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近日,腾讯在深圳总部滨海大厦外侧玻璃幕墙贴了一个特殊的“贴膜”,通过鸟类友好建筑设计的大规模改造,粘贴1面2层楼高的防鸟撞波点贴纸,此举引发了网民的关注。
10月17日,长期研究“鸟撞”现象的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李彬彬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此次玻璃幕墙改造,可能是第一个在国内对鸟类友好建筑设计大规模改造的互联网企业,从行动本身到科学传播的意义很大,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腾讯给深圳总部大厦“贴膜”(图源腾讯)
为防“鸟撞” 总部大厦率先“贴膜”
2023年5月,腾讯员工自发组织第一期腾讯志愿者鸟调行动,在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及昆山杜克大学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室的专业指导下,于北京、深圳进行为期1个月的调研。
志愿者巡查发现,分别在滨海大厦楼外的玻璃幕墙下,短时间内发现了5次共6只小鸟在相同位置不幸死亡,系全部死于鸟撞。专家指出,针对鸟类不易看清的玻璃幕墙,在玻璃外侧粘贴间距不超过5cm×5cm,直径不小于1cm的波点设计图案,能有效防止鸟撞的发生,更易于鸟类“看清”玻璃。
这一发现,揭示出“鸟撞”问题的一些根本原因。实际上,在这之前,“鸟撞”问题,常常被认为是人类活动导致野生鸟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指鸟类因玻璃透明或反光的特性撞击建筑或建筑上的玻璃的现象。
相关报道指出,在10月4日晚,近1000只鸟类撞上美国芝加哥麦考密克展览中心的窗户后死亡。该中心为北美最大的会展中心,其建筑外墙大部分被玻璃覆盖。现场,这些鸟的尸体摆放在一起 ,厚得像地毯。
腾讯给深圳总部大厦“贴膜”(图源腾讯)
夜间光源建筑物大大增强撞鸟概率
封面新闻此前曾多次聚焦“鸟撞”问题。今年4月,成都昆虫专家赵力在都江堰一处商业街路过时发现,多只鸟疑因撞上玻璃死亡,其中还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红嘴相思鸟。2022年11月,贵阳恒大中心楼下也出现多起鸟撞玻璃死亡的案例,更早之前,成都文家场附近某大桥因为玻璃幕墙设置,也发生鸟撞的现象。
“鸟类是看不到玻璃幕墙的。”相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白天鸟撞发生的常见原因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鸟类看到反光玻璃上映照出的栖息地或天空等环境,误认为玻璃上的地点可以达到,因而飞向玻璃;二种是,鸟类透过透明的玻璃看到另一侧的植物或空间,这会让鸟类误以为是自然的、可飞越的环境。
在夜间,人造的光线不仅会让鸟类失去方向感,还会吸引鸟类,最终让大量鸟类聚集在光源建筑物周围,大大增加鸟类撞击建筑并造成死亡的风险。鸟撞大多发生在春天和秋天的鸟类迁徙季,一些鸟类迁飞时对城市环境不太熟悉,可能跟建筑发生撞击。在繁殖季节,一些新出生的幼鸟飞行技能尚且生疏,也容易发生鸟撞。
腾讯北京总部大楼下因撞击死亡的棕头鸦雀。
“鸟撞”频发 如何避免成为新课题
李彬彬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只要有玻璃存在的地方就可能发生鸟撞,在玻璃护栏以及不计其数的玻璃幕墙外立面,都是鸟类的潜在杀手。
“最好的手段是建筑设计规划初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因素考虑进来,而不能仅仅从美观、成本、建设工期等人类视角出发。”李彬彬认为,这些风险是可以避免或者降低的,很多建筑建成或者投用后,并没有直接揭掉玻璃幕墙的遮盖物或者防护膜,如果揭掉了,可以对玻璃幕墙进行改造,采取一些贴纸或者布起到临时遮挡的作用,晚上关掉不必要的灯,拉上窗帘,避免光污染以及节约能源。
施工人员正在给腾讯滨海大厦的外墙玻璃“贴膜”
腾讯给深圳总部大厦“贴膜”(图源腾讯)
“贴膜”行动能让更多人了解“鸟撞”问题
李彬彬告诉记者,建筑物玻璃幕墙之所以成为鸟类的致命屏障,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反射的、虚幻的蓝天白云和植被,会被鸟类看成可飞越的自然环境,而改造的目标就是阻断玻璃的反射作用,让鸟类看清障碍物,放弃从玻璃面穿过的想法。
在李彬彬看来,腾讯此次“贴膜”改造的主要对象是根据之前的数据和经验得来,不一定可以完全避免鸟撞,但是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后续要继续进行鸟撞调查,确定改造的成效,并鉴别是否有其他鸟撞风险高的立面,并进行后续改造。总之,这次行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鸟撞”以及关于鸟类友好建筑设计的议题、改造玻璃外墙的方法等,有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