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冷,流感来临,这4类人应接种疫苗,6项预防助您远离病毒

图片
到底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被称为季节性流感或简称为“感冒”。流感病毒主要分为A、B、C三个类型,其中A型和B型病毒最常见,而C型病毒较为罕见且病情较轻。每年秋冬季节,流感会以季节性流行的方式出现,并经常引起大规模的流感爆发。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中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与他人密切接触时,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给他人。
流感相比普通感冒更严重,可能导致并发症,特别是对于高龄者、儿童、孕妇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来说。流感的并发症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心脏问题和其他疾病。每年流感也会导致大量的住院和死亡病例。
流感爆发和流行什么意思?
流感爆发和流行是与流感病毒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相关的术语。
1. 流感爆发(Outbreak):流感爆发指在特定地区或小范围内,出现较多的流感病例,超过了正常的水平。这种爆发通常被认为是局部性的,并且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得到控制。
2. 流感流行(Epidemic):流感流行是指在较大范围内、跨越多个地区或社区,出现广泛的流感病例。流感流行可以在某个国家、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发生,并且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
流感爆发和流行通常是由流感病毒传播引起的。当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时,它可以迅速扩散,并导致更多的感染病例。流感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毒的传染性、人们之间的接触频率以及人群中是否有足够的免疫力来抵抗病毒。
流感爆发和流行的发生会对公共卫生和医疗系统产生一定压力,因为它们可能导致大量的病例和需求增加,尤其是对于高风险人群。
图片
流感多流行于冬春季节原因
1. 病毒的传播:流感病毒在干燥和低温的环境中更容易存活和传播。冬季空气湿度较低,使得病毒更容易在空气中悬浮并传播给他人。
2. 室内接触增加:在冬季,人们倾向于在室内密集聚集,从而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封闭的空间可以促进流感病毒在人群中迅速传播。
3. 免疫系统受到影响:冬季气温寒冷,人们更容易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这可能削弱免疫系统对流感病毒的抵抗能力,使人更容易感染。
4. 季节性变化:人体的生理反应也可能与季节性变化有关。一些研究表明,冬季人体的鼻腔黏膜和上呼吸道黏液的特性可能会为流感病毒的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5. 行为因素:冬季假期和节日的活动增加了人们之间的接触频率,例如家庭聚会、购物和旅行等。这种增加的社交活动为流感的传播创造了更多机会。
6. 尽管流感在冬春季节更容易流行,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季节就没有流感病毒的传播。流感病毒在一年中都可能存在,并且无论何时出现,采取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仍然非常重要。
图片
流感怎么传播?
1. 空气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含有病毒的飞沫。如果其他人吸入了这些携带病毒的飞沫,就可能被感染。
2. 直接接触传播:如果一个人接触了患有流感的人的口鼻分泌物(如亲吻、握手)或者接触了被污染的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然后再接触自己的眼、鼻或口,就有可能将病毒引入自己的身体。
3. 间接接触传播:病毒可以存活在被污染的物体表面上一段时间,当人们接触到这些污染物体(如纸巾、手机、键盘等)后,再接触自己的脸部,也可能将病毒传播给自己。
4. 病毒感染的范围:流感病毒可以在感染者的身体中复制并存在于呼吸道、鼻腔和喉咙附近。因此,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以微小的液滴形式释放到空气中,从而增加了感染他人的风险。
图片
流感有什么表现?
1. 发热:发热是最常见的流感症状,体温通常超过38°C(100.4°F)。
2. 咳嗽:流感引起的咳嗽通常是干咳,而不是有痰的湿咳。
3. 喉咙痛:流感可能导致喉咙疼痛或不适感。
4. 鼻塞或流涕:流感可以导致鼻塞、鼻涕或充血。
5. 肌肉和关节痛:流感常引发全身肌肉和关节痛,使人感到疲倦和无力。
6. 头痛:流感可引起头痛,尤其是前额和眼周围的压力感。
7. 疲劳:流感会导致明显的疲劳和乏力感。
8. 寒冷和盗汗:流感开始时常伴随寒冷和盗汗。
9. 呕吐和腹泻:尽管较为罕见,但流感也可能引起呕吐和腹泻,尤其在儿童中更为常见。
流感症状一般在感染后1至4天内出现,并在5至7天内缓解,但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疲倦和虚弱一段时间。
哪些人容易变成重症病例?
