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抢爆的iPhone 15顶配,居然藏了这么多新功能

我,首发,iPhone 15 Pro/Pro Max。
懂?
图片
相比刀法精湛的数字系列,升级点更多的 Pro 系列,显然更受大伙关注。
毕竟从果子自家宣传片的时长,就知道 Pro 系列的份量,比数字系列要重得多。
图片
好啦不说废话。
一起看看今早刚刚开售的新 iPhone 15 Pro/Pro Max,到底整了哪些新活。
厚了 0.45mm,但手感爽了 114.514%
这代的 iPhone 15 Pro/Pro Max 用上了全新的钛金属材质中框。
轻,就是钛材质的最大优势。
图片
拿上手的第一感觉,就是真 tm 爽啊。
图片
虽然厚度从 7.85mm,增厚到 8.25mm。
但重量的下降,确实很明显。
15 Pro 的重量,从上代的 201g 变成这代的 187g。
图片
15 Pro Max 的重量,从 240g 变成 221g。
图片
整整 19g 的减重,感知尊嘟很强。
再加上 iPhone 15 Pro 天生自带小屏属性,确实很适合注重手感的小伙伴。
除了变轻,中框也从不锈钢变成金属拉丝。
图片
关于这个变化,有的小伙伴觉得没有以前的有逼格了。
但钛金属拉丝的质感,确实很在线。
图片
当然沾指纹这个问题,虽然比亮面不锈钢有进步多了,但依旧存在。
正面屏幕的参数没有进步,但得益于类 2.5D 的处理,四周黑边明显变窄了许多。
图片
祖传的静音拨杆,在 15 Pro/Pro Max 上改成了操作按钮(Action Button)。
用户可以自定义长按时触发的功能,例如打开相机、打开手电筒等,而不再是局限于静音。
图片
假如你喜欢的话,也可以通过快捷指令设置成打开某个 App。
妥妥的真·「原神启动」。
图片
当然,这个新按钮也有一个槽点。
就是只能通过长按进行操作,不能进行单击触发、双击触发之类的。
图片
好处是降低了误触的概率,坏处就是可玩性没那么高。
另外,为了避免用户不知道自己的手机有没有静音。
新 iPhone 15 Pro/Pro Max 除了加强了静音时的震动,还在控制中心放了一个静音键。
图片
原本这个位置是屏幕镜像,但估计大部分小伙伴用得都比较少。
这个改动也算挺贴心啦。
新 C 口不那么苹果,但又很苹果
接下来就是许多果粉等了很多年的配置——USB C
图片
相比数字款的阉割版 C 口,15 Pro 的 C 口在传输表现上,可以说是真正的满血。
支持 USB 3,最高可达 10Gb/s。
实测数据传输速度为 705M/s,传一个 24GB 左右的视频,用时约 35 秒。
图片
相比 USB 2 的速度,快了大概 20 倍。
这个 Pro,总算 Pro 起来了。
当然,前提是你得自己买一根高规格的数据线。
毕竟随机附赠的线,只支持 USB 2 传输。
图片
果子这条原装线,单纯就给你充充电而已……
不过这个 C 口给人的惊喜还是挺多的。
例如你可以直接外接显示器。
或者通过拓展坞,连接鼠标键盘之类的配件。
拍 ProRes 视频时,假如你外接了移动硬盘,系统会自动将视频导进硬盘。
图片
而且也不需要所谓特殊的「苹果加密」USB-C 数据线。
只要线材的规格到位,在这个 C 口上都能用。
换句话说,以往果子拼了命地做加密、做 MFi 的骚操作,到了这代基本就消失了。
在数据传输这点上,iPhone 15 Pro/Pro Max 做得很不「果」。
辣么问题来了。
在充电速度这方面,果子又能不能带来更多的惊喜?
