时作消防用水。
后殿是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等神像,最后一间塑有十八罗汉像。这里常年香火不断,梵音袅袅。每年除夕,江西籍的人家都要端着“刀头”(第一刀切下的猪肉)来这里祭祀。据说过去只有得道高僧才能住在这里,外人是不能随意踏入半步的。
后殿的阁楼高五层,登上顶楼,可以观赏壮丽的清池风光。阁楼上悬挂有铜钟一口,遇到街上有火灾发生时,敲响铜钟示警,声音洪亮,响彻数里之遥。
江西会馆至今还留存着几块珍贵的木牌匾,一块是蒋中正题名的“礼义廉耻”,一块是当年四川会馆题刻赠送的“福荫槐堂”,一块是当年贵州会馆题刻赠送的“乡杖同荣”,其余三块是当年湖北会馆题刻赠送的“显于西土”和“许仙真君”简历。对于清池古镇来说,这是很弥足珍贵的了。(罗成仲)
之二:“金沙鱼塘河古道”及“金沙鱼塘河义渡石刻”
金沙县城西北部的清池镇渔河村,位于国酒茅台生态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赤水河上游的鱼塘河畔,与四川省古蔺县的椒园乡隔河相望,是贵州省的毕节市、遵义市和四川省的泸州市三个市交界的地方。
据《毕节地区综合农业区划》(第15页)、《金沙县地名志》(第173页)等有关资料记载,渔河村的酸草湾组最低处海拔仅为457米,是金沙县境内的最低点,也是毕节市海拔最低的地方。
2014年3月20日,通过我们采访组一行在椒园乡玉林村与清池镇渔河村的界河——鱼塘河岸边的实地测量,此处海拔仅为437米。
自元朝以来,川盐入黔的永岸(现四川叙永)必须跨过鱼塘河到清池,然后分走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和黔西、大方等地。这条古道在金沙县境内称为石墁三尺古盐道,即金沙鱼塘河古道。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将包括“金沙鱼塘河古道”“金沙鱼塘河义渡石刻”等在内的“茶马古道”,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毕节市海拔最低的地方”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位于川黔两省三市交界的地方,使清池这片土地注定充满了种种传奇。
我们先来说说这里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沙鱼塘河古道”和“金沙鱼塘河义渡石刻”。清池镇渔河村历史上遗存下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金沙鱼塘河古道”和“金沙鱼塘河义渡石刻”,这些文物景点主要是历史上川盐入黔的一个重要口岸以及因之留存下来的相关文物。
“金沙鱼塘河古道”起自鱼塘河义渡口,直至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古道宽约1米,在金沙县境内全长七十余公里,自西北而东南依次经由清池、石场、桂花、平坝、西洛等五个乡镇的数十个村寨。全线置有石拱券和石板铺就的大小津梁十余座,其路面均墁有承受力强、抵抗磨耗和保持平整的自然石块。闻名遐迩的鱼塘河义渡石刻,就分布在清池镇渔河村的鱼塘河渡口及不远处的古盐道两旁。
“金沙鱼塘河义渡石刻”产生于清代,这些文物景点主要包括:摩崖石刻1方,黔西州叙永府晓谕碑、设置义渡碑、保护义渡碑等历史悠久的3通石碑及8块碑记。摩崖石刻文字为“川黔义渡”,位于鱼塘河义渡渡口南岸崖壁上,离地3米,长方形,高2.45米,宽0.74米。从右到左横向楷书阴刻“川黔义渡”四个大字,每字0.4米见方。摩崖石刻以下的崖壁上画有两条阴刻水位警戒线,警戒线上从右到左阴刻“水涨到此不渡”六个拳头大小的字。
船从对岸(四川那一边)摆渡过来,船到河中心抬头一看,“川黔义渡”四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水涨到此不渡”的警戒文字也非常清楚。北岸码头(金沙这一边)就位于书有“川黔义渡”四个大字的悬崖之下。“川黔义渡”四字是黔邑庠生罗洪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题刻的。
2012年,因为修筑金沙到古蔺的出省通道,大量的石块、泥沙涌入河中,河床抬高,渡口南岸崖壁被泥沙石块埋没;2019年以后才将泥沙石块挖走,摩崖石刻又重见天日。
鱼塘河义渡产生的原因及历史过程,现在存立于渡口南岸500米处古盐道旁的义渡石刻碑文记载详细。虽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沧桑巨变,石碑多处风化,但文字仍然依稀可辨。
石刻碑顺道排列,青石质,间距1.50米至11.60米,分三处竖立。其中“酌拨逆产设立界址义渡碑”和“清水塘纳粮人义渡碑”分开独立。“黔西州叙永府晓谕碑”“设置义渡碑”和“保护义渡碑”三通六块为一组,拼成“凸”形靠紧排列,二柱三帽置抱耳。中间两块是“晓谕碑”“设置义渡碑”和“保护义渡碑”各两块分别紧靠其左右。碑名:“渔塘河义渡碑”,碑联:“敢以扁舟为海屋;聊将画舫作津梁。”
几块石碑的碑文分别记载了在鱼塘河设置义渡的故事、管理条规、义渡建设和船只维护的资金来源、确保义渡通畅的官府晓谕和告示、划供义渡管耕的田产及地界等事宜。
