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千方百计稳蔗稳糖稳农 扛起守好国家“糖罐子”责任

作为全国糖料蔗主产区,近年来,崇左以稳蔗、稳糖、稳农为目标,在育良种保面积、科技赋能降成本、“吃干榨尽”强产业、蔗旅融合提效益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糖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坚决扛起守好国家“糖罐子”责任,推动崇左糖业高质量发展。
 眼下正是甘蔗管护的重要时节,在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甘蔗滴灌高产示范种植基地,田间管护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农药装填等飞、防准备工作,之后无人机将按照设定好的路线对甘蔗地进行农药喷洒。
图片
工作人员正在给无人机装填农药。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单台无人机每日可覆盖喷洒400亩以上,是传统的人工工作效率的100多倍,可将虫害精准扑杀在繁育时期,降低来年虫口基数,实现“明年的虫今年治”。除了空中飞行作业喷洒,在甘蔗植保过程里,种植基地还通过水肥药一体滴灌系统,对甘蔗生长进行“闹钟式”管理,定期定量,追肥补肥。这种空地结合、全方位、无死角的植保作业,有效实现从传统单一的防虫防病向病虫害防治与增肥抗病相结合的综合型防治的转变。当前,该种植基地已影响周边蔗农近2000亩甘蔗种植采用水肥药一体化滴灌植保,切实提升管护效率。
图片
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
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甘蔗滴灌高产示范种植基地负责人 蒙毅广
下一步,我们不断地优化技术,把我们所有的技术和优化方案,制成公开的管理方案,带动更多的农户、更多的种植大户为甘蔗产业探索出一条省工、机械化、高效、有效益的新路子。
近年来,崇左市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种蔗人口约110万人。为确保种植质量和成效,崇左市持续推行“智慧农机+”模式,在耕、种、管、收等甘蔗生产主要环节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精准作业,不断夯实糖业发展基础。当前,全市糖料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08%。其中机耕水平99.65%,机种水平84.88%。
图片
农户进行甘蔗机械化种植。资料图
为“吃干榨尽”每一根甘蔗,崇左市大力实施糖业“二次创业”,积极引进糖关联食品产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延伸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广西中国糖业产业园,广西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蔗糖资源,不断增线扩产,现有各类食品饮料生产线共计23条,出产面包、饼干、薯片、饮料等产品品类多达上千种。
图片
广西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广西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 刘樊樯
我们一年的用糖需求量在1万吨以上,优先在崇左或者是扶绥当地的糖厂选购,2022年我们的营业额4-5亿,今年有望突破5亿元,达到6-7亿元。
近年来,崇左市大力支持和引导具有能力和技术的企业加快推进蔗糖新产品研发生产,构建了以东亚、中粮、南华、广糖、湘桂为组团的制糖业集群,不断延长产业链,传统蔗糖产业正向食品加工、发酵工业等转化升级。当前,崇左市利用糖蜜生产酵母5万吨/年及其抽提物2.8万吨/年,崇左市成为全球最大的活性干酵母生产基地;每年利用蔗渣生产纸浆产能10万吨/年、发电产能90兆瓦,基本实现100%利用;利用蔗叶尾梢加工拉动全市饲养牛30万头/年、羊10万只/年,收集蔗叶秸秆开展生物质发电2亿度/年。全市形成了甘蔗、制糖、酵母及其抽提物、糖果、饮料、生物质发电、青储饲料等多条闭合循环经济产业链。
下一步,崇左市将聚焦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个产业同时发力。以提高单产、糖分为主攻方向,拓展液体糖、药用糖等高附加值的糖深加工产业,不断加强“糖业+服务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糖都”地位。
崇左广播电视台记者:赵敏敏 杨开金 许程 杨沛燊(实习)
编辑:陆宣静
一审:莫晓庆
二审:谢钰莲
终审:黄世能
法律顾问:广西法顺律师事务所  黄若琛律师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