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墨美食,落笔文旅|“舌尖上的乡村”令人心驰神往

图片
美丽的祁连山脚下,雪山、冰川、森林、湖泊、沙漠,相映成趣,当地人的餐桌上,酥油茶、羊肉沙葱包子、黑番茄雪花糕等特色佳肴,欢迎八方来客……每周日晚21:20在江苏卫视播出的《舌尖上的乡村》,以收集食材为名,发起乡村探寻之旅。节目集结“乡村舌尖团”,陆续探访甘肃、浙江、江苏等特色乡村,带领观众在打卡乡村宝藏美食的过程中,从花样食材里体味时代变迁。
图片
对于一档节目来说,节目话题延伸的维度反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舌尖上的乡村》既是综艺节目也是文旅纪实,融合创新节目形态后,镜头下的自然与乡村之美展现出山水田园的静谧,引发观众热议的美景、美食、特色建筑、民俗活动等话题,是节目在人文、旅游、自然、历史等维度的内容延伸。
邂逅美食美景
让乡村热潮更热一点
前有“特种兵式旅游”风靡一时,后有“进淄赶烤”让“好客山东”深入人心,近日,随着《舌尖上的乡村》的热播,甘肃张掖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朴实、惬意的乡村寻味之旅,引发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雪山、草原、沙漠、星空,高空航拍镜头下,每一帧画面都透露着山水诗意,铁马冰河的塞外城,大漠绿洲中的桑麻之地,鱼米之乡,跃然荧屏……以美食溯源为引线,《舌尖上的乡村》通过生动细腻的镜头语言,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广袤中国大地上美丽乡村的旖旎风光。
图片
如果说美景带给人的是直接的视觉冲击,那么刺激味蕾的美食则让人回味无穷。欢迎仪式上,热情好客的裕固族村民用酥油茶、羊肉沙葱包子、黑番茄雪花糕等特色佳肴,招待远道而来的“乡村舌尖团”。没有膻味的羊肉生长自怎样的环境?沙漠里能结出黑番茄?沙葱是什么特别品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乡村舌尖团”开启美食探寻之旅。
美食探寻之旅,亦是对人文历史的深入了解。从节目中观众可以得知,作为唐代游牧民族回鹘的后裔,历经几千年的迁徙,裕固族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食智慧。同时,裕固族的语言、服装、婚俗等人文历史也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得以展现。以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变迁为窗口,观众了解了一座千年丝路古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图片
通过对当地食物食材、地理风貌、人文历史的自然描摹,《舌尖上的乡村》为观众展现生活的美好面貌,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实现了文旅融合的轻盈表达。“美丽的乡村风景真的很漂亮,可以看到大自然的风光”“在浪漫的星空下,吃着美食,欣赏美景,一起散步,畅聊心事,真是很治愈的节目”……沉浸式的节目设计,深入生活的寻味之旅,不仅让观众对朴实、自然、充满“烟火气”的乡村生活心驰神往,也唤醒人们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日新月异的乡村风貌的自豪。
一期节目带火一个村庄。随着节目播出,更多自然景色优美,人文风情浓厚的村庄将被观众和网友看见。
图片
深入人间烟火
美好生活令人向往
当下,简单的走马观花、旅游打卡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展现“人间烟火气”的内容,才能实现有效表达。如果说沉浸式体验是《舌尖上的乡村》走进观众眼里的第一步,对美好生活的深度挖掘,则是节目深入观众内心的关键。
在空旷的草原上,一群裕固族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盛装出席,载歌载舞,脸上呈现出幸福洋溢的笑容;一道道特色美食摆上桌,美好生活是什么味道?老百姓的餐桌上就有答案;拜访高山细毛羊牧场的牧家庭时,壮观的养殖规模,三代人幸福的生活日常,让“乡村舌尖团”感慨连连;比照多年前来张掖时的记忆,王昱珩提及一个细节:“早期牧民家庭粗犷,餐具靠衣袖清洁,现在的牧民干干净净的,生活质量、生活状态有了很大变化”……深入老百姓生活的场景,《舌尖上的乡村》通过一点一滴的细节,诠释新时代乡村的美好生活,不仅刷新了观众对乡村生活的认知,也让不少观众对乡村生活心生向往。
图片
然而,节目并没有停留在对当下的展现,而是将视角对准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从他们的个人故事中,找到了“如何打造美好生活”的答案。做防风墙、开沟壕、立秸秆……让“乡村舌尖团”直呼不易的劳作体验,却是“治沙英雄”柴在军33年来的工作日常。