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昔日水运和人背马驮盐巴的历史早已终结,金沙清池鱼塘河义渡已经成为线装书里的故事,唯有“鱼塘河义渡石刻”依然在保存着岁月深处的那段历史记忆。
鱼塘河千百年来一直浩浩流淌,朵朵浪花仿佛在述说着岁月的沧桑和昔日的喧闹;浪花淘尽英雄,也改写着历史,昔日繁华之地亦会变得如此清冷寂寞。最低的地方其实也可以站得很高,渔河村悠久而辉宏的历史,正是如此!(罗成仲)
之三:大方阁雅古道
※备注:本文引用自1994年出版的《毕节地区志·文物名胜志》,与原文相比略有改动。 
大方阁雅古驿道遗址,位于大方县城西北12公里的响水、双山两乡(镇)交界处的落折河(落脚河)两岸。阁雅驿道系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贵州宣慰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开辟的“龙场九驿”之一,东衔金鸡驿,西接归化驿,全长15公里,今仅存东起小阁雅,西止双山的一段,长5里,宽4米。驿道残段为石砌阶梯,依山傍岭,逶迤蜿蜒。由于山势险隘,是以600年来虽然沧桑巨变而古道依然存在。
奢香开“九驿”,东起龙场,经六广(以上在今修文县境)、谷里、水西、西溪(以上在今黔西市境)、金鸡、阁雅、归化(以上在今大方县境)到毕节,全程400余里,越山穿箐,使当时的水西地方能东接贵州驿(今贵阳境)而分通四川、湖广;西由毕节而达乌撒(今威宁)、乌蒙(今云南昭通)。沟通了滇、蜀、湘与水西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增强了各族人民的团结。
明正德初年,贵州宣慰使安贵荣骄功,请裁“九驿”,经龙场驿丞王守仁以书劝止(文后附录有《王守仁致安贵荣书》)。明隆庆中,安氏反,连年战祸,水西境内之驿道皆不通。安国亨袭任贵州宣慰使后,几经周折,对久废六驿概为整理修复。明天启年间,安奢事件,九驿又废。明崇祯二年(1629年)事平,水西宣慰使安位如约,又复开通“九驿”。    
198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大方阁雅古驿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将包括“大方阁雅古道”在内的“茶马古道”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录:《王守仁致安贵荣书》
“减驿事,非罪人所敢与闻,承使君厚爱,因使者至,偶问及之,不谓其遂达诸左右也,悚息悚息!然已承见询,则又不可默。凡朝廷制度,定自祖宗,后世守之,不敢以擅改。改在朝廷且谓之变乱,况诸侯乎!纵朝廷不见罪,有司者将执法绳之,使君必且无益,纵遂幸免于一时,或五六年,或八九年,或二三十年,当事者犹得持典章而议其后,若是,则使君何利焉?使君之先,自汉唐以来,几千百年,土地人民,未之或者,所以长久若此者,以能世守天子礼法,竭忠尽力,不敢分寸所踰越。故天子亦不得踰礼法,无故而加诸忠良之臣,不然,使君之土地人民,富且盛矣,朝廷而悉取郡县之,其谁以为不可?夫驿可减也,亦可增也;驿可改也,宣慰司亦革也。由此言之,殆甚有害,使君其未之思耶!即所云奏功升职事,意亦如此。夫铲除寇盗以扶绥平良,亦守土常职,今缕举以安赏,则朝廷之恩宠禄位顾将何为?使君为参政,已非设官之旧,又千进不已,是无底极也,众必不堪。夫宣慰守土之官,故得以世有土地人民,若参政则流官矣,东西南北惟天子所使,朝廷下方尺之檄委使君以一职,或闽或蜀,其敢弗行,则方命之诛,不旋踵而至捧檄从事,千百年之土地人民非复使君有矣。由此言之,虽今日参政,使君将恐辞去之不速,又何求进乎?凡此以利而言,揆之于义,反之于心,使君必自有不安者。夫弗心违义而行,众所不与,鬼神所不嘉也。承问及,不敢不以正对,幸亮察。”
之四:七星关古道
长江的重要支流——发源于赫章县的乌江北源,沿着黔西北高原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日夜奔流,在途经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与赫章县平山乡交界处时,被易名为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七星河。七星河水流量长年富足稳定,奇特的地形地貌,演绎了沿河两岸美丽迷人的自然景观以及种种神奇的传说。
七星关位于七星关区杨家湾镇的七星村,与赫章县平山乡的江南村隔河相望。七星关名称的来源说法各异,一种说法是站在杨家湾镇七星村这面,遥望坐落在赫章县境内的七座山峰状如北斗七星逶迤而来,故名七星关。另一传说是三国时诸葛亮南征途经这里,面对滔滔河水和险要雄关,在此设坛祭拜七星,乞求上苍保佑其早日平定南方以图统一中原、恢复汉室,七星关故此得名。
传说的真假已无从考证,查阅众多的资料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现实中的七座山峰如栩栩如生的七条苍龙,千百年来一直巍然屹立在赫章县境内,静穆地面对着日月星辰、面对着滔滔而去的七星河,却是不假。
七星关上一回头,遥望乡关路阻修。
欲上云山攀北斗,不辞鞍马过南州。
两山堑壁连天起,一水飘花出洞流。
闻道多时无瘴疠,行人经此不须愁。
——元·李京
