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美国要求中国谴责哈马斯,专家称美国企图“道德绑架中国”

据《日经亚洲》报道,分析人士表示,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爆发的冲突,对中国成为中东地区重要外交角色的愿望构成了复杂的考验。目前北京方面正寻求促成新的和平谈判。
图片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曾承诺帮助促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谈判。中国官方媒体大肆宣扬了基于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三点主张的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严重暴力事件的爆发可能粉碎了这些希望,同时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必须要在巴以之间走钢丝。”耶鲁大学法学院蔡崇信中国研究中心学者莫里茨·鲁道夫说:“他们在该地区的稳定中有经济利益,他们也增加了自己的政治角色。”
哈马斯周六发动了一次致命的突然袭击之后,亚洲和世界各国迅速谴责了哈马斯杀害平民的行为。据当地官员称,以色列方面的死亡人数已超过900人,而巴勒斯坦方面则有近700人在对加沙的报复性空袭中丧生。
与美国、印度、日本等国明确支持以色列不同,中国政府一直保持中立立场。
上周六,北京方面对哈马斯的袭击作出官方回应,呼吁“立即停火”,并重申支持两国方案,即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以此作为结束冲突的途径。它没有谴责哈马斯。
图片
张军
周日晚些时候,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中国担心事态升级。
“重要的是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和平民伤亡。”张军在安理会紧急闭门安全会议前告诉记者。“我们谴责所有针对平民的袭击。”他强调。
历史上,中国与巴勒斯坦领导人保持着密切的外交关系。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今年对中国进行了他执政近20年来的第五次正式访问。但近年来,中国也加深了与以色列的关系,投资于以色列基础设施和充满活力的科技行业。
以色列并没有忽视北京方面对暴力事件最初的沉默反应。
周日,以色列驻北京大使馆高级外交官尤瓦尔·沃克斯表示,以色列期望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会做出更强烈的回应。
图片
“当人们在街头被谋杀、屠杀时,现在不是呼吁两国解决方案的时候。”沃克斯对记者说:“我们认为,中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应该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但北京方面似乎更愿意扮演调解人的角色。今年3月,中国在宿敌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斡旋,促成了两国的外交和解。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对美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挑战。
今年6月,中国概述了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斡旋实现和平的愿景。但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中国陷入了一个困扰美国和其他大国数十年的微妙局面。
尽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1993年9月签署了《奥斯陆协议》,就和平路线图达成一致,但两国解决方案的谈判失败,导致紧张局势和暴力持续存在。谈判自2014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右翼联合政府和哈马斯的突然攻势下,达成协议的前景似乎变得更加渺茫。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北京在哈马斯问题上的沉默让人怀疑它是否有能力实现其在该地区的野心。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宋文提说:“中国仍然不愿意直接点名哈马斯,而是试图用尽可能模糊的语言把他们称为战斗人员,因为它不想被视为背叛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朋友——尤其是当这个朋友对美国的主要盟友以色列采取敌对行动的时候。”
事实上,这场冲突可能会使中美本已紧张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图片
查克·舒默
周一中国领导人会见了美国参议院领袖查克·舒默,舒默正在与一个两党国会代表团一起访华。舒默对中国对以色列缺乏同情表示失望。
他说:“我这样说是出于尊重,但是我对(中国)外交部长的声明感到失望,他的声明没有表现出在这个困难时期对以色列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他在会晤中告诉中国领导人:“过去几天在以色列发生的事件非常可怕。我敦促你和中国人民与以色列人民站在一起,谴责这种懦弱和恶毒的袭击。”
当被问及舒默的言论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高度关注”事态升级。她说:“我们对冲突造成的平民伤亡感到非常难过,我们也反对并谴责这种针对平民的行为。”
图片
然而,就在同一天,中国官方报纸《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批评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认为这只会加剧冲突。“以色列在军事力量方面已经超过巴勒斯坦;如果美国想要和平,就应该采取行动平息局势,而不是单方面支持以色列。”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田文林说。
这篇报道暗示,来自舒默的压力是美国企图“道德绑架中国”的一部分。
耶鲁大学的鲁道夫说,就目前而言,中国可能会采取一种更加规避风险的方式,倡导人道主义和平民利益,而不会站在任何一方。
“关键是对中国来说,他们不想被卷入这场冲突。”他说:“在某个时候,当大国会面并讨论巴以局势时,中国只是想在谈判桌上占有一席之地,现在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