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绝食24天,为什么没有饿死?有人绝食1年零17天都安然无恙

图片
李在明停止绝食,绝食持续时间超金泳三,创韩国政坛纪录
韩国最大的反对党领袖李在明于2023年9月23日停止了他从8月31日开始的绝食抗议行动,绝食时间持续了24天,超越了韩国前总统金泳三在上世纪80年代绝食23天纪录,成为了韩国政坛绝食时间最长的人。
有人会问了,不都说“人不吃饭7天就会饿死”吗?
李在明绝食24天,为什么安然无恙?
这是因为,“人不吃饭7天就会饿死”的说法是一种毫无依据的坊间传言。
持续几天到几周的禁食是一种生理性的
事实上,人没有那么容易被饿死。
从进化的角度说,人类和很多动物持续几天到几周的长时间禁食是生理性的。
比如,对于多数动物和新石器之前没有没有食物保存技术的人类来说,在日照时间较短、缺乏食物的季节,忍受长时间的饥饿是生活的一部分。
所谓“生理性的”,意思是说,期间,动物的代谢和生理活动是受自身生理机制调控的,不会产生任何病理危害。
熊可以在漫长的冬季进入冬眠状态,超过100天不吃任何事物,这早已为人们熟知,这里不再赘述。
图片
生活在南极的帝企鹅,雄性帝企鹅在孵化小企鹅期间可以连续超过60天完全禁食,体内脂肪最高可以消耗达90%,体重减少超过44%,却不会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而人类祖先,在进入新石器时代前,漫长的冬季也几乎完全缺乏食物,却可以安然度过,表明人类也一样具有长期忍受饥饿,不会被饿死的“本事”。
他,每天只喝蒸馏水度过31天,安然无恙
1912年,美国进行过一项科学实验,一位志愿者完全禁食,每天只喝蒸馏水,度过了31天,选择终止禁食,安然无恙,体重从实验前的60.6公斤减到了实验结束时的47.4公斤,成功减掉了13.2公斤。
他,持续禁食超过1年,达到382天,安然无恙
在上世纪60年代,为了对抗日益严重的肥胖问题,欧洲兴起了一种“零卡路里”的长期禁食在疗法。
接受这种疗法的人们在治疗期间,几乎完全禁食,只喝像茶、咖啡等饮料,并补充维生素,最多可以喝一些蔬菜汁,每天的饮食几乎保持“零卡路里”。
在这种近乎完全禁食的“零卡路里饮食”下,很多人维持了超过100天,甚至200天的时间。
图片
维持这种禁食最长的是一位名叫安格斯·巴比耶里(Angus Barbieri)的27岁苏格兰青年,为了减肥,他在1965年自愿住进了一家专科医院,在接受了短期的禁食治疗后感觉良好,决定继续治疗。
期间,他只被允许服用维生素、电解质、一些重要氨基酸的酵母,以及像黑咖啡、茶和苏打水这样的饮料,甚至连一片水果都没有吃过,总体上每天摄入的卡路里一直接近于零。
他的这种“零卡路里饮食”治疗一直持续到1966年7月11日结束,共计维持了382天,或1年零17天的时间。
期间,他的体重迅速下降,从治疗前的214公斤下降到了80公斤,减掉了近134公斤。
由于治疗期间他被允许可以回家,禁食完全靠自觉。
有人或许会质疑他偷着吃“好吃的”。
在382天的禁食治疗期间他减掉的总体重数量可以很好的回击这种质疑。
如上所述,他在382天的时间内减掉了近134公斤的体重。
减掉的这134公斤除了脂肪,主要还包括水分和蛋白质。
假设这134公斤中的34公斤是水和蛋白质,减掉的脂肪整100公斤。
我们知道,每克脂肪含可代谢热量9千卡,100公斤,即100000克脂肪完全氧化可以产生900000千卡热量。
以极轻体力活动每天消耗2200千卡热量计算,可供409天所需。
也就是说,即使完全不考虑蛋白质消耗的贡献,在极轻体力活动状态下,需要409天才能减掉100公斤脂肪。
这足以说明,他在治疗期间根本不可能偷吃。
不仅如此,他在结束禁食后继续节食,5年后他的体重仍维持在健康的88公斤,活到1990年9月去世,期间生养了2个儿子。
人为什么没有那么容易饿死呢?
尽管受到伦理学的限制,科学家还是通过部分长期饥饿和神经性厌食症导致的极度营养不良的濒死患者进行了较为充分地观察研究。
观察认为,蛋白质过度消耗不仅是人类和动物长期禁食的标志,也是极度营养不良的垂死病人的标志。
研究表明,长期禁食,只有身体蛋白质消耗损失达到30%-50%时,人类和动物才会死亡。
这只能发生在身体脂肪消耗殆尽之后。
由于长期禁食过程,能量代谢的转换对蛋白质消耗的保护作用,只有在禁食最初几天和释放完全消耗后,才会大量分解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
研究证据显示,在连续完全禁食期间,人体需要经过能量代谢消耗从葡萄糖到脂肪分解产物酮体的过度。
在这个过度期间的开始阶段,由于大脑等组织细胞仍完全依赖于消耗葡萄糖功能,需要从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蛋白质分解产生的丙氨酸通过糖异生来合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和大脑能量消耗所需。
研究显示,禁食最初的几天内蛋白质分解量最大,每24小时最高可达75克。
但是,在7到10天后,能量代谢从依赖葡萄糖完全转化到主要依赖酮体,糖异生被极大幅度的抑制,每天蛋白质分解量迅速下降到不足20克。
能量转换对蛋白质消耗的这种保护一直持续到脂肪被消耗殆尽后,蛋白质再次被大量分解。
科学家在帝企鹅的研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总体上讲,在完全禁食期间,蛋白质的分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禁食最初的7到10天为第一阶段,蛋白质被较大量消耗用于糖异生;
随后的时间直到体内脂肪被消耗殆尽前,为蛋白质保护的第二阶段,每天蛋白质消耗量非常低;
脂肪被完全消耗后,能量消耗几乎全部依赖于蛋白质的分解,因此会再次被大量消耗。
我们知道,脂肪是唯一的储备能源物质,人体并没有多余的蛋白质储备,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结构性的,极少部分是功能性的。
进入第三阶段,依赖分解蛋白质供给能量,实质上就是在燃烧人体自身苟延残喘地维持生命。
当蛋白质被消耗达到30%-50%,人体结构和功能将不能继续维持,才会被饿死。
这也是那些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瘦到皮包骨头还不至于饿死的道理所在。
图片
厌食症可以导致患者发展到极度营养不良却仍没有饿死,也很好地证明了,人真的没有那么容易饿死。
回到李在明绝食事件,绝食前营养良好的的李在明体重应该不低于70公斤,以体脂率最保守的20%(实际体脂率更高)计算,他体内储备的脂肪至少14公斤,完全燃烧可以提供126000千卡能量,以每天消耗2000千-2200千克热量计算,近依靠消耗脂肪,就可以维持57-63天不至于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