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离大海只有5米远,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自称是爱读书拉琴的“嬉皮士”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昨晚揭晓!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今年64岁的挪威作家、诗人和戏剧家约恩·福瑟,获奖理由:“因其创新的戏剧和散文体作品,为不可言说之物发声。”(“for his innovative plays and prose which give voice to the unsayable.”)
图片
结果公布后,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长马茨·马尔姆现场通过电话联系了约恩·福瑟,告知他获奖的消息,此时约恩·福瑟正在乡间小路上开车,震惊中的他,打着方向盘回应,“不知所措,而且有点害怕”。
据悉,今年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将奖金上调100万瑞典克朗至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26万元)
图片
第一位用新挪威语写作的诺奖得主
对中文读者来说,这几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字,都实属冷门。
但其实,约恩·福瑟这个名字,最近几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大热门作家之一,已经连续四年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名单。
他是继1928年获奖的西格丽德·温塞特之后,时隔95年,又一位诺贝尔文学奖挪威得主,同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一位用新挪威语写作的得主。
约恩·福瑟是当代欧美剧坛极负盛名、作品被搬演最多的剧作家之一,已在挪威和国际上先后获得了40多项大奖。
2010年,约恩·福瑟夺得易卜生国际艺术大奖,被称为“新易卜生”。
《纽约时报》评论,“曾有人将福瑟和易卜生、贝克特相比,你很容易就能发现他的作品包含了易卜生的情感内核。但他的写作更为丰富。比如,它有种诗性的明晰。”
《卫报》曾评价他“获得了挪威几乎所有的奖项,而他‘缓慢的散文’作品为他赢得了英文读者的追捧。他的作品令人想起易卜生和贝克特,展现了前者的冷峻和后者的重复特征……其写作不断回环、流动。作品风格是严肃的,却带有躁动不安的气氛。”
有人说,约恩·福瑟是必读的欧洲作家!
图片
最初创作剧本只因为太缺钱
1959年9月29日,约恩·福瑟生于海于格松,后定居于被称为挪威最美城市的卑尔根。这是一个挪威西海岸的乡村式海港,也是福瑟日后笔下的世界。
在这里,最典型的地貌就是无尽的大海(峡湾)和它不断拍打着的群山。在福瑟的戏剧世界里,没有繁华的都市和喧哗的车水马龙。他笔下的人们或是逃离了城市,来到乡村试图寻求新的开始;或是本来就从未离开过乡村,终其一生都在这里度过。这些戏剧人物们的居处虽然远离尘嚣,却始终无法远离内心的骚动。
约恩·福瑟以剧作家出名,但起初他只醉心于诗歌和小说创作。他应邀创作第一个剧本,原因只有一个,太缺钱!1983年,他以小说处女作《红,黑》出道。1992年,他完成了戏剧处女作《有人将至》,后逐渐以剧作家的身份蜚声世界。
图片
他的作品被译成4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频繁上演,主要作品包括《而我们将永不分离》(1994年)、《有人将至》(1996年)、《吉他男》(1999年)、《一个夏日》(1999年)、《秋之梦》(1999年)、《死亡变奏曲》(2001年)和《我是风》(2007年)等。他获得了北欧地区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奖,如2015年的北欧地区文学最高奖——北欧理事会文学奖、2010年的易卜生奖、2007年的瑞典学院北欧文学奖、2003年和1998年的新挪威语文学奖。
在以剧作家身份工作多年后,他回归小说创作,《三部曲》摘得2015年北欧理事会文学奖。《七部曲》之VI-VII的英译本《一个新名字》入选2022国际布克奖短名单。
图片
书房离大海只有5米远
福瑟自称来自挪威西部乡村,是爱读书、拉琴的“嬉皮士”,在卑尔根大学学过比较文学的他坚持用新挪威语写作。挪威有两种书面语,布克莫尔语和新挪威语。这两种书面语的冲突关乎语言学,更关乎农村和大城市的冲突,以及什么才更代表挪威的问题。布克莫尔语是经改编的丹麦语,新挪威语扎根挪威方言。如今仅一成学生选择学习新挪威语。福瑟认为新挪威语和故乡方言接近,简约而醇厚,以此创造了他的文学景观,在那里,有沉默,有蓝色和灰色的海洋,有重复出的诗意和节奏。
在福瑟日常居住和写作的卑尔根,他公寓的书房面朝大海,书桌正对着书房的窗,而书房的窗距离大海只有5米远。这片海的名字叫做小镇峡湾。他常常会去乡间的木屋逗留数日,窗外依然是海:松恩峡湾,全世界最深最长的峡湾。在这里,他既可以看到峡湾的外海部分:松恩海,目光更可及再远处浩瀚无尽的大洋。
剧本《有人将至》中,一男一女买下了一幢坐落在陡峭悬崖上的,远离城市的老房子,准备抛弃过往的一切,在此开始无人打扰的新生活。可是,来到这里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将从此面对无尽的大海。
在与大海毗邻的荒凉乡村,福瑟剧中的人们刻意要去生活的世界,房屋与房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都是那样的疏离和遥远。在这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中,唯一不变的,只有永恒的大海。
图片
代表作《三部曲》中文版即将引进
约恩·福瑟的作品有哪些我们可以读到呢?
目前,约恩·福瑟的剧作《有人将至》《秋之梦》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不过据上海译文透露,目前版权已经到期。而世纪文景即将推出他的代表作《三部曲》中文版。译林出版社也将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为读者带来“约恩·福瑟作品”,包含小说《晨与夜》、长篇代表作“七部曲”(《别的名字:七部曲I-II》《我是另一个:七部曲III-V》《新的名字:七部曲VI-VII》)。
其实,此前,不少中国观众已经通过舞台接触过他的作品。比如,2014上海当代戏剧节特别推出约恩·福瑟单元,上演了他的5部戏剧作品《一个夏日》《秋之梦》《我是风》《死亡变奏曲》和《有人将至》。2019年与今年6月,他的《一个夏日》中文版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先后上演。你是不是有印象呢?
《三部曲》是福瑟的代表作小说之一,展现了他幽冷、肃穆而简洁的史诗性风格。小说包含紧凑相连的三个部分:《醒来》《奥拉夫的梦》和《疲倦》。
故事从年轻的情侣阿斯勒和阿丽达离开家乡、前往比约格文(卑尔根市)开始,两人分别改名为奥拉夫和阿斯达。阿丽达临盆,遍寻住处不得,终产子;奥拉夫买婚戒,被指杀人犯,被绞死;阿丽达跟随老乡生活,抚育后代。凝练的文本浓缩了几世纪里几代人的事。
福瑟所写的一切都是简单和复杂的独特结合。他不断使用“重复”这一手法,他笔下的人们在不同境遇中会说出相同的话,说明我们能掌握的词汇多么稀少、我们能随意使用的表达多么有限——或许这也是历史不断重复自身的表征。然而,当我们更加仔细地阅读,会发现某个语句每次被重复时都有轻微的改变。就这样,这些重复形成了错综的意义场域,而不只是对永恒真理的反复申说。
图片
来源丨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潘卓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