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嘱托 讲好云南红色故事】3000多人的扎西扩红

  
图片
  寸新元 摄
  作者 李燊 省委党史研究室
  “二月里来到扎西,
  部队改编好整齐,
  发展川南游击队,
  扩大红军三千几……”
  每当这首由陆定一、贾拓夫创作的《长征歌》在云南威信群众间传唱时,总会让人忆及1935年2月初,中央红军在扎西扩红(红军扩大兵员,简称“扩红”)的故事。
  在云南威信县扎西镇,每年过年老百姓都有蒸糯米饭、打糍粑的习俗。1935年2月初,村民正在为迎接春节做准备,国民党政府传来消息说红军要来了,并向村民描述红军长着红眉毛、绿眼睛,还要抓壮丁充军,吓得很多村民都逃进山里躲了起来。当红军真正进入扎西后,他们亲民、爱民、为民的举动让扎西人民认识到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穷苦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红军进驻扎西后迅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财物”。经过调查核实,对一些欺压百姓的地方官员和作恶多端的地霸头目,召开群众大会,公开审判处决,缴获的财物除少部分作为红军后勤筹粮筹款外,购置盐巴、粮食、猪肉、布匹等物品分发给群众。红军这些做法得到了群众的“民心”,还对开展统战工作打下了群众基础。例如红军到达石坎子时,当地区长王明九主动派人与红军接洽商谈,表示愿意帮助红军,并派人送交大米五石(两千斤)、肥猪三头、一些猪油和鸡蛋等支援物资。
  扫清敌军时,红军预先开展宣传工作,与群众做好沟通和保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红军在扎西镇禹王宫、大河滩、罗布坳等地都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向群众解释红军是工农自己的武装,是帮助人民打倒云南军阀、铲除贪官污吏、消灭豪绅地主封建势力的队伍,要实现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做到人人有衣穿、有饭吃。同时揭露了国民党黑暗腐朽的统治,号召劳苦群众团结起来,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通过张贴《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中国共产党十大纲领》等纲领文件来宣传党的主张;张贴“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云南工农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打倒云南军阀”“取消一切苛捐杂税”等标语口号,号召组织群众参加革命,为建立革命政权做准备。
  作为纪律严明的人民军队,红军集结扎西期间严守军纪军规。时逢过年,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年货,红军战士无论去到哪,住在哪,坚决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临走时还将门板铺草收拾好,屋子打扫干净,水缸挑满水,主人不在家还要留下纸条:“本屋的主人,我们走了,屋子打扫干净,快回来看你的屋,以免别人拿走你的东西。”
  看到红军处处为老百姓惩奸除恶,做好事,办实事,当地各族群众真正认识到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是自己人,从心里真正认可并支持红军。群众纷纷响应号召,踊跃报名参军,其中就有一位特殊的“扩红”人员——威信县原县长叶天荣。叶天荣青年时代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东陆大学。他时常与中共党员浦光宗、王启瑞等一大批有抱负的精英学子聚在一起,是进步人士。1932年叶天荣任威信县长后,为官清廉,除暴安良,为民请愿,慷慨救济,深得当地百姓拥护,被称为“叶青天”。期间由于叶天荣废除了当地鸦片种植等恶习,得罪了国民党统治阶层,任职不到3年,便被免职改任文职。1935年2月,叶天荣得知红军来到扎西,特意找到红军领导人,要求加入红军。这段历史,被陈云记录在《随军西行见闻录》中:“红军到威信时,在某一村中,有东陆大学毕业云南省某县县长者,前来会晤红军首领,愿率当地民团,并可号召各县民团助红军进攻云南。”
  红军在扎西用行动、用信仰、用纪律、用心、用情,将革命的火种埋进了当地群众的心里,壮大了革命队伍。时任中革军委总部二局党支部书记、译电员戴镜元回忆道:“在扎西一带,我们又扩大了红军3000多人。这里参加红军的气氛非常热烈,他们不是三五个参加,而是成批成批地几十个几百个地参加。云南的各个兄弟民族受云南军阀官僚地主豪绅的剥削和压迫很深,一号召打云南军阀,群众就纷纷响应,踊跃参加红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扎西扩红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仅次于遵义扩红的一次扩红,之后革命的烈火从威信燃到会泽,从会泽燃到云南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