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过往皆风景,此刻在闪烁

图片
曾梵志(姜晓明/图)
用40种颜色调出400种颜色,用3种紫打造一片静默的黑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艺术展”:自上海浦东美术馆宣布将举办艺术家曾梵志大型个展以来,人们都在等待那位油画曾拍出惊人天价的“明星”与他的新作登场亮相。
2023年9月27日,“曾梵志:过往与此刻(绘画1988-2023)”大展启幕,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馆长法布里斯·赫尔戈特(Fabrice Hergott)任总策展人,精选曾梵志过去35年间创作的六十余幅代表作,在浦东美术馆高阔的空间依次呈现“回望早期”、“不同路径”、“有如冥想”、“超大尺幅”等四个单元,鼓励观众经由更主动、更私人化的观看,体会绘画这一传统艺术媒介在今天仍长盛不衰的秘密。
值得一提的是,展中曾梵志最新的“闪烁绘画”系列全球首次亮相。他早已摘掉“面具”,从“过往”各样“风景”中决绝转身,投身一项全新的实验。赫尔戈特指着此次展览中尺幅最大的一件作品《闪烁绘画-光III》表示,这件作品令他想起《圣经》中“创世记”开篇的宏阔气象。在这件480cm×400cm的巨幅作品中,曾梵志将两块油画布组接,上半部分描摹云开日出的壮丽光景,下半部分刻画霞光倒映的潋滟水面,远观是一片优雅明亮的粉紫,近看却能观察到各种丰富多变的色彩和肌理。
图片
静物,2020年,布面油画,60 x 60 厘米
曾梵志工作室的成员曾提醒媒体,艺术家此次受访不会对新作发表任何评论,但发布会结束、再次回到展览现场时,一个怯生生的女生终于鼓足勇气提了个大家都好奇的问题——“我个人感觉,这批新作像点彩派的风格。”
事实上,曾梵志本人对于新作“闪烁绘画”的回应一点都不“闪烁其辞”,就像面对学生的美院老师,他诚恳地“教导”那个女生:“你说的点彩派是100年前的艺术家,那时用三元色,他要表现一元色时就用不同的蓝和黄点在一起,去让你感受绿色,但都比较简单,我们色彩变化到现在就太先进了!”他边说边走到一张《闪烁绘画-龙抬头I》前面,露出神秘而得意的微笑继续道,“跟那个年代的艺术家比,我这件作品里面,用了40种颜色调出了400种颜色。点彩派相对比较简单,现代艺术初期,每个人都在找寻自己一套语言表达方式,当时的作品里头估计找不出几百种颜色。”
“有如冥想”单元同个展厅内,在纷繁色点密布的那件“龙抬头”正对面,则是一张极具反差、近乎全黑的《闪烁绘画-无题》,曾梵志笑着告诉我,“这真的是我这个新系列的第一张作品,但别人都以为我在吹牛。”与复杂的笔触相比,这幅画作的颜色看似十分纯粹,一眼望去便是整片静默的黑色,“我特别喜欢这张画,但它从头到尾都没有使用黑色。”创作过程中,曾梵志将三种不同的紫色组合在一起,只有在恰当光线下近距离观看时,才能发现这个秘密。为了证实那是深紫,他又领着我来到隔壁一幅《闪烁绘画-水VII》面前,指着“黑”白交界的边缘认真道,“你看这里,就能看出是深紫色。”因着鲜明直挺的分界线,画面上的白瀑布在深色背景中呈现为某种固态样貌,曾梵志笑嘻嘻道,“他们有的人还说,哎!你画的不是个‘1’嘛?!我就真不知道该怎么回了。”
经过长时间的局部实践,曾梵志在新系列“闪烁绘画”中发展出奇妙的视觉效果,“尽管色彩、构图与肌理在绘画各个环节上都有各自作用,但在绘画这一媒介中,它们永远无法脱离彼此而成为孤立的存在。”
当然,他最念念不忘的还是最初用3种紫色成功“抹黑”画面的那一刻。离开这个展厅前,他站在那幅黑黢黢的“无题”边上,突然发现光线作用下,某个角度画面又呈现出某种灰绿色的效果。曾梵志饶有兴致地掏出手机拍下它的“侧脸”,忍不住兴奋地喃喃自语道,“这个‘有如冥想’,应该叫‘牛B空间’!”
