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4分钟续航504公里,宝马iX5氢燃料电池车首测

图片
10月18日,BMWiX5氢燃料电池车首次在国内开放试驾,此次测试的车型由宝马集团位于慕尼黑的研发中心小规模生产,目前国内仅有5辆试装工程车。新车集成了氢燃料电池技术与第五代BMW eDrive电力驱动技术,由两个储氢罐、一个燃料电池、一个块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构成,可实现加氢4分钟,WLTP续航504km,该车型有望于2025年开始量产。
图片
在沟通会上,宝马集团氢燃料电池技术及汽车项目负责人Dr.JuergenGuldner表示,无论是燃油、纯电、氢能源,目前没有单一解决方案能满足全球客户的全方位出行需求,未来出行将并存不同驱动系统,而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电力驱动系统的一个重要补充。BMW iX5氢燃料电池车会和旗下纯电车型共用架构、共享零部件,并非全新独立的氢燃料电池平台。
图片
图片
外观方面,车辆基于X5进行改造,发动机盖、格栅进气口、轮毂、迎宾踏板等位置保留了蓝色饰条,充分凸显其与BMW i品牌的渊源。最大的不同是前格栅,由于燃料电池发生化学反应需要大量的氧气,纯电车型上的封闭式设计回归成传统开放式设计,来保障更高的进气效率。
图片
图片
侧面和车尾设计与目前在售的X5车型基本一致,如果没有涂装标识,很难辨认出这是一台氢燃料电池车。加氢口位于副驾驶一侧的后翼子板处。
图片
图片
尾门采用上下分体的开闭式设计,后备厢的进深表现与在售车型基本一致。在储物底盖板下方,肉眼可见放置了一块不到5kWh的动力电池。
图片
图片
内饰方面,车辆延续目前X5的布局设计,在挡把、启动按键位置加入了i系列经典的蓝色装饰。在副驾饰板上,贴有“Hydrogen”标识,彰显其氢燃料电池车的独特身份。
图片
图片
车内空间并没有被储氢罐过度侵占,空间表现与目前混动版、纯电版车型基本一致。宝马工程师表示,在量产前还会继续优化空间设计,使其最终可以达到目前X5的空间表现。
图片
图片
iX5的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由燃料电池、储氢罐、电机和动力电池构成。供应燃料电池所需的氢气储存在两个由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制成的700bar压力罐中,总共可容纳6千克氢气。通过氢气与氧气产生化学反应,燃料电池可为安装在后轴上的电动机提供125千瓦(170马力)的电能,算上动力电池的输出功率,总功率可达295千瓦(401马力),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需6秒,WLTP工况下氢气消耗量1.19千克/100公里,WLTP工况下续航里程504km。动力电池容量小于5kWh,除了储电外,还支持动能回收。车辆除水蒸气外不排放任何废气,产生的多余热量还可被回收用于加热座舱。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BMW iX5氢燃料电池车上所需的燃料电池单体由丰田汽车公司采购而来,宝马负责研发燃料电池系统和车辆本身的开发和生产。燃料电池系统由位于慕尼黑的氢能技术中心生产;电堆壳体及为燃料电池电堆输送氢气和氧气的压力板在宝马集团兰茨胡特工厂制造;整车在宝马集团位于慕尼黑研究创新中心(FIZ)的试制产线中生产制造。传统内燃机搭载了如空气增湿器、空气过滤器、控制单元和传感器等技术功能。在此基础之上,宝马为全新氢燃料电池系统专门开发了氢气部件,如空气压缩机和高压冷却泵等。
图片
图片
通过半小时的短途封闭道路试驾,车辆驾驶感受无异于宝马的纯电动车型。燃料电池发电最后作用于驱动电机,可以理解为增程式电动汽车,只不过把发动机换成了氢燃料电池。车辆的转向、底盘的调校风格与目前宝马纯电系列车型没有明显区别。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十分静谧的,燃料电池运行没有明显的噪音和震动感知,为了驾驶乐趣,宝马还加入了独特的模拟声浪。
“车辆的完整度是比较高的。”这几乎是参加体验后的大家得出的共识。这台iX5已经具备商用的能力,在某些细节上完全不输丰田已经量产的二代Mirai。为什么现在不量产?宝马集团氢燃料电池技术及汽车项目负责人Dr.JuergenGuldner表示,目前大环境基础设施还无法达到民用的标准,加氢站的数量虽然不用像现在的加油站那么多,但布局至少要覆盖人们的生活区域。此外,目前氢燃料的成本(上游制氢,中游储氢运氢)及单车生产制造成本也同样不低,虽然目前iX5的售价暂未公布,但理论上是要高于丰田Mirai(75万人民币)的指导价的,即便现在量产,也完全没有市场。
图片
宝马iX5氢燃料电池车有望于2025年量产,届时无论是单车成本、氢燃料价格、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会比现在更上一个台阶。目前,宝马方面完全没有透露iX5氢燃料电池车的任何价格信息,作为参考,丰田Mirai工程师透露Mirai三代将于2026年上市,成本会是二代车型的一半,指导价或许会降至40万元左右。据此,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或许会在2025-2026年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图/文 腾讯汽车 博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