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丨按键伤人当休矣

前阵子,田径运动员吴艳妮因“抢跑”“纹身”“高调”等频频上热搜,遭遇了网友“集体嘲讽”。
有人说,她跨过了100米栏,却没跨过“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到底是怎样一位“选手”?让我们来看看“它”的过往战绩:十多年前,刘翔因伤病退赛被网暴,如今世人说“欠他一个道歉”;今年6月,武汉某小学被撞学生的母亲在丧子之痛和网络暴力的双重打击下,坠楼告别世界;今年7月,NBA球星李凯尔加入中国国籍遭外网谩骂。
因网络暴力引发的悲剧接连发生,按键伤人何时休?怎样治?
(一)
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蓬勃兴起,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网上有一句流行语说“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但网暴这件事是“伤害性极大侮辱性也极大”。在笔者看来,这些网暴乱象不容忽视。
图片
图片来源 新华社
乱扣帽子,渲染情绪。网暴体育健将等不少网络暴力行为的背后,总是裹挟着民族情绪的思潮,他们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假借“政治正确”的幌子,专盯运动员的一时失败,无视他们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人肉搜索,制造谣言。一些“网络包青天”热衷“互联网断案”,为了所谓的“真相”,一再践踏个人隐私权,甚至制造谣言。如央视女记者王冰冰意外走红后被人肉,私生活被网友评头论足;新娘只是在网上晒出订婚照,就被人恶意造谣评论是“某洗浴会所8号技师”。
欺凌弱小,发泄不满。把负面情绪宣泄在网上,面对比自己弱小的群体,不是予以同情,而是释放恶意,造成互联网上的“凌弱”行为。如网暴因地震致残的钢腿女孩、被父母抛弃的刘学州、被质疑“便宜没好货”的“2元糖水”爷爷、患癌症的博主“卡夫卡松饼君”,等等。
以曝制曝,以暴制暴。网暴一经扩散,难以画上休止符。在川大女生地铁偷拍乌龙事件中,在该女子网暴中年男子的同时,其也被网暴反噬。个人隐私被网友曝光,不少网友对她进行侮辱谩骂、声讨。人民日报评论“地铁偷拍乌龙”的正解不能是“以曝制曝”和“以暴制暴”。
盲目跟风,罔顾事实。一些网络大V、幕后推手在网络热点事件中不管事件真相,故意制造话题带节奏、引冲突来哗众取宠,获取点赞和流量,实现商业利益,不明真相的大众网民则像被“赶鸭子”一样忽悠来忽悠去,可谓浩浩荡荡、一哄而上。
黑色产业,伺机牟利。据报道,网暴产业链上,诸多转发、点赞及新闻推广业务被明码标价。来自某电商的商家表示,电话一分钟可拨打20到30个,短信一分钟可发送99条以上,还可订制涉警告或威胁他人的短信内容。据公安部披露,仅2021年,警方共侦办相关案件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依法关停网络水军账号620万余个、网站1200余个,解散网络群组17万个。
(二)
网络暴力危害这么大,但却能野蛮生长,这背后的症结何在?
网暴无需成本。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普通人就能发起网暴,可以说没有门槛。另外网络空间、虚拟环境,一个网名一个IP就可以让你随意宣泄戾气网暴他人。
网红心理作祟。部分网络自媒体、营销号、网络“大V”为了吸引关注度和流量,故意制造猎奇信息、挑起网民情绪或跟风炒作热点事件,看似“一五一十”,实则“添油加醋”,甚至“胡编乱造”。
产业链条牟利。作为不正当竞争的手段,网暴日益呈现出组织化、群体化、利益化、产业化、规模化、职业化等特征,“拿人钱财、替人网暴”,黑色产业链滋生壮大,网暴水军“风生水起”。境外势力操纵。如今,国内外形势日益严峻复杂,网络暴力的背后可能就存在境外势力的操纵情况,他们或亲自下场、或通过代理人,故意制造矛盾分歧,加剧社会紧张气氛。近段时间,反间谍教育不断增强大众的国家安全观。
境外势力操纵。如今,国内外形势日益严峻复杂,网络暴力的背后可能就存在境外势力的操纵情况,他们或亲自下场、或通过代理人,故意制造矛盾分歧,加剧社会紧张气氛。近段时间,反间谍教育不断增强大众的国家安全观。
缺乏独立思考。面对网络舆论,不少网民在没有全面了解是非曲直的情况下选择了人云亦云、跟风从众,站在“圣人”的角度用网络暴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看似理直气壮,实则毫无理性思考。好比一群井底之蛙通过网络认识了另一群井底之蛙,然后就断定天空百分之两万只有井口那么大。
图片
图片来源 新华社
可以说,一条条不实的“爆料”,一句句无心的“玩笑”,一声声刻薄的“声讨”,已成为了压垮受暴者心灵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
网络暴力已不是一个“小众”话题,而是一个“公众”话题。网络也并非法外之地,遏制网络暴力,杜绝“按键伤人”,还网络空间天朗气清,我们能做些什么?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应是最好的“清网”环境。今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但目前我国尚无专门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有必要针对反网暴专门立法,从法律层面明确界定网络暴力的定义和范畴,以具体化的法律条文指导司法实践,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平台是网络信息最主要的获益者,也应是网络暴力最主要的监管者。网络平台承担监管义务应属必然,不能对网络暴力置之不理,甚至助纣为虐。比如在技术支撑上可以构建网暴技术识别模型,设置一键防护、一键取证、一键关闭陌生人私信、评论、转发等,为受害人构建保护屏障,对涉及网暴行为的个人或机构列入黑名单。另外,也应配合相关政府部门对网暴组织机构进行严厉打击。
部分网民可能是发动网暴的参与者,但广大网民更应是遏制网暴的坚定者。网暴的本质是人们觉得自己拥有可以随便审判他人的权力,而反网暴就是告诉人们——你没有。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们不能以圣人的角度自居对别人的缺点恶语相向,因为开放包容不同文化不同意见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尤其是在对待一些网络舆论,在没有完全搞清楚是非曲直的情况下,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而不是盲目地群起而攻之,因为我们的每一次冲动都可能加剧真相的掩埋,每一句诋毁都可能成为压死受害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图片
电影《八角笼中》里,王宝强饰演的格斗教练教一群穷孩子格斗,但媒体铺天盖地地曝光教练虐待逼迫孩童。最后的结局教练身败名裂,孩子重返贫穷。看过电影的都知道这种网暴是多么的无端和无奈,多么的偏离事实真相。
电影中如此,现实中也有。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别人的误解甚至谩骂,我们都知道这种感觉不好受,而网暴受害者承受的伤害无疑更加巨大。穿越过悲伤,更懂得体谅;因为淋过雨,所以给别人撑把伞。请给这个世界多一点善意吧!
让“每一根稻草”都承担起责任,“每一片雪花”都逃不掉惩罚。遏制网络暴力,我们都置身事内,我们都无法独善其身。
期待有一天反网暴成为社会更加深刻的共识,就像口渴了要喝水、夜深了要睡觉一样。
来源丨兰精灵客户端
编辑丨何丽萍 
审核丨龚献 赵倩
监制丨陈丰 丁嘉露
总监制丨徐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