图片
抽象风景-夜,2005年,布面油画,215 x 330 厘米
戴着面具的赤脚人,黄昏中擦鞋的人
展览开幕前一天,人群聚集等候内部导览时,曾梵志正在咖啡厅一角盘腿坐着,脚上穿着低调的运动鞋,淡然神情与楼上刘香成摄影展中那张意气风发的肖像照确乎形成某种反差——2012年,曾梵志在伦敦某奢侈品店试穿一双手工皮鞋,鞋子擦得锃亮,他踮起左脚,双手掀开西装,开心得快要飞了起来。
除了“面具”,画里画外,“鞋子”大约是曾梵志其人其作最重要的注解和隐喻。他的创作中,肖像和静物贯穿始终,而2009年的写生油画作品《靴子》显得尤为特殊,该作以梵高1886年作品《一双鞋》为灵感,既可看作一张静物,又可视作一幅肖像。曾梵志创作《靴子》时恰逢中国当代艺术爆发式增长,画中靴子也代表着它所面对的日渐光鲜浮华的生活,曾梵志选择脱下它并审视它。创作《靴子》的同时,他也完成了一件自画像,画中的自己手持画笔,身着简陋长袍并赤裸双足。很长一段时间内,两件作品都被他并置挂在工作室视线可及之处的同面墙上。通过这种隐秘的方式,曾梵志将自己曾经的迷茫与对未来的决心展现在日常创作中。
“面具”系列创作期间,“赤足”意象已有苗头。1993年曾梵志搬至北京,一年后“面具系列”主题出现:他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大城市人群,表达出其个体意识与社会身份之间的矛盾。该系列诞生后,他开始被国际艺术界关注,这一主题性创作曾持续近10年。“面具系列”整体呈现人物衣饰愈发精致、面部表情愈发模糊的趋势,但《面具系列1995  第14号》是个特例,画中人物双手被夸张放大,但赤裸的双足仍用正常比例呈现,因而显得头重脚轻,具有某种诙谐、自嘲的气质,精心装扮的形象与赤裸的双足形成矛盾关系,也展示出曾梵志当时部分的人生体验。
图片
面具系列1995 第7号,1995年,布面油画,150 x 130 厘米
“回望早期”,曾梵志特别提到两张《黄昏》:1989年的《黄昏》和1993年的《黄昏之二》。20世纪80年代末,他求学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彼时已接受学院派一系列技法训练,却是个不太听话的学生。“1989年的《黄昏》是我早期很重要的一个作品,因为当年学院式的教育,学生每年必须去农村或西藏或黄土高原体验生活,去当地画那些风情画,但我那时跟学校的想法不一样,我说我的生活就在身边,一定要画我自己熟悉的地方,我不去陕北那些地方花两个星期画那些放羊的人。这幅画就是我每天放学会经过的一个场景:街头准备给人擦皮鞋的一帮人,有人来他们就坐在这个椅子上擦皮鞋,平时他们就很无聊地坐在这。对我来说,这个场景很有趣,也很打动我,所以我当时给他们画了速写,回去凭感觉快速地完成了这张画。”
4年之后,曾梵志在北京又创作了《黄昏之二》,作品在主题和画面结构上都沿用了旧题,同样描绘傍晚的武汉街头,《黄昏》是实景写生,《黄昏之二》则是他将记忆中的情景与身边的人物合成的全新构图,左侧地面上的烟雾、玻璃碴等都提炼自当时武汉街巷的烟火气息和市井一角,就这样,成长经验中的记忆碎片,不断闪现在曾梵志日后的创作中,即便在其后的抽象作品中,有时他也会在错综复杂的线条深处隐藏一些来自传说或老电影之中的人物,并以一种相当主观的方式去想象和刻画他们。
图片
黄昏之二,1993年,布面油画,180 x 200 厘米
欢笑的红、忧郁的绿,为弗洛伊德画像
2004年,曾梵志以一幅绘有玩具木马的作品《肖像》,正式告别“面具系列”。这件代表作也常被视作他的自画像,人物脸上的面具已卸下,但神情木然又深不可测:他不再被归为那个时代的“都市群体”,而被视作一个独特的个体来刻画。
《肖像》中人物和木马不同方向的投影,烘托出怪诞又天真的氛围;他的红色外套与衣角及木马滑板等位置点缀的绿色形成强烈反差。回顾“过往”,大面积的红与几笔情绪化的绿,曾在曾梵志的创作中一再出现。
图片
抽象风景-黄,2021年,布面油画,400 x 400 厘米 (双联)
此次展览中最先亮相的抽象作品《牛舞之二》(1988年),画面上布满厚涂的大块面红色,当年为了创作这件作品,曾梵志耗费了大量油画颜料。据他回忆,那时许多同学都嘲笑他浪费,但他不为所动,坚持认为只有足够的材料才能确保真实的触感,而触感方能带动灵感,他坚定地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动手练习,才能找到方向。