我们先拿个 Anker 安克最近新出的安心充Ultra 30W 充电头跑一波。
图片
接上充电头和功率表后,可以看到 iPhone 15 Pro/Pro Max 这个让人喜的速率。
15 Pro Max 也是依旧维持在最高 27W 左右。
15 Pro 和上代一样,最高只到 21W 左右。
图片
再拿果子自家的 67W 充电头测试,依旧是 27W 左右……
可以,充电速度这方面,15 Pro/Pro Max 这个 C 口又「果」回来了。
图片
另外关于充电这方面哈,我发现不少小伙伴有着对官方充电头的蜜汁执着。
但有一说一,花 ¥149 整个平平无奇的 20W 头。
不是有点奢侈,是真的好奢侈。
图片
加上不管是官方头,还是主流的第三方充电器,都是跑 PD 协议给 iPhone 充电。
盲目追求原装头,确实没啥必要了吼。
相比之下,不少有品质保障的第三方充电头,就显得比原装的香很多。
例如前面提到的安克安心充 Ultra 30W,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图片
在氮化镓技术加持下,实现了小型化的设计。
拥有 30W 的性能,机身甚至比官方的 20W 还要小一大圈。
图片
加上可折叠插脚,放包里就更方便啦。
而且安心充 Ultra 支持 600 万次全天测温。
再加上符合国际标准的 V0 级防火外壳,充电一整晚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图片
此外 iPhone 15 系列这次还在 MagSafe 的基础上,加入了对 Qi2 的支持。
但实际测试下,似乎充电功率依旧没咋变。
官方 MagSafe 为 15W,三方依旧是 7.5W。
习惯用 MagSafe 的小伙伴,也可以考虑入手 Anker 这次专为 iPhone 15 系列准备的新手机壳。
图片
它最骚的地方,是这个金属磁吸环。
除了用来支持 MagSafe 磁吸充电。
还能直接掰出来,变成一个手机支架。
图片
而且 360 度转起来还有「哒哒哒」的声音,解压能力 Max 有木有。
图片
尽管这次 iPhone 15 系列的 C 口,在充电性能上没有太大改变。
但起码把「一条线走天下」这件事儿,给做成了。
现在双机党终于不用再担心出门要特地带条 Lightning 线了。
直接一个 C 口的充电头+一条 C 口的数据线。
图片
或者直接搞个 C 口的充电宝。
图片
果子能把换 C 口这事拖了这么久,也是蛮离谱的,但也算是一个好的变化吧。
影像的进步,不只在 5 倍长焦
这次新 iPhone 的影像部分,大多数人都把焦点放在了全新的 5 倍潜望长焦上。
四重反射棱镜结构,让光线抵达镜头后,在内部反射 4 次再抵达传感器。
图片
上次看到这么复杂的反射结构,还是华为 P40 Pro+ 的多反射潜望长焦。
图片
不过果子和华子的思路又有一丢丢不同。
华子做这个结构的目的,是实现 10 倍光变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影像模组的大小。
侧重点放在成像表现这边。
图片
果子做这个结构的目的,是让机身厚度尽可能不变的同时,实现 5 倍光学变焦。
显然更重视机身轻薄。
二者的侧重点不太一样,但做起来都一样复杂。
从实际体验来看,15 Pro Max 的 5 倍光变,确实要比 15 Pro 的 5 倍裁切来得更清晰。
画面的层次感,也会丰富一丢丢。
图片
15 Pro Max-5 倍
图片
15 Pro-5 倍
但是,如果你对这颗 120mm 的 5 倍长焦并没有太大兴趣。
其实更轻、更小的 iPhone 15 Pro,反而显得更香。
至少对像我这种小屏党来说确实如此。
图片
另外官方表示超广角镜头升级了镜头镀膜,达到抗眩光的效果。
实际测试下,超广角的鬼影表现确实没有主摄和长焦的那么严重。
但并不是完全消失。
大概就是从以前的 30 分,进步到 50 分的程度。
图片
主摄
图片
长焦
图片
超广角
其实相比硬件上的改变,iPhone 15 Pro/Pro Max 在影像软件上的进步,反而更明显。
新 iPhone 直接将人像模式嵌入到默认的拍摄模式下。
只要检测到画面里有人脸、动物等,就会自动记录下景深信息。
后期修图时,用户可以随意调节焦点和虚化效果。
图片
比起以往必须开启人像模式才能记录景深信息,方便了不少。
另外在拍照时,单点 1x 按钮可以在 24mm、28mm、35mm 之间切换。
换算成倍数,就是 1 倍、1.2 倍、1.5 倍。
图片
打开相机时的默认焦距,也可以在这三个倍数里自选。
对于喜欢扫街的小伙伴来说,确实是个很赞的功能。
毕竟默认 1 倍的 24mm,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显得太广了。
主摄在原本 1200W 存储格式的基础上,新增了默认输出 2400W 像素的格式。
单张照片的大小约为 3MB 左右,增幅不算大。
图片
要知道当下主流旗舰的默认输出格式,基本都是合成为 1200W。
苹果这波属实开了个好头。
建议安卓这边也跟进上吼。
另外视频录制方面,15 Pro/Pro Max 新增了 ProRes 4K/60 fps 的拍摄。
不过这个最顶的规格,只能在接入移动硬盘时才能进行录制。
图片
另外 iPhone 现在也新增了 Log 视频格式,也就是俗称的「灰片」。
Log 格式的作用,就是拍摄时记录下更多的色彩数据,方便后期调节。
图片
这对于专业拍视频的小伙伴来说,又是一个大杀器。
当然,尽管 iPhone 已经支持足够高规格的视频拍摄。
但总感觉嘛,真要拿它干专业的活,有点怪怪的。
图片
假如想看更直观的新机上手,可以看看咱们小伙伴做的这期视频。
整体来说,这次 iPhone 15 Pro/Pro Max 的提升虽然不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但各种新特性,走的都是实用流。
更轻的机身、更优秀的质感、更 Pro 的影像体验。
图片
以及早就应该换上的 C 口。
对于用习惯了 iPhone,且还在用 iPhone 12 以前的旧机的小伙伴来说。
这一代的升级,确实很香。
尤其是二手市场遇冷的 15 Pro,反而在整体体验上,比卖断货的 15 Pro Max 要强太多(除了 5 倍长焦)。
但如果跳出舒适圈,和非苹果手机去对比,iPhone 这次的牙膏,显然就挤得不太够了。
锋潮评测室
有进步,但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