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为帆,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10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后,长江流域各省区市文旅部门纷纷深入学习重要讲话精神,表示将继续深入挖掘研究长江文化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全面推进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1
挖掘长江的时代文化价值
滚滚长江,悠悠文脉。6300余公里的长江,自西而东横贯中国。它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同时也承托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希望。今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从七个方面吹响了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的时代号角。
当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强化上游担当,彰显巴蜀文化。”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强化规划引领,四川组织了省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25名专家,筹备建立四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编制形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保护规划》初稿,遴选出75处长江文化标识,规划了科学规划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等,提出构建“一干三区六江”空间格局。“四川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完成规划编制,深化长江文物保护和研究阐释,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强化长江流域区域协同发展,持续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让千年文脉支撑和促进长江上游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漫步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蓝色的健康步道上游客如织,江水奔流不息,船只往来穿梭,人文古迹如珍珠般点缀在绿意葱茏的江岸。2022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启动建设,以琵琶亭为主体,串起锁江楼、浔阳楼等历史名楼,复原“诗意长江”。“我们充分利用长江岸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串珠成链,连点成片,推进生态文旅融合,不断提升滨水岸线活力。”江西省九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卿说,“我们将继续推进多元文化底蕴与特色旅游资源交相辉映,为九江建设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目的地,为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文旅力量。”
作为长江的重要节点,重庆市奉节县近年来开展了多项工作,深入挖掘长江文化资源,全面摸清了县域内长江文化文物资源情况。重庆市奉节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潘万山介绍,全县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积极打造长江文化品牌,依托长江沿线名胜“白帝城”及江峡文化、诗词文化、三国文化等人文和自然资源,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成为推动长江文化时代价值转化的新动能。他表示:“奉节将进一步加强发掘与转化,着力推动长江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长江文化旅游带建设,全面系统保护展示长江文化,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云南省也在积极做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昭通段)项目梳理储备。同时,加强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工作,积极推进李耀庭家庙、永安街陕西庙、广东会馆等修缮工程和金沙江下游三大电站库区文物复原工程,全面系统保护展示长江文化。
2
以文艺精品弘扬长江文化
从古到今,中华儿女用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歌咏了长江的壮美和慈爱,抒发对母亲河的崇敬和感恩,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10月7日,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交响曲《长江》在扬州成功上演,以艺术的形式解读长江的历史、人文、风貌。近年来,江苏省演艺集团紧扣时代主题,创排了一系列具有长江流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等突出地方特色的优秀剧目,以艺术的形式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
今年4月,江苏省演艺集团发起成立长江演艺联盟,进一步拓展长江区域演出市场、增进沟通交流、加强区域间合作。江苏省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将以更有特色的精品力作提升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辨识度,做实做大长江演艺联盟,传播长江文化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
安徽省马鞍山市先后创排反映长江保护主题的儿童剧《小江豚归来》、反映长江工业文化的话剧《炉火照天地》、反映长江诗歌文化的舞剧《李白》和儿童剧《少年行》、反映长江山水文化的黄梅戏《姑溪谣》等20余部文艺精品,一批反映马鞍山长江文化的原创文艺作品陆续走向全国。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何俊说:“下一步将紧扣长江早期文明、长江山水文化、长江诗歌文化、长江工业文化、长江红色文化等具有马鞍山特色的长江文化五大文脉,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
“我们要围绕荆州长江文化资源,加强艺术创作规划和统筹,打造一批舞台精品。重点支持荆楚文化特色的大剧创作生产,实现‘一部剧、一部电影带活一座城’。持续举办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楚文化节,扩大对外交流传播,推动荆州文艺精品走向海外,向世界主动传播中华荆楚文化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精髓。”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付良超表示。
3
文旅融合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
长江是我国最早面向国际推介的黄金旅游线路之一,依托流域沿线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各地充分发挥旅游在传播弘扬长江文化方面的独特优势,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推动长江流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岳阳市拥有湖南全部163公里长江岸线和50%的洞庭湖水域面积。当地坚定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政治责任,守好生态底线,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岳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汤文彬介绍:“我们将以长江流域文物和文化资源为基础,以保护、传承、弘扬忧乐文化,讲好‘忧乐之源’的岳阳长江故事为核心,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基础工程,完善生态旅游、水上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业态,扩大公共文旅产品供给,将岳阳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典范,科学保护、活化传承长江多元文化的典型,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进一步打响‘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品牌,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付良超表示,荆州将继续做好长江文化的研究阐释,实施一批重点项目,讲好长江故事。具体包括重点推进荆州大遗址出土文物保护展示项目(楚文化博物馆)、长江治水文化展示带、洋码头历史文化街区项目等一批项目;推动《文化中国》电影活力小镇项目建设;建设“古城小样板”,打造文旅融合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的示范片区;围绕荆州古城和50余处三国遗址胜迹,谋划打造三国文化集中展示园。
何俊表示,马鞍山将积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集聚全市文旅点线资源,积极融入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加快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马鞍山示范段建设,重点打造长江不夜城、长江绿色生态廊道、李白文化园、千字文蒙学基地、“跟着李白游长江”等一批精品文旅项目,举办马鞍山李白诗歌节、长江音乐节、滨江夜景嘉年华、滨江马拉松等更多形式的长江文化节庆活动,让马鞍山长江文化立起来,全力打造长江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
(统稿:郭凯倩,参与采写:王雪娟、王竹青、侯文斌、肖依群、杨国勤、王炜、孔令晖、瞿祥涛、张玲、韩洁)
2023年10月14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文旅为帆,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图片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