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健康教育怎么做?这6大方面要落实

图片
本文导读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这样的治疗从慢性肾病管理初期到透析阶段,都离不开医护、患者及家属的陪同。如何让进入透析后的生活质量得以一定保障,做好健康管理是关键。
但做健康教育的人很多,每一个血透护士都在做健康教育,我们专科的健康教育究竟该怎么做呢?细想一下,无非是离不开六个方面的健康教育内容——营养及饮食的管理透析安全用药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血液透析感染预防透析运动康复管理常见并发症处理
01
营养及饮食的管理 
不合理的饮食会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营养不良、高血压和电解质紊乱,进而影响透析效果。
血液透析患者要谨记饮食原则:(1)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量,控制范围内尽量提高优质蛋白质比例。(2)能量充足,保证蛋白质利用。(3)优质蛋白质均衡分配在一日三餐。(4)钙、磷、钾、钠随着病情变化及时调整。(5)出现尿量减少及水肿时,按要求限制饮水量
另外,血液透析患者要避免饮食误区:(1)不能过分限制蛋白质,造成营养不良;(2)滥用静脉氨基酸,带来严重副作用;(3)对能量的摄入量重视不够。
对透析肾友及家属进行一下指导:
营养及饮食的重要性、方式和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营养饮食摄入的具体标准为每日摄入优质蛋白量,控制水分的摄入,透析期间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3%~5%,控制钠盐的摄入,并进行低磷和低钾饮食。
个性化饮食教育对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调节营养状况有重要意义,教育者可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及烹饪方式等实际情况,为其拟订具有针对性且科学的饮食计划,以满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血液净化中心会根据每一位肾友的情况进行季度性的营养筛查或复查,这样以便发现肾友的透析营养问题,进行相应的科学饮食指导及制定7日三餐食谱计划等。
02
血液透析安全用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服用药物种类繁多,且服用时间较长,服用方法繁琐,服用不恰当会导致相应的不良后果。安全用药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用药的重要性、药物服用剂量及方法、不良反应、禁忌证、保存方式和注意事项等。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耐心为患者讲解疾病与药物的相关知识,并在服药过程中对于其存在的疑惑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对透析肾友及家属进行指导:
(1)指导患者务必谨遵医嘱:血液透析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2)指导患者了解各种药物:患者应该了解所使用的药物名称、剂量、作用、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信息,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及时与医生沟通。
(3)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血液透析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和草药,以免增加肝肾负担。
(4)定期检查和复查: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检查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5)不要随意停药:患者不应该随意停止使用任何药物,特别是处方药。如果需要更改药物或剂量,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6)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该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对于肝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更应该谨慎。
(7)切勿自我诊断:患者不应该根据自我感觉或未经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行诊断和治疗任何疾病,以免加重病情或导致不良反应。
03
血管通路的维护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血液透析最常见的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三大类,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综合条件选择一样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长期通路,在长期的透析治疗中予以长期维护和使用。
血管通路相关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图片
(1)血管通路保护的重要性,讲述三种血管通路的分类及优缺点。
(2)血管通路的相关知识及日常维护,如每日自行对动静脉内瘘进行视、触、听的监测;每日需自行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敷料上有无渗血和渗液等情况。
(3)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功能锻炼和促成熟方法。
(4)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预防,包括内瘘维护注意事项,内瘘和/导管并发症的认识及其预防。
(5)早期并发症和紧急情况的健康教育。
04
感染预防 
感染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其住院和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除上述血管通路感染外,还包括呼吸、血液、皮肤和泌尿等系统的感染。为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应加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防感染相关知识的教育,注意日常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完整性,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加强基础疾病的控制,积极监测血压和血糖,并注意足部的暖与护理等健康教育。
具体表现为——
血管通路局部出现红斑、硬结、肿胀、疼痛、渗血、渗液、破溃等,也有部分患者出现畏寒、寒战,此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相较于血管内瘘,导管感染的症状更倾向于畏寒、发热、寒战这种特征性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及全身炎症综合征,透析结束后低热。
重视无菌操作严格无菌操作是防止感染的主要措施
(1)最重要的是穿刺时的无菌操作,在实施穿刺前要注意手卫生,穿刺前用碘伏规范消毒皮肤 ,操作过程中避免跨越无菌区,疑似污染要再 次消毒。
(2)每次透析前严格无菌操作,佩戴 一次性无菌帽及口罩,管道连接、取 样、置换液和血滤器更换是外源性污染的主要原因,最为严重的是透析液或置换液被污染引起严重的血流感染。
(3)应用无菌屏障、严格洗手制度、合理应用消毒液、减少穿刺对皮肤的损伤、通路仅供血液净化使用等均应严格遵守。
(4)严格导管口与动静脉管路接头的消毒,保持管路密闭性,最大无菌屏障等均可预防感染 。
05
透析运动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以及身体机能。运动的健康教育内容需包括运动的重要性、运动方案的制定和运动的注意事项等。应选择适合肾友们锻炼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根据运动时间可分为非透析期间运动和透析期间运动两大类,根据运动形式可分为有氧运动和阻力训练,以及有氧—阻力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有氧运动:是指慢跑、骑自行车、散步和居家自我锻炼。其中居家自我锻炼是指宅在家里面完成的运动。包括腹式呼吸训练和下肢关节训练。
1、腹式呼吸可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方法为:取站立位,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建议每天三次,每次5分钟。
 2、下肢关节训练。取平躺卧位,双手平放在腹部,分三组动作进行,第一组为臀桥运动:双腿屈曲,脚平放床面,抬起臀部维持3-5s,落下,重复进行;第二组剪运动,双腿尽可能向侧面伸展,然后缓慢移回中间,双腿像剪一样开合。第三组是直腿抬高运动,一膝弯曲,另一腿伸直并抬高15—30厘米。这套下肢关节训练建议每天进行1-3组,每组重复10次。
透析期间运动:是指在透析治疗期间的运动,研究表明在透析治疗开始前2小时适宜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加心肺功能,还可以增强透析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透析结束后2个小时不建议运动,因为组织间隙向血管回流减少,容易发生低血压。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运动方式。
1、踝部运动。使踝关节最大限度的屈和伸,再进行踝部环绕,建议每组重复10-15个动作,每次4-6组。长期坚持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抗阻力运动。例如握力球训练等。
06
常见并发症处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后会发生低血压、低血糖、出血和内瘘堵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危及生命。因此,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势在必行,可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带来的严重后果。需对患者及其陪护者加强并发症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其通过症状快速识别危险状况,并采取针对性处理,从而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 
图片
血液透析健康教育对于提升透析患者依从性有着很大作用,是医护患协同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透析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其陪护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不同,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健康管理,是血透室医生和护士的基本专业素养,是帮助广大透析患者提升透析生活质量,提高自我健康意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