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贵州|丹寨又火了!跟着撒贝宁一起解锁非遗里的中国

贵州黔东南丹寨县又火了
央视热门栏目
《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番外篇》推出后
丹寨的非遗魅力展露无遗
快跟着撒贝宁一起游丹寨吧!
图片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芦笙舞到苗族蜡染技艺、皮纸制作技艺等,仅一个丹寨县非遗名录就有192个,国家级非遗有8项,被称为“非遗之乡”。
亮点一:非遗苗族银饰
一张银片锤万遍,一件银饰藏匠心
图片
一边听着银匠村的故事,一边体验蝴蝶兰纹路錾刻,苗族精湛的锻制技艺,打造出极致之美的百鸟银衣,也“雕刻”出古老村庄的新生活。
体验推荐:王国春工作室、穆天宏银饰
图片
图片
亮点二:非遗卡拉鸟笼
编织生活之美,承载时光之重
图片
探索独特的卡拉鸟笼制作技艺,纤细竹条之上承载着几代人的匠心智慧,也让坚持创新传承的“鸟笼西施”走红网络,推动非遗变当地致富产业。
体验推荐:卡拉村、鸟笼小院
图片
图片
图片
亮点三:非遗苗族芦笙舞
芦笙一响,脚板发痒
图片
一场新奇的芦笙快闪演艺,一支传承千年的苗族芦笙舞,会说话的“芦笙”既可以传情达意,也能持续创新让世界听到民族之美,在热闹的锦鸡舞篝火晚会中欢歌曼舞,苗家人的好日子在歌里舞里新时代里。
体验推荐:小镇《大美丹寨》民族演艺
图片
图片
亮点四:非遗独竹漂
一人一杆一竹,遗世独立
图片
独竹漂,是人与自然的极致平衡,也是当地青年的“择偶”传统之一,寻找这项传说中的“武林神功”,民间绝技也演变为正式的少数民族体育竞技项目。
图片
图片
亮点五:非遗古法造纸
薄如蝉翼传千年,对话古今复典籍
图片
3000次叠折不留痕的皮纸制作技艺,可以用来修复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滴水,一个圈,一张纸,迎春纸的发明源于一次美丽的“意外”,解码纤维的奥秘,这也是现代皮纸工艺者与千年古籍跨越时空。
体验推荐:王兴武造纸体验馆、造纸小院
图片
图片
亮点六:非遗苗族蜡染
至简之色,千年情愫
苗族的衣服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一笔一画,记录下千年的历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一抹蓝色,是属于苗族妈妈的颜色,独特的苗族蜡染技艺,更是非遗的延续与创新......
体验推荐:蜡染小院、宁航蜡染、欧报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亮点七:长桌宴
云上的日子,像这酸汤一样红红火火!
一眼见不到头的苗家长桌宴,热情似火的苗家人,沉浸其中的撒贝宁、王嘉宁、张舒越开启欢乐的马拉松模式,席间一起分享快乐、品尝美味,定格非遗美好瞬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没有被安利到?
更多丹寨非遗等你来探秘
欢迎度假到丹寨
体验少数民族风情
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信息来源:央视一套、丹寨万达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