1. 年龄较大的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那些有慢性病(如心脏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或免疫系统问题)的人,更容易受到严重的流感影响。
2. 儿童和婴儿:年龄小的孩子对流感病毒的免疫系统反应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受感染并发展成为重症病例。
3. 孕妇:孕期的女性由于身体的变化和免疫系统的抑制,更容易患上严重的流感病情。
4. 慢性疾病患者:患有慢性疾病(如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糖尿病、免疫系统问题等)的人,由于其免疫功能可能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感的严重影响。
5. 免疫功能受损的人:免疫系统功能受损的人(如接受器官移植、进行化疗或患有艾滋病等)由于其免疫反应减弱,更容易感染流感并发展成重症。
6. 肥胖者:一些研究表明,肥胖可能增加流感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风险。
特别是存在多种风险因素的个体,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接种流感疫苗,并在出现流感症状时及早就医,可以降低发展成为重症病例的风险。
图片
如何治疗流感?
1. 休息:给身体充足的休息时间,以帮助恢复体力和提高免疫力。
2. 饮食与水分摄入: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多饮水、喝汤或温暖的液体。遵循均衡饮食,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3. 药物治疗:非处方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缓解发热、头痛和肌肉疼痛。但请注意遵循正确的用药剂量和频率,并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使用药物。
4. 症状缓解措施:使用盐水漱口液缓解喉咙痛,使用含盐水的鼻腔冲洗液清洁鼻腔,以减轻鼻塞或流涕。
5. 避免传播:遵循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频繁洗手、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咳嗽和打喷嚏。
6. 接种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及时接种相应年份的流感疫苗有助于预防某些流感病毒株的感染,并减轻症状。
对于存在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如老年人、孕妇、慢性疾病患者等),以及出现严重症状的人,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特定的治疗措施。如果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改变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
图片
流感如何预防?
1. 接种疫苗:及时接种适应年份的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并在感染发生时减轻症状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2. 遵循良好的卫生习惯:频繁洗手是预防流感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用肥皂和温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接触口鼻眼部位、使用厕所后、与病人接触后、前往公共场所回家前等情况下要注意洗手。避免触摸面部,尤其是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3. 避免密切接触:与患有流感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的人保持距离,尤其是在他们咳嗽、打喷嚏或出现其他症状时。避免参加拥挤的场合,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
4. 咳嗽和打喷嚏礼仪: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咳嗽或打喷嚏,以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5. 避免触摸污染物:尽量避免接触可能被流感病毒污染的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如果不可避免,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消毒剂清洁双手。
6.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包括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和减少压力,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预防措施并不能完全消除感染流感的风险,但它们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概率,并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疾病患者,采取预防措施更为重要。
图片
哪些人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1. 高风险人群:这包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儿童和孕妇。他们更容易患上严重的流感并发症,因此接种疫苗可以帮助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2. 慢性疾病患者: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哮喘、肺病等)的人具有较高的流感并发症风险。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并在感染发生时减轻症状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3. 医护人员和健康工作者:医护人员和与公众频繁接触的健康工作者面临更高的流感感染风险,也可能成为传播病毒的源头。接种疫苗不仅可保护他们自己,还能预防将病毒传播给弱势群体。
4. 学校和托儿所的学生和工作人员:因为学校和托儿所是流感传播的热点,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帮助减少病毒在这些机构中的传播,并保护学生、教职员工及其家庭免受感染。
任何希望降低自己感染流感风险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通常每年更新,以适应当前季节性流感病毒株的变化。因此,即使您在过去的年份已经接种过流感疫苗,也需要及时接种符合年份的疫苗来保持充分的保护。
图片
什么人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1. 对流感疫苗过敏:如果曾经对流感疫苗或其中的成分产生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急促、荨麻疹、晕厥等,那么接种流感疫苗可能是禁忌的。在接种前事先告知医生或护士自己的过敏史。
2. 存在过敏原交叉反应风险: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对鸡蛋蛋白或其他与流感疫苗相关的蛋白过敏的问题。然而,现在的疫苗中的鸡蛋蛋白含量已大大降低,因此对于多数对鸡蛋过敏的人来说,接种流感疫苗是安全的。如果您有鸡蛋过敏史,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建议。
3. 正在患有高热或急性疾病:如果您目前正在患有高热或急性疾病,可能会建议推迟接种流感疫苗。在恢复健康之后,可以考虑接种疫苗。
4. 免疫功能低下:对于某些免疫系统功能受损的人群,如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癌症患者或器官移植术后患者,接种活疫苗(包括流感疫苗)可能不适合。这些人群最好先咨询医生以获取个性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