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发起总攻,巴勒斯坦向中俄求救,中国出手救火

以色列开始对加沙的总攻;
巴勒斯坦向中国求救;
中国特使将前往中东灭火;
哈马斯设下圈套。
总攻开始!以色列“结硬寨,打呆仗”
图片
10月14日,随着以色列给出的24小时通牒结束,以色列军队开始对加沙北部地区发起总攻。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以色列已经派出首批精锐部队,对加沙城展开进攻。以色列军方声称,首批部队已经摧毁了该地区的武装分子阵地,并展开营救人质的行动。
根据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的说法,以色列军队将在加沙地区发动“持久、强大”的地面攻势,直到将哈马斯“赶出加沙、赶出地球”,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带来永久性改变。
为了筹备对哈马斯的大规模进攻,以色列要求美国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并制定了为期数月的军事行动计划。
图片
按照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拉扎里尼的说法,加沙地区已经有超过42.3万居民流离失所,其中27万多人在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庇护所避难。
图片
为了筹备对加沙的地面军事行动,并防止陷入残酷的巷战,以色列对加沙实施了大规模空袭,在6天时间内投掷了超过6000枚重磅炸弹,其中包括美国提供的JDAM制导炸弹。
在对加沙北部居民发出撤离警告后,以色列空军直接将所有可疑建筑炸毁,并出动D9R大型装甲推土机,将前进道路上的地雷与简易爆炸装置引爆,并拆除障碍物。确保哈马斯武装分子失去地形优势后,以色列地面部队才逐步推进。
图片
以色列军队的打法,很明显汲取了俄军在车臣战争、俄乌冲突中的教训,欺负哈马斯武装没有可靠的防空能力,让以色列地面部队在空中掩护下逐层推进。
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最适合在敌我实力相差悬殊时使用,只要以色列军队不轻易冒进,以轻武器为主的哈马斯武装分子,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
根据以色列国防部在10月14日公布的消息,目前以色列军队已经在约旦河西岸逮捕了230多名哈马斯武装分子,并击毙了哈马斯空中部队的指挥官。
当然,以色列军队的这种打法也不是没有缺点,最大的问题是严重浪费弹药,尤其是昂贵的精确制导炸弹,完全依靠砸钱的方式赢得战争。然而这个最大的问题对以色列却不是问题,因为以色列有美国输血,以色列要打仗,美国只能向以色列源源不断地输送弹药。
图片
并且在以色列大军扑向加沙的时候,美国航母舰队则在地中海虎视眈眈,让叙利亚、伊朗等国不敢趁着以色列后方空虚的时候发动进攻。
而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安插的楔子,以色列的重要性远超乌克兰,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只会更上心,所以以色列才敢放心大胆的使用这种战术,毕竟弹药浪费再多,也是花美国纳税人的钱,而士兵若是阵亡了,死的可是以色列人。
而为了防止伊朗利用叙利亚军事基地对以色列发动偷袭,在对加沙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前,以色列专门对叙利亚的大马士革机场与阿勒颇机场发动了空袭。10月14日,叙利亚国防部发表声明称:阿勒颇国际机场因以色列的攻击而全面瘫痪。
图片
在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后,以色列国防部于10月14日晚间宣布完成了数十万军人的后备动员,将在加沙实施更广泛的地面军事行动。
眼看加沙地区200多万平民要饱受战火蹂躏,西方却拿不出有效的救援方案,美国甚至将大量弹药送到以色列军队手上,英国则完全跟着美国的脚步,向中东派遣了一支小规模舰队与一个海军陆战队,表达对以色列的支持。
法国也表示与以色列团结一致,重申完全反对恐怖主义行为并致力于保障以色列的安全。
而欧盟虽然反对以色列对加沙地区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但是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欧盟对以色列的影响力不大,并且欧盟许多成员国都跟美国一个鼻孔眼出气,因此欧盟也眼睁睁看着巴以局势恶化。
美英法不靠谱,巴勒斯坦向中俄求救
图片
在美英法都偏向以色列这边的情况下,巴勒斯坦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中国与俄罗斯身上,希望最后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能伸出援手。10月14日,巴勒斯坦驻俄大使表示:国际社会应当帮助“中东四重奏”的重启,中国和俄罗斯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所谓的“中东四重奏”,是2002年由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组成的一个旨在引导巴以和平的组织,该组织制定了一个解决巴以问题的“路线图”,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进行安全合作、以色列撤出占领的巴方领土、成立临时巴勒斯坦国、完全最终的地位谈判。
图片
然而“中东四重奏”成立了20年,依然无法解决巴以矛盾,所谓的“和平路线图”也是纸上谈兵。究其原因,主要原因在于各方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只是将巴勒斯坦当成一个讨价还价的筹码,从未真正关注过巴勒斯坦人的安危。
现在美国态度鲜明的支持以色列,所谓的“中东四重奏”若想重启,只能由中国代替美国在“四重奏”中的位置。
面对巴方的求助,俄罗斯方面做出了回应,起草了一份联合国安理会提案,呼吁巴以立即停火并释放人质。
