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伍晓蔓重回元丰五年的大宋,看苏轼在黄州的心境|东坡大家讲

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苏轼47岁,居黄州。这一年苏轼创作了许多影响中国文学史的作品,是他创作的丰收期。闻名天下的《寒食帖》写于这一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临江仙·夜归临皋》等知名作品写于这一年;而黄州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赤壁三绝唱”也全部写于元丰五年。若没有这一年的苏轼,中国文学史,将失色很多。
为什么在这一年苏轼的创作如此丰盛?元丰五年对于苏轼到底有多重要的影响?10月20日下午,“东坡大家讲”名家系列讲座将迎来第八讲,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伍晓蔓将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开讲,她以“苏轼三游赤壁的心灵提升之旅”为题,从心理学角度切入,带领观众重回元丰五年的大宋黄州,看一看苏轼的生活和心境。
元丰五年,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年。虽然外部环境依然没有大的改善,但他的心灵世界得到了大大提升,一个崭新的自我开始从苦难的纠缠中蜕变而出,怨愤和痛苦成为过去,他开始充满智慧,重拾幽默,奠定了超旷放达的风格。“这一年,苏轼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心灵成长。”伍晓蔓提到。
一天夜晚,苏轼与朋友在外饮酒,酩酊大醉。半夜回到家中,敲门无人应,他在夜风中获得了启迪,于是有了《夜归临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名句。深受当代人喜欢的《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轼坦荡旷达的自我表白,进退得失,皆不足道,宠辱不惊,才能得人生大成。他时时走街串巷,在山川中游览,还能从中获得生命感悟:“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假白发唱黄鸡。”
到赤壁游览,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苏轼俯仰古今,写下千古三绝唱《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从此赤壁的江水多了天地万物与我一体的哲学厚重感。
正是因为有如此多重要的作品诞生于这一年,甚至有人认为,元丰五年可以直接叫“苏轼年”。10月20日下午,伍晓蔓老师将深入讲解这一年对于苏轼的重要意义,以及他的心灵提升。封面新闻APP将对本场讲座全程直播。不能亲临三苏祠的朋友可以关注封面新闻APP。
今年3月,“东坡大家讲”正式推出,首期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贵开讲。随后,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宁,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莫砺锋,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莫林虎,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刚等名师先后登上了“东坡大家讲”的讲台。截至目前,“东坡大家讲”的7场讲座,全网的总观看量已经突破了千万人次,共计观看量超过1200万。接下来,“东坡大家讲”还将邀请全国范围内知名苏学大家,围绕苏轼文学文本、家风家教、人生哲学和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普及性讲座,展现更为全面立体的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