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表态并提供援助后,巴勒斯坦大使求助,希望中国协助结束冲突

巴以冲突的战火延烧至今,加沙城内巴勒斯坦民众的艰难处境,牵动着无数人心。在人道主义危机加剧,冲突几近升级之际,巴勒斯坦驻华大使主动求助,希望中国帮助结束巴以冲突。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马赫达维在受访时表示,巴方希望中国与其他有能力平息战火的国家一道努力,尽早结束冲突。
图片
马赫达维对现状深感焦心,在采访中显得有些语无伦次,虽然大致列举了部分国家防止冲突扩大的举措,并呼吁中方发挥建设性作用,但却并未说明该如何实施。
前些时候,以色列驻华大使潘绮瑞倒是呼吁中国利用与伊朗的密切关系来遏制伊朗。
这一点与美国的思路如出一辙。白宫既担心伊朗介入巴以冲突,又忧虑受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卷入其中。为此,美国甚至通过秘密渠道与伊朗举行会谈,三分威胁、三分警告、三分请求地让德黑兰不要轻举妄动。
马赫达维自然也深知其中利害,现在任何势力介入其中,都会使局面更加复杂、失控。所以他在受访时,极力淡化这一话题,仅表示问题出在巴以境内,需从根源上加以解决。
图片
马赫达维之所以主动寻求中国的帮助,与中方公平、公正、公义的立场不无关系。在冲突爆发后不久,中国出于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局势考虑,在第一时间响应联合国号召,向巴勒斯坦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用于解决加沙地带的食品、医疗、居住等急需。
在此期间,王毅外长频繁与各方联系,阐述中方立场,推动停火止战,乃至在“一带一路”论坛揭幕的当下也未曾停歇。对王毅外长多次谈话的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大致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其一,巴以冲突的根源,在于巴国人民所遭遇的历史不公未得纠正,独立建国的夙愿久久搁置,生存权难以落实,回归权遭到漠视。
其二,对待巴勒斯坦问题,中国始终站在和平的一边,人类良知的一边,谴责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反对任何违反国际法的作法。
图片
其三,以色列做得太过了,其行为已完全超越自卫范畴,无视联合国与国际社会的呼吁,执意对加沙民众施以集体惩罚。
其四,中支持伊斯兰国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加强团结协调,并呼吁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要切实负起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五,解决冲突的唯一方法是落实“两国方案”,而落实两国方案的正确路径是尽快恢复和谈。中国将派遣特使访问有关国家,为实现停火止暴、局势降温作出应有的努力。
图片
如果按照王毅外长多次讲话的时间顺序来看,我国对巴以冲突的立场是坚定的,但外交姿态却有着微妙的变化,甚至含蓄地对以色列提出了批评。
这显示我国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区近乎种族灭绝的军事行为所可能引发的新一轮中东战乱深感忧虑。一旦冲突失控,军事手段将成为以暴易暴的工具,进而造成不死不休的恶果。
那么,将巴以问题一股脑甩给中国解决,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它需要中美加强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的机会。
但问题是,中美关系的现状令人悲观,寄希望于中国单独去维护公平正义,未免强人所难。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停火止战,形成国际共识,拿出实际举措,使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