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Mate X5 对比 Mate X3 ,可不只是“换芯”升级

 全文约 2965 字,完全阅读大约需要 7 分钟
Hello,大家好,我是 HYK。
作为同时用过 Mate X3 和 X5 的人,可能大家对于这一次对升级都理解为"换芯升级",从骁龙改成麒麟,从 4G 变成 4G改,是不是只有这些改变,其实并不是,这二者明面上是换芯升级,但种种细节体验,千差万别。
图片
首先,在外观上,二者的外观是小改,X5 和 X3 都是羽砂黑配色,平常用的时候只要稍不注意就会把两台手机用混了,有点傻傻分不清楚。
图片
它俩主要在两个地方有改变,其一是重量,Mate X5 的重量相比于 X3 会重 4-5g 左右,用起来总感觉 X5 会敦实一点。
图片
第二个改变,就是这个后置摄像头模组,Mate X5 将这个模组称为寰宇星门,与 Mate X3 的寰宇舷窗相比,X5 的玻璃覆盖面积变大,整个玻璃以多边形的切角完美贴合。也因此,X5 取消了 X3 两侧的梯形收弧,成就了大、方、圆相拼的霸气外露之感。
图片
客观评价的话,X5 的不规则玻璃,工艺难度更高一点,但我还是喜欢 X3 的设计,因为它真正诠释了"寰宇舷窗"的设计语言。
图片
在用 Mate X3 的时候,每每将摄像头朝上,对它的印象就引伸于《2001:太空漫游》塑造的空间站,那种超前的太空想象,刚好和这台手机领先的地方是相称的。
图片
最后再说一个小点,如果要买 Mate X5 的话,建议优先选择幻影紫。我们手上这台黑色 Mate X5 是典藏版,这台黑色的典藏版太低调了,不仅和旁边的 Mate X3 相比傻傻分不清楚,和紫色相比,也是傻傻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典藏版。
图片
所以,选择一个 Mate X3 没有的新配色,让大家一眼看出你手上的手机是 Mate X5,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说完外观,再说说屏幕,这也是 X3 和 X5 为数不多的硬件升级。以典藏版为例,这一次内外屏的峰值亮度都达到了 1800nit,都支持了 LTPO 刷新率,纸面参数上比 X3 提高了一大截。
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内外屏 1800nit 亮度仅在典藏版存在,这一次 Mate X5 的屏幕是有三种规格,12G 版本屏幕和 X3 一致,都是外屏 1200nit LTPO 内屏 1000nit LTPS,16G 版本内屏换成了 1800nit LTPO 屏幕,典藏版才是内外 1800nit 的完全体。
图片
回归到使用中,X5 典藏版的屏幕在户外的能见度我觉得是比 X3 好很多,无论是内屏还是外屏,X5 明显更亮一些。不过 X5 典藏版的激发亮度持续时间不算长,大概只能维持 2-3 分钟,激发亮度就会降回 X3 相同的水平。
图片
所以屏幕的亮度区别反而没有数字上那么明显,大家选购的时候也不用顾虑要不要上内外 1800nit 的典藏版,这个方面,量力而行。
至于 Mate X5 典藏版另一个升级——玄武钢化昆仑玻璃......呃,这两台手机加起来 3-4 万块钱,我也下不去手。
接下来聊聊各位最关心的部分,使用体验,之前我在聊 Mate 60 Pro 的体验时,它的使用体验非常好,流畅,平时用起来就是温温的感觉。
但很多观众会把这个表现归于 Mate 60 系列优秀的机身散热,所以现在有了两台相同变量的机器,处理器从骁龙换到麒麟,发热表现会有区别吗?会的,Mate X3 现出了原形。
搭载麒麟芯片的 Mate X5,日常体验中它的发热肯定会比 Mate 60 Pro 来的更明显,不过还在可接受的水平,它的热源集中在镜头下方的位置,平时使用能感受出背板温热。
图片
但 Mate X3,最大的感觉的就是,全身都热,背板温热的触感很可能同时出现在边框,手指触摸的外屏以及展开后的内屏上。
图片
如何形容这个感觉,大概就是握着降亮度后的 iPhone Pro 系列,这感觉就太难受了。
