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月球代步车啥样?配有超大AR屏幕、蜂窝轮胎和操纵杆控制器

划重点
  • 1

    丰田月球概念车具备全景视图,有AR技术驱动的仪表板以及能够探测月球上崎岖地形和陨石坑等坑洞的摄像头和传感器。

  • 2

    这款车采用了蜂窝轮胎,利用蜂窝网状的弹性结构代替传统的充气轮胎结构,彻底避免了野外爆胎的风险。

  • 3

    丰田月球概念车配备了轮内电机,车内并没有方向盘,而是配备了类似挖掘机的操纵杆控制器。

  • 4

    丰田希望这款六轮自动驾驶月球车将于2029年登陆月球,并将能够在月球表面行驶1万公里。

距离人类上一次在月球上行走已经过去了50多年,但最多再过两年多一点的时间,我们就可能会重返月球表面。
作为阿尔忒弥斯(Artemis)重返月球计划(Artemis)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NASA)希望将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有色人种宇航员送上月球。按照计划,NASA最终将在2030年前建立月球基地。
然而,如果我们要在月球上永久生活,宇航员难道不需要代步工具在月球上移动吗?由此,丰田月球车应运而生。
图片
图1:丰田月球概念车,看起来就像是20世纪70年代NASA月球车的升级版
这款车名为Baby Lunar Cruiser Concept,目前它还只是一款概念车,但这款电动SUV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未来愿景,它就像20世纪70年代真正实现登月的月球车升级版。
图片
图2:丰田月球概念车具有全景视图,有增强现实技术驱动的仪表板,以及能够探测月球上崎岖地形和陨石坑等坑洞的摄像头和传感器
图片
图3:这款车的格栅上也有丰田的标志,配备了轮内电机,将由操纵杆控制
首先,这款概念车看起来更像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汽车。但它的最大特点是具备全景视图,有增强现实技术驱动的仪表板,以及能够探测月球上崎岖地形和陨石坑等坑洞的摄像头和传感器。
图片
图4:这款车采用蜂窝轮胎代替传统的充气轮胎,彻底避免了野外爆胎的风险
这款车采用了蜂窝轮胎,利用蜂窝网状的弹性结构代替传统的充气轮胎结构,彻底避免了野外爆胎的风险。
这款车的格栅和后轮上都印有丰田的标志,配备了轮内电机。也许最令人兴奋的是,车内并没有方向盘,而是配备了类似挖掘机的操纵杆控制器。
丰田月球车的设计灵感来自丰田最初的FJ40陆地巡洋舰和月球巡洋舰,后者由丰田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共同开发。
这款六轮自动驾驶月球车将于2029年登陆月球,并将能够在月球表面行驶6200英里(约合1万公里)。这一设计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即人们可以在车里安全地吃饭、工作、睡觉和与他人交流,这同样也可以在太空中完成。
图片
图5:这款概念车是由丰田全球设计部门旗下CALTY设计研究所设计的
这种类似房车的电动汽车可以容纳两个人,允许他们在穿越月球的过程中在里面生活和工作长达14天。它将由丰田的燃料电池技术提供动力。相比传统的电池技术,在月球这样的特殊场景下,燃料电池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
然而,与月球车不同的是,丰田月球车的后部采用了分离式尾门设计,其可调节的空间框架座椅承诺提供优质的内部灵活性和舒适性。它甚至还有一个后座,可以折叠起来供额外的乘客使用。
图片
图6:丰田月球车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丰田FJ40陆地巡洋舰,以及该公司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合作开发的月球车
这款概念车由丰田全球设计部门旗下CALTY设计研究所(美国)设计,除了采用了丰田FJ40陆地巡洋舰的诸多设计元素,还增加了许多新技术。
图片
图7:丰田的设计就像20世纪70年代实现登月的月球车升级版
举例来说,FJ40陆地巡洋舰的车顶被刷成白色,以便在偏远的丛林或沙漠气候下保持车内凉爽。CALTY的月球车也有白色车顶,这在月球上尤为重要,因为月球上的最高温度达121摄氏度,而最低时则有零下128摄氏度。
与此同时,这款概念车中采用的一些革命性技术,很可能最终会出现在丰田未来的汽车上。它们不仅可以在外星球上行驶,还可以适应地球上崎岖的地形。
图片
图8:丰田还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合作开发一款月球探测车,该公司希望能帮助人们于2040年之前在月球上生活,然后再殖民火星
图片
图9:这款类似房车的月球车可以容纳两个人,让他们在月球旅行时在里面生活和工作长达14天
CALTY的设计是为了纪念该设计工作室成立50周年,同时恰逢日本人对月球越来越着迷。
今年早些时候,一家名为ispace的日本初创企业试图成为第一家登陆月球的私人公司,但其月球着陆器却坠落到月球表面。
迄今为止,只有美国、前苏联、中国和印度四个国家实现了登月。
日本商人前泽友作在2021年底拍摄了自己在国际空间站漂浮的视频,他已经预订了SpaceX星舰飞船绕月飞行的旅程。
至于丰田,该公司的一位工程师此前曾表示:“把我们的汽车送上月球是我们的使命。丰田汽车几乎无处不在,但这是要把我们的汽车带到我们从未去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