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耧耩地到无人驾驶播种机的演变

图片
图片
耩地耧,是一种用来播种的农具,是西汉时期经过农学家赵括的改造加工得以推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为普及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图片
耩地耧,由耧杆、耧把、耧仓、耧腿、耧铧等主要部件构成。除了耧铧是铁的,其他部分全是木的。木耧的结构很复杂,斜榫斜眼多、两条耧腿是空心的。一架小小的耩地木耧,同时兼具开沟、播种、掩土的功效,设计之精细,做工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耩地时,在耧杆上系上绳子,一个人两手人招扶着耧杆,肩上挂上绳子牵引,后边人招扶着耧把,进行摇晃,种子在顺着耧仓下的小孔往下流入耧腿上的耧铁脚犁出来的沟到地里。可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
自古以来,人们用耧耩地进行播种,60年代之前,农村用的是两腿耧,根据行距来制作耧腿的距离尺度。60初,全国落实《农业八字宪法》中的“合理密植”要求,又出现了三腿耧,缩小了农作物行距。
不论在山区还是平原上,秋分之后,几乎随处都可以见到牲口或者人力拉着木耧耩麦子的情景:或一人摇着耧一人牵着牲口走在前面;或三五人拉着绳子走在前面,一人摇着耧。拉耧的人脚蹬着土地,身体前倾,扶耧的人弓着腰,摇晃着耧把。两边拉耧的人用劲要均匀,不然耧会被拉偏。拉耧走步也要适度,不能拉得太快,也不能走得太慢。驾耧人掌握着耧杆,既是掌握方向,又起到平衡作用。田野里,吆喝牲口声、人们的说笑声、叮铃叮铃的耧铃声交织在一起,给秋日空旷的原野增添了不少韵味。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具在农村大力普及,到了70年代初,农村有了小型联合播种机,有12马力拖拉机牵引,一般播种7行、9行,后来,又有了大型播种机,能播种12到15行。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的普遍使用让农民从繁重的三秋生产中解脱出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年,随着智慧农业的先进生产方式的发展,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播种机助农播种,让农民种地更轻松。现在,农民播种又用上了北斗导航“神器”,有电脑控制操作,为农机自动驾驶提供精准路径,装有农用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智能谷物精量播种机便按照设定的路线匀速前进,旋耕、施肥、耙平、播种、镇压、覆土等作业一气呵成。可播种20行,功效是传统的播种机功效的2倍。比原来播种机播行端直、平整,便于浇灌,每亩地还可节约种子2.5公斤左右,有效节本增效。此外,播种机还装有漏播报警系统,漏播一粒种子也报警,同时可减少错行和漏行,提升土地利用率。 
无人农场收获、播种技术,是智慧农业的先进生产方式,也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利用智能农业机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随之又有了大型联合播种机,有大型拖拉机牵引。
图片
通讯员:刘岚、马光仁
编辑:王宪鑫
审校: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