《欢笑的贝克宁》(1989)背景是大片激烈的红色,《忧郁的人》(1990)中人物穿着愁闷的绿裤子……这些都是曾梵志探索色彩表现力的首批创作。“《忧郁的人》是我以同学周宁为模特画的作品,当时非常满意,自己也很感动,从这张画里体会到怎样用色彩和线条把情感表达出来。画时速度很快、很激动,包括他的眼神,让我在表现它时能跟作品融为一体,这之前我们随便画个模特,跟模特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这件作品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画里,这是我肖像画中特别重要的一个开端。”
图片
闪烁绘画系列局部图 __2023 Zeng Fanzhi
周宁也是《欢笑的贝克宁》的模特,那件作品的标题别出心裁地把周宁与当时影响曾梵志甚深的德国表现主义画家马克斯·贝克曼的名字合在了一起。周宁是当时曾梵志邀请次数最多的绘画模特,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并不轻松,。为了安抚模特情绪,曾梵志时不时就会准备些小礼物,他至今记得,为了完成《忧郁的人》,他当时万般不舍地将一盒午餐肉送给了周宁。
图片
肖像,2004年,布面油画,200 x 150 厘米
创作《忧郁的人》时,曾梵志大量使用刮刀,以抽象笔触呈现具象造型,捕捉人物内心的情绪,构图上既有叙事性情境,又极其克制,这些手法一直延续至他日后的肖像创作。中期以后,曾梵志诸多肖像都以刮刀完成,并用留白方式将人物背景尽数隐去。在《雨果》(2018)等作品中,人物头顶保留一道向上的刮痕,隐藏油画笔触,同时呈现出某种动态,也把人物神情塑造得更为“写意”。
“我创作肖像肯定画我喜欢的人、我熟悉的人,雨果是我无意中找到一张很老的照片,一看就觉得很激动,他坐在那里,眼睛吸引我的注意,太有意思了!好多人以为我画画先观察手,其实从他的眼神跟我对视交流一刹那,我觉得这肯定可以出张很好的肖像。”曾梵志向我透露,“画眼睛画脸时,我必须一刀完成,这里头60%是偶然性的东西,那一刀它颜色在里面翻滚时,你得预测,一刀下去内部会产生什么变化,要靠些运气,也有控制的成分,往上刮时必须速度很快,刀一下就刮上去。”
图片
忧郁的人,1990年,布面油画,110 x 90 厘米
“怒发冲冠”的《雨果》对面,曾梵志2017年创作的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双目微阖、卧于床榻的形象吸引了众人的关注。“说起弗洛伊德,我上大学时在图书馆里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第一印象也是眼睛,他画的眼睛里头有种很复杂的情绪。绘画很难表现一个人的眼神,他那个眼神非常有意思,给我很多启发,后来我自己画画也很注重画人的眼睛。”
弗洛依德一直是曾梵志的偶像,他尤其敬慕这位艺术家中年以后旺盛的创作力及不受外界干扰的坚硬性格。当我提到“和2011年那张坐像相比,2017年创作他弥留之际这件作品时心境有何不同”时,曾梵志坦言,他为弗洛依德创作的多幅肖像,其实都反映出他自己内心不同阶段对理想的投射。“我看弗洛伊德的作品很注重看他的创作时间,然后我老是想跟自己的年龄比较,他画这张画时什么年龄,我现在学他是什么年龄,我看展览喜欢跟别人去比,因为我也是艺术家。我觉得弗洛伊德很了不起,七十几岁其实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他以前作品也很好,但画得很紧,眼睛画得也很大,但那种光泽跟晚年有点不一样。早期还有点神经质,晚年的创作,包括他作品的尺幅和体量,感觉都非常好。我看过弗洛依德很多大型展览,他是我特别欣赏的艺术家,七八十岁还能够写生,画得这么好!要知道,写生对艺术家是有挑战的。”
图片
闪烁绘画-光 III,2019-2023年,布面油画,480 x 400 厘米(双联)
曾梵志曾被告知有机会见到弗洛依德本人,为此他十分激动,但遗憾的是,没过多久却传来弗洛依德去世的消息。2017年创作的这件作品,灵感来自弗洛伊德晚年的一张照片,但曾梵志进行了高度提炼与再创作:整幅画弥漫着空灵寂寥之感,弗洛依德的白色长袍与他的周身都洋溢着奇异的光晕,他所躺卧的床榻仅保留草草几笔轮廓,呈现出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这是曾梵志致敬弗洛伊德、为其绘制的最后一张肖像。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李乃清
责编 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