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中宝】本土芯片迎弯道超车的机遇,全球100亿颗这类芯片,有一半源于中国,这家公司已基于阿里平头哥架构开发了多款芯片产品

财联社资讯获悉,财信证券认为,RISC-V 架构的发展拥有之前的开源指令集所不具备的历史机遇,一是物联网应用兴起,二是半导体本土化进程加速。
一、RISC-V架构是本土芯片弯道超车的机遇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对芯片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芯片设计公司急需寻找一种能够快速开发项目、避免高昂专利费用、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架构。而RISC-V芯片就是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指令集架构的市场格局较为稳定,X86和ARM是最主流的两大指令集。不同于X86和ARM,RISC-V架构完全开源,且无需付费。
分析指出,RISC-V最有机会发力的领域是AI和机器学习,RISC-V架构将在一两年内应用到车规级芯片上;在数据中心方面,RISC-V架构将从AI专用芯片切入,逐步扩展至通用芯片。
尽管此前国内厂商推出RISC-V架构产品更多出于供应链安全备份考虑,但随着国内芯片产业链不断完善及生态构建,RISC-V商业化价值将更加凸显。在X86和ARM架构存在不授权或不供应等风险的大背景下,RISC-V架构由于具备开源开放的特殊属性,被认为是本土芯片弯道超车的机遇。
图片
二、全球100亿颗RISC-V芯片有一半源于中国
据了解,2022年全球共生产100亿颗RISC-V芯片,有一半源于中国。
安信证券指出,智能物联网的下游应用领域极度碎片化,无需大生态的搭建,生态丰富的X86和ARM架构无明显优势。同时,物联网的严重碎片化、差异化导致了极高的成本敏感性,低成本、定制化的RISC-V架构优势尽显。一旦RISC-V能够成为AIoT时代的主流架构,其发展空间巨大。
三、相关上市公司:全志科技、芯原股份、中科蓝讯
全志科技已经基于阿里平头哥RISC-V内核开发了多款芯片产品并在多个下游应用场景实现量产。
芯原股份是国内芯片IP龙头厂商,也是中国RISC-V产业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芯来科技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ISC-V商用低功耗处理器内核IP。
中科蓝讯自成立即采用RISC-V指令集架构作为技术开发路线研发、设计芯片,90%以上收入占比来自于RISC-V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