七星关,贵州省三大名关之一,与胜境关、娄山关齐名;自古以来就是川、滇、黔三省的交通要冲,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代从毕节经乌撒(今威宁)至云南,必须经过七星关。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颍川侯、征南将军傅友德率30万大军平定西南,在七星关一带与元军和芒部土司大战数月。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傅友德终于夺取七星关要隘,“城乌撒,得七星关以通毕节”。其后在此建关,并派驻重兵把守,同年修建七星关城。
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曾在七星关修建“应星桥”,建桥摩崖碑记至今犹存。原称“应星桥”的“七星关桥”,历经竹索渡桥—铁索渡桥—木梁桥—石梁桥等的多次变迁,如今河面上的四座新旧桥一览无余,仿佛就是一段历史的排列对比,说这个地方是贵州省的桥梁实物展览馆,一点也不为过。
1936年2月,红二、红六军团在贺龙、萧克的率领下,在七星关与杨正荣、文正朝的国民党军队和朱益斋、刘洪祥等地方武装进行殊死战斗,击溃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1936年2月28日,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涉水过河,准备动员已改编为贵州抗日救国军第一支队的席大明部随部北上抗日,因水流湍急,夏曦不幸溺水身亡。青山埋忠骨,涛声颂英雄。如今,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的“夏曦烈士纪念碑”(夏曦烈士墓已移至毕节烈士陵园),仿佛在向世人昭示着红军烈士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夏曦烈士纪念碑”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由萧克将军题写。
雄兵筑垒戍边廷,历史名关号七星。
千嶂嵯峨山拥翠,一江澄澈水流清。
横波铁作浮桥锁,悬崖辟开记石铭。
喜遇升平无以报,皇图万载永清宁。
——明·朱昺显
七星关现存文物主要有古驿道、七星桥、摩崖、古碉堡、夏曦烈士纪念碑等。古时文人墨客在游览名山大川时,总会留下种种遗迹。在七星河岸边的岩石上,就留有众多的石刻,这就是著名的七星关摩崖。古驿道旁的石壁上有摩崖石刻多方:其一为“黔服雄关”4字,横向楷书阴刻,每字0.5米见方;其二为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镌刻的“应星桥记”摩崖石刻,竖向楷书阴刻,共计633字,记七星关之地理位置、山川形胜、历史传说、地名起源等掌故及轶事。
如今,在七星村,仍然保存着一段长约两公里,宽1~2米的古驿道。走在沿七星河岸蜿蜒而上的古驿道上,更是让人浮想联翩。一条古驿道就是一部人背马驮的历史,曲折的古驿道上深深的马蹄印映照着往昔岁月里有过的喧嚣繁华与血泪辛酸;而那石阶上留下的“仙人脚印”,更是让人感到几分怪异神奇。古驿道边的“万人坟”,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苗族先民往昔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沿着古驿道一路上行,便是旧时的古城门,但古城门已在数次浩劫之中荡然无存。只能从那古城墙和民房四周随处可见的残碑断碣中去猜想古镇昔日的盛况与荣光。有史料佐证的是,现在的杨家湾镇七星村,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交通要道和繁华的商品集散地。
如今,横卧在七星河上的新、老七星关桥,彻底地结束了七星河过去渡河要靠人摆渡的历史。七星关桥旧桥坚实的桥礅依然存在,旧桥的桥礅与完好地矗立在河岸的护桥碉堡,依旧忠诚地守护着岁月深处里的那段记忆。随着政府部门的日益重视,汹涌澎湃的七星河将把这片土地流淌成一片繁华的旅游热土,迎接四方游客的到来。
198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毕节七星关摩崖”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下发国函〔2011〕130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毕节地区和县级毕节市,设立地级毕节市;同时以原县级毕节市的行政区域为七星关区的行政区域,将原县级毕节市更名为七星关区,“七星关”三字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将包括“七星关区‘七星关古道’”“七星关区‘七星关摩崖’”文物点在内的“茶马古道”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备注:此稿参阅了有关“七星关”的多篇诗文,遇观点和叙述有矛盾和冲突的,选择比较权威的说法并适当列举了多种表述。此稿写作于2014年,所记述的也仅是当时的景物;2013年10月28日,总投资186.5亿元的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动工;2021年12月28日,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正式下闸蓄水;2022年10月10日,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坝后电站首台机组顺利并网发电;随着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工程的下闸蓄水,七星关景区作为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工程的尾水区域,许多文物如今已然长眠于水面之下。(叶光良)
