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渌江书院,久负盛名的“朱张会讲”,从这里拉开序幕

一直在路上,发现美,分享快乐!
自驾从宜春返回的途中,选择了醴陵这座小城作为休息地,顺便参观了李立三故居和渌江书院。渌江书院位于美丽的渌水西岸、西山的半山腰上。让人没想到的是,和很多小县城的博物馆一样,它中午竟然要休息,关门谢客,这对于外来的游客来说有些不太友好。时间有限,只能做匆匆一瞥,但也足够了。
图片
老者骑牛
书院对面的渌水河畔,立有一座老者骑牛塑像,不知和这所书院是何关联?旁边还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瓷城古韵”四字。醴陵的陶瓷生产源远流长,有中国瓷都的美誉。书院山门前是一座石牌坊,上刻“湖湘正学”四字,表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山门上有一副对联:“尊贤以醴,积厚成陵”,句尾藏着“醴陵”二字,其语意深厚,让人沉思。
图片
牌坊
走进山门,穿过洗心亭和洗心泉,爬到半山腰处的渌江书院。书院门口仿学宫建有一口半圆形水池,大门两侧也有一副对联:“道崇东鲁,秀毓西山”,这意思倒是简单明了,既明确了自己的文化传承,又指出了自己的地理位置。
图片
山门
渌江书院始建于宋淳熙二年(1175),前身为西山书院。清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管乐倡建于青云山梯云阁下。清道光九年(1829),知县陈心炳将其迁于现址。书院分为三进,由讲堂、礼殿、斋舍等组成。鼎盛时期,陈梦元、左宗棠等在此担任山长,李立三、左权等都曾在此学习过。
图片
书院大门
不过,最让渌江书院骄傲的,却是中国文化史上久负盛名的“朱张会讲”。
参观过岳麓书院的小伙伴都知道,那里才是“朱张会讲”的地方,和渌江书院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当年朱熹和张栻二人互相仰慕,1167年8月,朱熹带着他的弟子们从福建崇安出发,前往长沙(当年还叫潭州)拜访张栻,因为他们之间有很多学术观点不一致,想要当面辩论。
图片
正门
醴陵是北上潭州的必经之地,朱熹走了一个多月,行程1000多公里,终于来到这里。时任岳麓书院山长的张栻移步到渌江书院,以百里相迎的礼仪接待朱熹。就这样,这场盛会在渌江书院就此拉开序幕。
图片
千年古樟
渌江书院门前的山坡上,有一棵古樟树,树龄达1500余年,依然郁郁葱葱。老树前专门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首诗,颇有禅意:“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1507年,王守仁被贬贵州龙场,路过醴陵,百感交集。三年后又到此地开坛讲他的心学,心情自是不同,于是便有了此诗。因此,这棵古樟也被称作阳明樟。
图片
靖兴寺
古树前,还建有一间宋名臣祠和一间靖兴寺。其中,宋名臣祠中供奉着吴猎、杨大异和皮龙荣,他们是醴陵的宋学杰出人物。靖兴寺由唐朝开国名臣李靖所建,是为纪念他的妻子红拂,她跟随自己南征北战,不幸染病亡故在醴陵。
(极客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