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9日晚,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终于揭晓!诺奖官方将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哈佛大学的克劳迪娅•戈尔丁。作为第一个提供几个世纪以来女性收入和劳动力市场参与情况的人,戈尔丁揭示了这些变化背后的驱动力,并指出了性别差异持续至今的主要原因。评奖委员会在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克劳迪娅•戈尔丁的研究“增进了我们对妇女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
2022年3月,《北大金融评论》编辑部有幸采访到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教授,就人口老龄化对女性的影响等议题展开对话。
此外,编辑部还采访了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与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北大汇丰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托马斯•萨金特,并即将发布与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的精彩对谈。
精彩内容详见如下,不容错过!
克劳迪娅·戈尔丁:提高生育率来解决老龄化问题是不可能的
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是哈佛大学史上第一位女性终身教授,也是全球最有名的女性经济学家之一。作为一名经济史学家和劳工经济学家,戈尔丁的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收入不平等、性别经济学、技术变革、教育和移民等。她的大部分研究都注重结合大量的经济史数据,通过过去的视角来解释现在,并探索当前关注问题的根源。
戈尔丁最为人所知的是她关于美国经济中女性角色的历史研究。她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论文涉及女性追求事业和家庭的历史、高等教育中的男女同校、“避孕药”对女性职业和婚姻决策的影响,教育水平对女性婚后随夫姓的影响,以及妇女就业的新生命周期等。戈尔丁认为,生活中女性总是在不断地支付或多或少的“性别成本”,这源于女性被轻视的历史以及人们对女性错误的认识。
戈尔丁2021年出版了新书——《职业与家庭:女性迈向平等的世纪历程》(Career and Family: Women's Century-Long Journey Toward Equity)。她指出,传记集《美国知名女性传》(Notable American Women)记载的有孩子的女性不超过三成,女性面临的选择通常是“家庭或事业”。戈尔丁参考了大量的研究,追溯了1878年至今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抉择家庭和工作问题上的变化史。她认为,如今男女工资差距并非出于女性在工作中受到不平等待遇(即同工不同酬),也非源于女性职位的选择偏差(即使女性的职业分布与男性相同,最多也只会消除三分之一的工资差),而是因为:出于家庭利益考虑后的自主选择,女性缩减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戈尔丁在接受新书宣传采访时,谈到为什么中国现在有这么多白手起家的女性亿万富翁,她认为,在社会主义革命期间,中国的女性获得了更多的解放,女性越来越与男性并肩工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
诺奖得主精彩专访
威廉·诺德豪斯:适当的财政信号,可以纠正绿色创新、绿色技术的错误市场信号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是最早研究环境和气候变化经济学的专家之一,其论文“How Fast Should We Graze the Global Commons ?”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他在新书The Spirit of Green中呼吁全球应该有一种“命运共同体”认识,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人类可以在气候问题上有效达成一致,而不是陷入囚徒困境。
诺德豪斯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我们过去经常忽略集体行动在社会运转中的角色,现在气候问题让这个角色回归。中美两国都是引领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国家,在全球性问题(如气候、流行病和核武器)上,两国要像手足同胞一样共同协作、共同努力。
独家专访托马斯·萨金特:“数字人民币是令人无比着迷且进展飞速的事”
作为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上世纪70年代,萨金特与卢卡斯、巴洛和华莱士开创了理性预期学派,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经济政策的持久影响。这给当时西方所推崇的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当头一棒,并指出宏观经济学缺乏微观基础,遭到了凯恩斯派老一辈经济学家的批判。如今,该理论已成为经济学的主流思想,萨金特也跻身全球引用率最高的经济学家之列。
2011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给在场的青年学子上了一堂宏观经济学“串讲课”,临别时告诉他们要重视自身的潜力。“正如二三十年前的我们,青年人在努力推动经济学的发展”。萨金特回应宏观经济学模型滥用的质疑时指出,“我的同龄人对此感到害怕,甚至有些倚老卖老。”他没有与保罗·罗默站在同一阵营去质疑经济学的“数学性”,而是选择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青年学者的学术创造。
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社会,吸引着萨金特驻扎下来深入研究。2017年,萨金特教授加盟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并担任“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他认为,“这样可以了解到关于中国最新的动态,可以在沟通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对中国的误解”。
托马斯·萨金特:为什么要将经济学理论与数学统计结合起来?
“使用数学统计方法是因为我们希望准确地了解风险和不确定性,严谨地表述已知和未知的事物。我们不知道所有的事,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一无所知,统计学有助于我们划分已知和未知的界线。”
托马斯·萨金特:ChatGPT还达不到“创造性破坏”
精彩预告:
主题:劳动经济学与就业
专访对象: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视频发表时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