之五:七星关区陕西会馆
陕西会馆位于七星关城区中华南路41号,又名春秋祠、陕西庙,因做过“毕节国营第三旅社”,毕节市民常叫“三旅社”;它是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在毕节的盐帮客商筹资修建的会馆,规模与大定瓢儿井的陕西会馆相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陕西会馆不仅是供陕西商人聚集议事的地方,还是毕节广大民众上香祈福、看戏娱乐的场所。
由于建筑特点突出,毕节县(今七星关区)人民政府于1983年将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将七星关区陕西会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贵州毕节段的16个文物景点之一。 
图片
陕西会馆戏楼 (高 琦 摄)
陕西会馆与红色毕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20世纪30年代,中共贵州地下党的第一个党支部创始人林青、秦天真、徐健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的革命组织“草原艺术研究社”,便是以陕西会馆为基地,在此开展革命活动、培养干部,为支援红军,动员毕节优秀儿女参加红军,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公私合营时期开始,这个场所便由毕节县糖业烟酒公司和饮食服务公司使用,开辟为毕节县第三国营旅社,这便是“三旅社”称谓的由来。
毕节陕西会馆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一千八百七十六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七百余平方米,由临街门面、戏楼、大殿、厢房、钟鼓楼等组成,四周有高达7米的青砖空斗风火山墙环绕保护。整个建筑形式规范、造型秀雅、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原来还供奉有“忠义写春秋”的三国人物关羽雕像。
2011年9月,为更好地保存和展现毕节厚重的历史文化,在毕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陕西会馆的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的“五古”保护建设项目,由省文物局、市、区政府投资500余万元,对陕西会馆进行原住户搬迁和全面修缮工作。
这个修缮项目也是毕节迎接2012年全省第七届旅发大会而启动的项目之一,由七星关区文化广电体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具体由苏州思城古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戏台楼口的这组“百子图”浮雕,人物镌刻最深处有3厘米,人物造型神情兼备,惟妙惟肖,刀法精湛,体现了明清时期毕节木雕工艺的极高水平。在修缮过程中,能工巧匠们按照原样精雕细刻重现了“百子图”昔日的风采,而旧“百子图”木雕将作为文物收存。修缮过程中,在拆除乱搭乱建的残砖破瓦时,陕西会馆又重现了几十年不见的秘密:大殿在天花顶上重现藻井,在戏台楼口上檐约八十厘米的木枋上,除去上面覆盖的石灰,露出了呈曲线形的两层木雕,这些木雕已被石灰掩盖数十年,一经拂去尘埃,其花卉图案、戏曲人物图像栩栩如生,堪称木雕经典。
依原貌修缮后的陕西会馆,其戏楼和大殿似乎还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热闹与喧嚣,里面的钟鼓楼居高临下,过去每到打更时刻,伴随着午夜更夫的敲打,钟声响遍毕节全城,从陕西会馆里传出来的钟声也一度成为毕节城区居民判断时间的标准。
陕西会馆的保护和修缮,为毕节市“五古”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高度体现了毕节市委、市政府对毕节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一种对古代建筑艺术的弘扬和传承,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赞誉。(李新春)
来   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作   者:叶光良搜集整理
编   辑:张河源   责   编:廖   玲
编   审:韩   雷    总监制:史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