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外出防蚊虫咬,专家提醒:南方预防登革热!

今年持续高温让蚊子非常活跃,尤其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今年恰逢中秋和国庆两个假期重叠,长假是走亲访友、出门旅游的高峰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主治医师杨慧勤提醒大众,外出游玩需要注意预防蚊虫叮咬,一旦出现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存在于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血液中,伊蚊吸吮了患者的血液再叮咬其他人,从而将病毒传播给人。
图片
登革热流行季,外出预防被蚊咬
长假期间,市民朋友们探亲访友、外出游玩的活动很多,从预防登革热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尽量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包括选择合适的游玩地点、外出时穿着宽松长袖衣裤、使用防蚊水或防蚊喷雾、如果家中蚊子多,朋友在家中聚会时使用蚊香等驱蚊用品等等。杨慧勤表示,通常不被蚊子叮咬,就没有机会感染登革热。
人群对登革热是普遍易感的,我们常说的高危人群是指感染登革病毒后容易进展为重症的人群,我国2018年《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提出了重症登革热的高危人群,包括老人、婴幼儿和孕妇;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消化性溃疡、哮喘、慢性肾病及慢性肝病等基础疾病者;伴有免疫缺陷病者。
据广州八院的研究团队总结了2013-2019年广东省重症登革热的临床特点,平均年龄是64.1岁,其中59.1%合并基础疾病,以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为主。杨慧勤认为,对于高危人群,预防非常重要,要重视防蚊灭蚊。如果不小心得了登革热,或者出现了发热等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到医院救治,要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重症进展的风险,密切观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永远都是最好的选择。
出现高热时,应及时就诊
如何知道自己得了登革热?症状与传统感冒有何不同?登革热是否有潜伏期,一般多长时间?市民出现怎样症状的时候需要及时就医?登革热应该如何诊治?杨慧勤介绍,普通感冒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咽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咽痛或灼热感,没有发热或发热程度不重。而登革热的发热程度更重,伴随畏寒、肌肉、骨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还可能出现皮疹、出血等表现。
登革热是有潜伏期的,多数为5-9天。发热期一般持续3-7天。在病程第3-6天,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或融合成片的红斑疹,其中可见有散在小片的正常皮肤,如红色海洋中的岛屿,简称“皮岛”等。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如皮下或黏膜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
一般情况,当患者出现高热的时候,杨慧勤建议前往附近的医疗机构就诊。2009年WHO指南、2018年我国指南都提出了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在症状体征方面,也就是持续呕吐、腹痛、黏膜出血、热退后病情恶化/高热不退、胸闷、心悸、少尿、嗜睡、烦躁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立即就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没有特异性抗登革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文|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刘琪莎
图| 视觉中国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
校对 | 桂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