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判经济结构性变化 普洛斯拿出70亿美元拟出售资产根据此前彭博社报道,普洛斯提供了70亿美元(约510亿人民币)拟出售的中国资产供中国物流集团选择。首先来看普洛斯这边,今年2月份,其就官宣了一则组织结构调整——普洛斯旗下的全球基金管理业务,已分拆并整合为新的全球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普洛斯资本GCP( GLP Capital Partners)。具体说就是普洛斯资本GCP成为普洛斯的独家投资及资产管理人,寻求长期稳定、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而普洛斯则继续专注于供应链、大数据及新能源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与此同时,普洛斯对于未来业务发展的变化也有自己的新看法。因为深入物流高标仓、冷链库等运营场景,对于国际市场、区域市场、产业等的变化更为敏感,近期普洛斯资产中国区联席总裁赵明琪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就表示,新能源、跨境电商、生鲜冷链及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物流仓储运营新增长引擎,同时这种经济结构性变化带动了新的市场机遇。此外,全球经济新形势之下,美元回流成定局,美联储的多种策略都在加速美国境外资金撤离。这对于外资企业,尤其是背负临期、到期美债的企业来讲,都会产生影响。根据“小债看市”报道内容,截止到今年5月,普洛斯存续债券16只,存续规模215.63亿元。因此,《房地产导刊》在报道时,将此次普洛斯与中国物流集团的交易原因,视为出售资产的款项用于降低公司杠杆率及回购债务等。这三重原因综合之下,或是与中国物流集团达成合作的基础。中国物流集团成立资本管理公司第一枪:或是打造仓储标杆而从中国物流集团方面来看,物流国家队是带着自己的短期目标和历史使命的。从短期目标看,2022年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物流集团要做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改革基因融入集团发展。所以一开始的中国物流集团在外界的声音很小,都是在内部默默做事,前期努力整合内部协同,同时查漏补缺,搭建起不少新的企业和全新的合作。比如建立新的物流科技公司、新的资产管理公司等,还与中国银行、中国软件、中国邮政等国字头企业形成全新的合作,完全可以看出其在金融、科技、物流快递等各要素上的努力。结果也很明显,2022年的业绩表现不错,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2.7%,净利润同比增长36.7%,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营收利润率同比增长1.07个百分点。而到了2023年中国物流集团提出了新的主要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和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实施集团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推进整合融合,为国家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和物流保通保畅作出更大贡献,朝着打造世界一流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集团的目标勇毅前行。这里有一个关键词:“进一步整合融合”,由此,我们就看到2023年4月7日,中国物流集团投资60亿成立中国物流集团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主要用于统筹集团的投资、创业活动。之后就传出了收购普洛斯部分中国资产这样的最新消息。当时,这家资本管理公司成立之时,中国物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洪凤就在现场表态资产管理公司要做“整合先行者”,在整合融合、清晰定位、深化改革上下功夫,为集团内部专业化整合打造标杆。由此可见,或许普洛斯在中国的部分仓储资产或许就是中国物流集团的优良资产,值得整合、深挖,以此打造仓储运营标杆,最终形成智能仓储网络,实现高质量高效率运行。不过,对于如何收购整合,两家之间仍有谈判空间,根据中国物流集团的态度,鼓励通过无偿划转、协议转让、合资新设、资产置换、交叉持股、联合开发、共建产业生态圈等多种方式均有可能,期待后续。物流国家队2023年或专注专业化整合再从物流国家队的长远任务看,其有对标世界一流物流企业的目标。这一方面需要完善的资源支撑。根据华创证券的调研,中国物流集团在2023年年初时,拥有土地面积2426万平方米,库房面积495万平米,料场面积356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120条,期货交割仓库42座;整合社会公路货运车辆近300万辆,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主要物流枢纽城市、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物流仓储网络和物流服务网络。从仓储角度看,虽然土地面积确实不少,但真正的库房面积、料场面积比重仍较小,自建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较大,想要在短期内转化成可用资产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