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春: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文学的无锡”

图片
《凡尘磨镜录》
苏迅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3年4月
如何才能构建一个
“文学的无锡”
王永春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对苏迅先生所著《凡尘磨镜录》的了解是从朋友圈刷屏开始。大概从四月份开始,就陆续有朋友在晒这本刚出版的长篇小说。说起来惭愧,虽然以文学为学业,但却并未以文学为志业。对于我个人而言,在无锡的十余年,几乎就是一个“去文学化”的过程。因了专业教学的缘故,更多是埋在文书档案中,而少了文学的意趣与情致。不过,随着对无锡历史文献的阅读与人文古迹的探访,我也开始逐渐去发现、认识与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温度。
小说以玉器古玩为切入点,来讲述主人公秦家骝的成长轨迹及其人生哲思。玉器,不是一个个单纯的器物,因承载着玩玉人的情感牵绊而产生了丰富深沉的文化意义。一块璞玉,需要经历被发现、被打磨与被把玩的过程,才能在岁月的洗礼中产生“文化的包浆”。璞玉如此,玩玉的秦家骝亦是如此。玉是载体,人才是核心。“须知物外烟霞客,不是尘中磨镜人”。与玉器一样,人生也需要被打磨。在时代洪流与社会变迁中,秦家骝对玉器的收藏、鉴赏与理解有着不同境界的认识,其实这更是对人生之路的自我认识与反躬自省。
苏迅先生是玩玉的行家,我却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阅读的过程,既有意气相投的欣赏与增长见闻的学习,更有一种意外惊喜的熟悉。蠡湖、梅园、古运河、后西溪、新生路、夹城里……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带来由衷的亲近感,并由此拉近了阅读的距离。小说文本,字字未着“无锡”,却处处尽显“无锡”。号称“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的无锡,有着鲜明的太湖情结与江南记忆。文化绝不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水”,而是从某一个地域生长出来的,从这个角度讲,温润如玉的江南盛地,才是玉器文化的最佳栖居地。
前段时间,高明勇兄在评价拙著《吴国历史编年》时,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谈到了三组关系: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即地理因素如何影响生活方式;地理与文化的关系,即地理因素如何影响气场景观;地理与人文的关系,即地理因素如何影响思维方式。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凡尘磨镜录》,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口。
首先,地理影响生活方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必然是生活在某个地域的。从古至今,从小至大,口提面命,耳濡目染,慢慢产生了植根于这片土地的家国情怀与乡土记忆。苏迅先生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字里行间,尽是无锡。长三角的地理位置之便与无锡人的精明务实之利,无疑为无锡打上“工商名城”的鲜明烙印。秦家的青砖楼房、陈家的花园洋房,以及祖母、母亲身上延续传承着的生活方式,浓郁的工商气息,是刻在秦家骝骨子里的城市特征与家族记忆。除了对无锡的自我审视外,小说还设置了上海与淮北两处参照体。来自上海的“老克勒”虞老师,无疑是秦家骝的精神导师;与此相对应,来自淮北的发妻小兰,有着骨子里“穷乡僻壤”的自卑,最终被“积极向上”的秦家骝所抛弃。在完成对精神故乡上海的认同与对第二故乡淮北的割裂后,秦家骝看似走向了人生巅峰,却又在浮华世相中迷失了自己。
其次,地理因素影响地域性格。同样是无锡人,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揶揄道:“铁的硬,豆腐的淡而无味,轿子的容量狭小,还加上泥土气,这算他们的民风。”这句话经常被拿来指称无锡人的性格,看似不妥,却倒也形象准确。秦家骝似乎就有这样一些特征。前往淮北插队,离开淮北返城,与小兰的离婚,以及将古物捐赠博物馆,都有如铁硬一般的决绝,想透了,就别无牵挂,一往无前。这种决绝的性格与务实的作风,或许是秦家骝能够在商业上成功的诀窍,也是无锡能够成为“工商名城”的原因之一。而对玉器古玩的收藏与鉴赏,却又需要冲淡平和的精神气质,这也是秦家骝能够在玉器鉴赏研究上卓有建树的重要原因。
最后,地理因素影响着气场景观。小说还为读者呈现了无锡这座江南城市的独特人文景观,秦家的青砖楼房与陈家的花园洋房所体现的工商文化景观,崇安寺、南禅寺、开原寺所体现的宗教与世俗文化景观,蠡湖、梅园、古运河所体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这些文化景观,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也重塑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性格,并进而影响着无锡人的精神气质。玉器收藏与鉴赏上的“境界”,虞老师、祖母身上所承载的“腔调”,以及秦家骝最后在开原寺的“顿悟”,其实都是来自于这片土地上的文化景观及其附在其上的文化记忆。
即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沈从文《边城》里的湘西,陆文夫《小巷深处》里的苏州,《凡尘磨镜录》就是创作了一个“文学的无锡”。且不说“文学的北京”与“文学的南京”,即使与“文学的苏州”相比,“文学的无锡”还是显得过于单薄。虽然钱钟书的《围城》、曹禺的《雷雨》、郁达夫的《感伤的行旅》,都有对无锡或多或少的提及与描述,但依然未能清晰完整地建立无锡的文学图景。从这个角度讲,“文学的无锡”,还需要更多作家的持续推进与批评家的深入研究。
内容简介
主人公家骝自幼痴迷于古物,后遇到高人虞老师,两人惺惺相惜结为师徒,虞老师将毕生所学传于家骝,二人更是在起落的人生中结下深厚的情谊。家骝在时代洪流中成就了一番事业,却也在浮华世相中迷失了自我。迟暮之年,家骝将多年收藏鉴赏的心得整理成书,与耗费巨资的家藏一并献予国家,以此告慰先师,重归自我。
书中不同人物命运交相铺展,如多棱镜般折射出历史与时代的熠熠光彩,不仅对古玩行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刻画,更饱含家国情怀与深刻哲思。
作者简介
图片
苏迅,上世纪70年代生于江南小镇,壮年进城谋生,先后在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从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于多家刊物发表小说、散文200余万字,作品被《小说月报》等刊物转载。现居江苏无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