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以色列是如何应付“赎罪日战争”的?传记电影《果尔达》

持续一年之久的俄乌战争让人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视觉疲劳,而2023年10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巴以冲突提醒着世人,这块流淌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火药桶。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冲突中,除了双方巨大的人员伤亡之外,还有一个问题让人感到震惊,武装到牙齿的以色列为何如此被动?
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在冲突爆发前一个多月,一部传记电影《果尔达》上映,电影真实地再现了50年前相同日期爆发的那场“赎罪日战争”。
图片
对于这块土地上的国家和人民来说,历史的车轮在50年时间里仿佛正好转动了一圈,电影中半个世纪前的那场战争,如今看来仿佛就在眼前。
电影《果尔达》并没有全景式的展现了“赎罪日战争”的过程,而是通过时任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的视角,再现了这场战争中的几个关键时刻。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两国军队突然对以色列发动进攻,而这一天正是犹太人最重要的节日赎罪日(Yom Kippur)。与50年后几乎同一天爆发的冲突情况相似,以色列在战争初期的反应迟钝,在事先获悉战争情报的情况下,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批准全国性的军事动员,而这一决策也直接导致了以色列军队在“赎罪日战争”中的重大伤亡。
图片
为什么以色列没有在战争初期做出正确的判断?
由于电影的篇幅有限,无法完整展现1973年这场战争所处的历史背景,也就使得电影中梅厄夫人及其团队的迟疑表现让人感到费解。
现代以色列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国,随后的1948年5月16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此后的1956年和1967年分别爆发了第二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无一例外的以少胜多,因而对其周边国家在军事实力上建立起巨大的心理优势。电影《果尔达》开头的情节便是,摩萨德特工将战争可能爆发的情报传回国内,而以色列最高决策机构并没有据此做出足够强烈的反应,梅厄夫人只是批准了人数有限的军事动员,而事后证明以色列动员的军事力量未能抵挡住埃及和叙利亚军队的第一波进攻。
图片
在当时互联网络和移动通讯尚未普及的年代,以色列全民皆兵的军事动员体系基于电视和广播,这一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运行顺畅。然而就是在“赎罪日”这一天以色列全国电视和广播系统关闭,全体犹太人需要在犹太会堂进行祷告。这是当时的军方迟迟不愿意在“赎罪日”期间发起全国总动员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为什么阿拉伯国家选择这一天对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
图片
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作为以色列总理的梅厄夫人绝对不会单纯从军事角度来思考对策,因为她清楚地知道以色列打赢每一场战争的最根本原因是来自西方的援助和支持。电影中有一个戏份不多而又起到决定作用的角色,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战争爆发后,基辛格博士亲自飞往以色列,公开表达了对于盟友的支持。同时与梅厄夫人的单独会谈中,基辛格博士明确地向自己的盟友交代了整场战争的剧本设计,而后者毫无办法地只能接受。梅厄夫人清楚地知道,来自盟友支持的前提是这场战争不能由以色列发动。如果以色列军队根据事先得到的情报,先发制人开了第一枪,很难获得西方国家名正言顺的军事援助。
图片
尽管以色列军队最终获得了“赎罪日战争”的胜利,然而巨大伤亡使得担任总理梅厄夫人受到公众的批评,并且于战争结束的次年辞去总理职务。
电影结尾,病入膏肓的梅厄夫人躺在病床之上,看着电视里她的继任者贝京总理与埃及总统萨达特签署了《戴维营协议》。《戴维营协议》的签订有力地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签署协议的以色列总理贝京和埃及总理萨达特因此获得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同年以色列前总理梅厄夫人逝世。
而50年之后,一切又回到原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