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上午,南京中医药大学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中医学泰斗,首届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原南京中医学院院长周仲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3 年10月2日5时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6岁。他秉承家学、深耕杏林,彰显了一代国医大家的非凡成就和宗师风范。
△周仲瑛
出身五代中医世家,深耕杏林75载
1928年6月,周仲瑛出生于江苏省如东县,他出身五代中医世家。自幼从父学医,1947年求学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1948年开业行医。1955年成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首批学员,1956年毕业分配至江苏省中医院工作,1972年任江苏新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组组长,1979年任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1982年至1983年任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1983年至1991年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1979年任硕士生导师,1983年任教授,1985年任博士生导师,1987年任主任中医师。
周仲瑛一生致力于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德高望重、贡献卓著,是新中国中医教育事业和中医内科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创建了中医内科学总论和辨证施治纲要,开辟了临床专业的分化途径,开创了中医内科急症学学术体系。
他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75年,对中医内科急难疑重病症的辨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一生参与了多次抗击重大传染病的战役,包括20世纪70年代末流行性出血热、2003年的非典,以及后来的“甲流”、新冠肺炎疫情等。他审证求机,知常达变,采用中医药治疗感染性休克、病毒性高热、流脑、重症肝炎等多种外感热病及疑难重症。
周仲瑛率先提出了流行性出血热“病理中心在气营”“病理因素为三毒”以及“病理特点多为气营两燔,到气就可气营两清”等创新理念。他对长期临床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升华,以“病机十三条”为纲构建了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形成了以“审证求机、活化辨证”为灵魂的学术思想,创新发展了中医学理论。
1991年,周仲瑛首批被聘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2007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2019年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周仲瑛
拟定江苏省新冠肺炎中医辨治方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周仲瑛对身边弟子说:“中医人又将迎来一次大考!”
“辨证论治”是最广为人知的中医学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中医药可以及早介入应对新的疾病的“利器”。疫情发生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被指定为定点收治医院,收治了南京全部确诊病例。周仲瑛带领团队与医院合作收集一手临床资料,经过对临床证候的综合研判,在一月中下旬就提出此次疫情病因是“瘟毒上受、湿毒为主”,基本病机是“湿困表里、肺有伏热”的前瞻性判断。
“治疗疫病,中医关注的不单单是病毒,而始终是针对患病的‘人’。通过整体、辨证及个体化的治疗,调整并提高机体整体抗病功能。”周仲瑛说。
按照周仲瑛的要求,团队成员每天要向其汇报一次疫情最新进展。随着疫情升级,周仲瑛所住的小区也开始实行封闭管理。团队成员不便登门,就把搜集来的资料送至小区物业。
自此,周仲瑛一边电话指导弟子在一线救治病患,一边通过临床资料完善辨治思路,亲自拟定了《江苏省新冠肺炎中医辨治方案(第三版)》作为中医临床救治的权威指导意见,由江苏省卫健委正式发布。
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仝小林是周仲瑛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在研究制订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部分时,仝小林多次电话向恩师请教。“周老等老一辈中医权威虽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亲往一线,但是通过远程医疗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建议,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队长史锁芳,带着恩师周仲瑛的指导方案,带领江苏中医团队整体接管的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苏六病区”,创下“中医之舱”里收治患者最多、病种最复杂、诊治疗程最短,患者零死亡、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硬核战绩”。
△史锁芳向恩师周仲瑛请教
始终保持对中医事业的赤子之心
“古为今用,根深则叶茂;西为中用,老干发新芽。知常达变,法外求法臻化境;学以致用,实践创新绽奇葩”,在步入耄耋之年时,周仲瑛写下这几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前不久,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医从教75周年座谈会。96岁高龄的周仲瑛再次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医传承的认识:“源于中医,衷中参西,继承发展,回归中医。”
周仲瑛始终保持着对中医事业的一颗赤子之心。他常说:“中医传承离不开师带徒。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诊室就是最好的课堂!”
在位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汉中门校区的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周仲瑛的诊室和紧邻的示教室间设有一面单向玻璃。这是为了让更多学生能亲身体悟周仲瑛的临证经验设置的。
跟周仲瑛抄过方的学生都是从“坐功”练起。当时已是年近九旬的周仲瑛坐起诊来依然废寝忘食,既要保证每位患者充足的问诊时间,又总对远道而来的贫困患者或急重症患者予以加号照顾。从早坐到晚,一杯茶足矣,午饭也一定要等看完病人才吃。
“工作室探索的中医传承模式,为更多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传承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蓝本。”工作室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叶放介绍,工作室在周仲瑛几十年的临床精粹——7.8万份病案的基础上,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完成了周仲瑛病案数据库建设,为日后深化研究打下了基础。
△周仲瑛看诊
风范常存,他是“永不褪色的铅笔”
经历了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从无到有,在周仲瑛看来,培养好后继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他重视中医薪火传承,因材施教,倾囊相授,先后培养博士30名、硕士11名、博士后2名、中医临床优才弟子22名、学术继承人24名、传承团队弟子26名、再传弟子数千名。弟子遍及海内外,许多成为院士、名医、名师、名家。
熟悉周仲瑛的人都知道,几十年来,无论是给学生还是给同事修改审阅文章,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他都会仔细地看,而且从来都是用铅笔做批注。
老师给学生批改作业一般都是红笔“朱批”,他为什么用铅笔呢?有年轻弟子好奇地和他聊到这个话题,周仲瑛说:“虽然我年纪比你们大,但学术上我们是平等的。我用铅笔作批,如果我批得不对,你们还可以给我修改。”
这一代代由铅笔批注教育出来的学生们,正从老师手中续写中医传承的故事。虽然铅笔的字迹有朝一日可能会褪色,但是,周仲瑛大医精诚的风范在患者、同仁、学生的心里,永不褪色。
周仲瑛一生致力于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他发皇国医、医政双担;植桂培兰,作育英才;德满杏林,泽惠苍生,彰显了一代国医大家的非凡成就和宗师风范。他用自己的毕生精力,为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作出了卓越贡献。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现代快报+记者 李楠 综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报
图片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