这些年,他带领团队培育了600多个适合沙漠种植的作物,让3万多亩戈壁荒漠变绿洲良田。他念念不忘老县委书记说过的话,“一仞绿不算绿,一点绿不算绿,一片绿才算绿,全民动员才叫绿”。如今,他依然坚守在治沙用沙工作岗位上,努力创造新成绩。
图片
黄子弘凡的一番感言代表了许多年轻观众的心声,“一开始是畏惧沙漠的,但我现在敬畏这片土地,同时我觉得这个地方是充满希望的。他(柴在军)的眼神中,一直充满着坚定、无悔和欣慰。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像他那样坚定去做或者去追求某件事。”
不只是柴在军,还有沙葱种植户、农业技术员、本地牧民等等,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是一群人。抑或因为对家乡的热爱,抑或出于特殊的使命,一代代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图片
在田间地头体验当地生活,在无垠星空下围炉夜话,谈天说地,《舌尖上的乡村》提供的是更具情感价值和生活思考的内容,这也是节目能让观众放松心态,感受生活美好的重要原因。同时,节目聚焦的乡村故事不仅是观众了解当下乡村发展的窗口,也提供着科普和借鉴功能,为更多有志青年带来振兴乡村的启发和动力。
聚焦乡村振兴
打造“广电+文旅”新样本
今年1月,携程旅行与爱奇艺联合推出的《中国影视综取景报告》显示,取景地旅游的消费群画像中,90后与00后占比超半数,达57.51%,跟着影视综打卡旅游是众多人出行的重要选择,追求新生活、新体验的Z世代群体正成为取景地旅游的新生力量。
当下,文旅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新媒介、新技术带来的环境变化,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综艺节目探求模式创新,尝试跨界融合,实现价值创造,势在必行。此番,江苏卫视以乡村振兴破题,综艺节目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不仅会让综艺节目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也让文旅融合有了新的表达方式。
图片
同时,江苏卫视也在深化产业融合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众所周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从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到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指出要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文艺作品如何为乡村振兴助力?
节目中,“乡村舌尖团”深入了解食材和其生长地特性,将寻味之旅中获得的情感和体悟融入美食制作。作为团队的“厨艺担当”,姜妍结合当地特色食材,创新了诸多美食做法。在甘肃张掖烹制的香煎羊排、琉璃雪花黑番茄,让不少网友跃跃欲试,直呼“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
图片
通过美食这一极易引起观众共鸣的话题,江苏卫视带领观众感受乡村振兴的新成果,不仅让节目传播出去,还把乡村美食和食材推广出去,是一次电视行业和农旅产业的完美结合,这样的模式可以在更广泛的地域复制,放大内容和产业的双重价值。
从城市到岛屿再到乡村,很多人都说,江苏卫视的热播节目在哪里做,哪里就会火。江苏卫视的创意策划在哪里落地,哪里游客就会蜂拥而至。这一方面源自江苏卫视的内容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平台责任与担当的充分诠释。在长期深耕和短期爆发间,江苏卫视坚持主流媒体与文旅深度融合,不断打造“广电+文旅”融媒实践上的新样本,为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发展,培育新业态拓展新空间,贡献着广电力量。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图片
图片
图片
 购买请见微店
推荐阅读
优酷副总裁谢颖:为好内容全力以赴|首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演讲实录
三个关键词解读腾讯视频“质变之年”
专访导演林子平 揭秘《西出玉门》幕后故事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图片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