所以麒麟+华为,那就是天作之合,倒不如说华为的 8+ 应该是我用过的机子里最热的那一类,之前用的 P60 Pro 也是一样的热情满满,可能华为对待高通,有那么一点激进吧。
除了发热这点,麒麟回归到折叠屏上,有些回来的特性就变得异常好用。比如这个隔空手势,这么薄的折叠屏,展开内屏使用,截图的组合键就非常难用了。
图片
X3 只支持指关节截图,不优雅、难触发,这时 X5 的隔空截图优势就出来了,看到喜欢的内容,伸出手,抓一抓,方便又快捷。
图片
这样的隔空手势和折叠屏真的非常搭,平常吃饭的时候把 X5 架在一个地方,用隔空手势刷抖音,无需考虑弄脏手机,还利用折叠屏的特性,一举两得。
图片
除了明显的特性外,注视显示也是 X3 没有的功能,在智感扫码上,X5 的识别速度也会比 X3 快很多。
图片
可以说,华为折叠屏,完全体就在 X5 上,当你知道 X3 没有这些功能时,可能就比发热更值得遗憾了。
再来聊聊拍照,如果说上面一连串的感想还带有硬件上的差异,那么拍照部分,Mate X3 和Mate X5 的硬件那就是完全相同了。
图片
高通换到麒麟后,它俩的拍照就要看各自的调教水平,然后你会发现,差的也挺大的。
首先在拍照体验,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Mate X5 的预览分辨率明显比 X3 更高一截,尤其在拍摄文档的时候,这两位就是门锁和相机的区别。
图片
当然,现在的 Mate X5 还是有一些小问题,X5 的预览窗对高光压制基本是没有反应,哪怕你手动点击高光处,它也没有 Mate X3 那样压制高光的预览画面。
图片
庆幸的是,最后拍出来的照片大多数还是不会过曝的,这方面来说,感谢余总后台帮我修好照片,不过这个高光问题还是辛苦后面版本好好解决。
图片
在成像效果上,这两家伙可以概括为:X5 偏暖,X3 偏冷;X5 的动态范围更优秀,X3 的高光压制更敏感。
图片
没想到同样的相机规格,仅仅是换个芯片就能有那么明显的差别,尤其是色温上,这两位就没有一张观感相似的照片,Mate X3 拍出来有点太冷了,很多场景都明显感觉到蓝色有点泛滥了。
图片
相比之下,Mate X5 拍出来的照片比较还原真实,整体色彩更鲜艳一点,看上去更舒服。
图片
总结一下,这一次相机就成像效果而言,可以称得上换代的提升,这两位拍照的差异也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现在的相机不仅要关注硬件的变化,软件的"打磨"同样很重要,尤其对于华为这样软硬件自主的厂商,调教相机也会更得心应手。我现在希望,X5 的拍照算法优化好后,如果能给到 X3 就好了。
图片
华为 Mate X5,我的评价保持 Mate 60 Pro 那期的态度,它体面的回来了,甚至在折叠屏这一品类上,可以称得上王者归来。Mate X3 作为华为上半年发布的折叠屏产品,经历了半年的新品轰炸,它依然在这一品类里称"大王"。和友商对垒,比它全面的,没有它轻薄。比它轻薄的,没有它全面。
图片
Mate X3 包揽了轻薄和全面,它才能稳稳站住万元以上的手机市场,纵使它有着发热和 4G 的问题,也难以消磨大家对它的认可。
如今,Mate X5 的到来,补足了 X3 的遗憾;回归了软硬件结合的华为,在这款产品上有了更好的体验,更多的功能,也让它的硬件发挥更好的实力。折叠屏的"大王"被打败了,但打败"大王"的,还是大王自己,恐怕今年的折叠屏市场,谁最厉害,要盖棺定论了。
图片
不过,X5 虽好,抢购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可以遇见的未来,Mate X5 的市场表现很可能会复刻 X3 的辉煌。在当下的时间点,如果你想体验华为折叠屏,Mate X3 依然是个好选择,它只是被继任者打败了,放在折叠屏产品里依然是佼佼者。
图片
我个人还是很讨厌溢价购买手机这件事,所以 Mate X3 作为"小王"产品,它其实也是值得大家考虑的。
图片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我们下期再见,祝各位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