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经济恢复向好总体回升态势更趋明显,出现八个方面积极变化

金融界10月18日消息 今日上午,国新办就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出席发布会表示,今年是我国遭遇三年疫情冲击经济恢复的第一年,国民经济顶住了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总体上持续恢复向好。尤其是从三季度的情况来看,经济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多个领域、多项指标都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长持续恢复向好。刚才我也向大家发布了,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增长4.9%,比二季度同比增速回落,主要是因为去年对比基数抬升的原因。大家知道,去年二季度是我们国家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一个季度,当季GDP同比增速只有0.4%,但是去年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已经回升到3.9%。所以今年三季度,如果扣除基数的影响,两年平均增长增速是4.4%,比二季度加快了1.1个百分点。所以我们看经济回升,除了看同比增速变化以外,还要看环比。从环比增速来讲,今年三季度增长1.3%,比二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增长持续恢复向好。这个增速无论是同比增速还是前三季度的累计增速,在国际主要经济体中都是名列前茅,这是一个积极变化。
二是就业形势好转。刚才我向大家发布了,前三季度平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3%,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而且逐月好转。三季度平均调查失业率是5.2%,9月份的调查失业率是5.0%。就业形势好转是经济恢复向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个积极变化。
三是物价运行总体平稳。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同比持平,前三季度平均同比上涨0.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连续三个月降幅收窄,9月份同比下降2.5%,比6月份最低点收窄了近3个百分点,这说明国内总的需求稳中向好。
四是外贸好于预期。海关总署已经发布了前三季度的外贸数据,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0.2%,基本上与去年同期持平。今年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外需总体收缩,再加上我们前几年外贸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基数较高,原来曾担心今年外贸下滑较多,但是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三季度降幅明显收窄,好于预期,这为经济的稳定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撑。
五是市场活力增强。刚才发布的无论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还是服务消费数据,今年三季度都在转好。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无论是出行人数、旅游消费还是住宿、餐饮收入数据,都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这说明中国经济市场的活跃度提升,而且也彰显了市场消费的潜力和活力。
六是企业预期改善。我们前段时间发布了全国采购经理指数PMI,9月份是50.2%,在前几个月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收缩的情况下,我们又回到景气区间,这预示着我们实体经济的景气度改善。
七是农业形势较好。夏粮产量虽然遭遇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略有减产,但是我们秋粮的生产形势比较好,播种面积略有扩大,而且北方雨水增多,总体有利于秋粮的生产。初步预计,今年的粮食产量可能再创历史新高。畜牧业稳定增长,农产品供应充裕,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八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从创新角度来讲,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4%,这意味着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回升势头较好。大家熟知的中国绿色发展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新三样”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新三样”的出口,前三季度海关发布数据增长41.7%,增长速度较高。另外是居民收入,无论是城镇居民收入还是农村居民收入都稳定增长,全国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同比实际增长5.9%,高于GDP增长。企业利润增长改善,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长是负的,但是降幅比1-7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而且8月份当月工业企业营收转正,企业利润当月增长17.2%。
以上八个方面的积极变化,充分说明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也彰显了中国经济巨大韧性、潜力和活力,这说明党中央宏观经济政策是有力有效的。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领域出现的这些积极变化有些还是初步的,有些积极变化的可持续性还需要继续观察。经济运行中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不足的矛盾还没有根本缓解,经济稳定回升的基础还需要继续巩固。下一阶段,还是要狠抓政策落实,进一步夯实经济回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