图片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还对美国和英国发起谴责,认为巴以冲突的罪魁祸首就是美国和英国。
美国作为以色列最大的援助国,原本可以通过限制对以色列军火援助的方式,阻止巴以冲突扩大化,但是美国却选择了向以色列提供大量弹药。而英国更是巴以问题的源头,一战后,在英国的支持下,犹太人以购买土地的方式向巴勒斯坦移民;二战结束后,英国直接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交给联合国,让联合国把巴勒斯坦地区分成两个国家,人数较少的以色列人分到了更多且更肥沃的土地,为巴以冲突埋下了导火索。
中国出手救火,王毅与多方代表通话
图片
只不过现在俄罗斯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乌克兰战场上,再加上自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威望大跌,已经很难在中东地区发挥足够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巴以停火最大的希望只能放在中国身上,而中国也在认真履行一个大国的义务,在巴以冲突爆发后与多方对话,积极出手灭火。
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中方将派遣特使前往中东,并通过联合国渠道向加沙地带以及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提供紧急人道援助。
10月14日,王毅委员又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通话,表示中国将与所有阿拉伯国家一道,继续支持巴勒斯坦恢复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推动巴勒斯坦问题重回“两国方案”正确轨道。
图片
同一天,王毅还与来华访问的欧盟高级代表博雷利会面,一致认为解决巴以问题有必要采取“两国方案”。
之后,王毅又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话,向美方展示了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呼吁尽快召开国际会议,为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民族和解创造条件。此外,王毅还告诫美方:在处理国际问题时,应坚持客观公正,保持冷静克制,带头遵守国际法。
图片
针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王毅在谴责一切伤害平民行为的同时,也向以色列发出劝告,认为以色列当前的行为已经超过自卫范围,是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
虽然针对中国在巴以问题、俄乌问题上的中立态度,西方一直颇有微词,但这却恰恰证明中国站在和平与公道一边,在地区热点问题上没有私心。中国反对一切针对平民和他国的军事行动,也抵制任何扩大地缘危机的拱火行为。
巴以矛盾持续了近80年,双方爆发的冲突不计其数,事实证明武力无法解决巴以问题,以暴制暴只会令两个民族的仇恨不断加深,陷入冤冤相报的死循环。
美国无论援助给以色列多少武器,都无法打服巴勒斯坦人,现在是时候听从中国建议,以“两国方案”为基础,为政治解决巴以问题创造必要条件。
哈马斯设下圈套,逼以色列接受和谈
图片
况且以色列自以为胜券在握,但是哈马斯这次看似鲁莽的行动,其实暗中埋下了圈套。
10月7日,哈马斯组织了对以色列的海陆空联合行动,证明以色列军队防守空虚、情报部门懈怠。而吸引以色列对加沙地区发动地面进攻,很可能也是哈马斯埋下的圈套。
为了迎接以色列军队的地面进攻,哈马斯建造了长达数百公里的地道,再配合无人机、反坦克导弹与火箭弹,虽然无法正面对抗以色列军队,但是却可以在以色列后方空虚的情况下,继续发动突袭,让以色列军队首尾不能相顾。
图片
此外,随着以色列对加沙大规模用兵,以色列北部防线空虚,这给了手握15万枚火箭弹的黎巴嫩真主党可趁之机。正在黎巴嫩访问的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就暗示:受到伊朗支持的黎巴嫩武装可能会开辟新战线。
一旦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区的伤亡数字超过预估,哈马斯战术上取得的成功将转化为战略上的成功,迫使以色列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以“两国方案”作为解决方案。
此外,即便哈马斯未能抵挡住以色列人的进攻,但是以军进攻加沙地区肯定会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势必会激化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对立情绪,导致阿拉伯国家终止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原本与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可能也会选择断交。只要身后有阿拉伯国家支持,哈马斯武装就不愁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图片
最后,以军在加沙地区造成人道灾难,也会影响以色列与欧盟的关系。尤其是以色列军事行动导致大量难民出现,欧洲又将迎来一股难民潮,欧盟各国也会向以色列施压,迫使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虎头蛇尾的结束。
最终,以色列民众将意识到,巴以问题一天得不到妥善解决、巴勒斯坦人一天没有建国,以色列自己一天也得不到安宁,最终让理智战胜民族情绪,以色列政府所代表的右翼政治主流可能会被抛弃,巴以问题开始以和谈为主。
总之,围绕着中东这盘大棋,各方势力展开了新一轮的博弈,加沙平民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沦为了各方势力博弈的牺牲品。不过好在还有中国这样的大国,一直心系平民安危,为劝和促谈而奔波,也算给了加沙民众一丝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