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市场危与机并存,千予汇如何「求解」?

图片
文/夏雨
 编辑/也行
校对/Tina、Rita
策划/Eason
碳汇市场在今年迎来高速增长,成为当下热门主题之一。
自2020年9月双碳政策提出以来,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大批资金与企业加速入场。例如中国投资协会发布的《零碳中国·绿色投资蓝皮书》中测算 “碳中和”相关的投资规模约70万亿;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人员预测“碳中和”新增投资将超过139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国内的碳汇市场发展如何?遇到哪些痛点与挑战?未来会有哪些新技术与方法可以应用与落地?
作为“碳中和”浪潮的见证者、参与者之一,千予汇环保专注于开发绿⾊项⽬碳资产,实现国际碳交易,并致⼒于打造全球头部最专业、权威的“碳中和”平台,坚持“以科技创新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近期,第一新声采访了千予汇环保CEO林宇阳,试图解答上述疑问,并立足当下,厘清“碳中和”在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了什么?希望以此对行业发展提供更多路径探析和先进理念。
01、碳汇市场交易额超百亿,危与机并存
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正不断上升。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在2020年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有效“碳减排”手段的碳汇市场逐渐发展壮大,近来多地区都在积极推动碳汇项目的签约和实施。
例如2023年4月,贵州14家火电企业签约购买林业碳汇,总金额186万元;7月,延安市首批林业碳汇成功交易,交易碳汇量60万吨、交易合同金额2239.5万元;8月25日,呼伦贝尔市实现750万市域内碳汇交易......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2020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21年成交量为1.79亿吨,成交额达76.61亿元,创下碳交易市场成交额新高。
图片
“无论是增速还是目前的整体规模,国内碳汇交易市场都还未到蓬勃发展的阶段。当前国内市场一年交易额大概100亿元。”千予汇环保CEO林宇阳对第一新声说道。
其介绍道,这与排放政策有关,例如国内的发电等行业均采取配额交易,而且重点排放企业在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时,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所以市场增速在初期阶段不会太高。
低碳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时代给予的机遇。所以在林宇阳观察与预测来看,未来碳汇市场的发展仍值得被期待。
一方面是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低碳资源和低碳能源都会使成本增加。虽然绝大多数企业都支持“双碳”理念,但在现实考量之下,并不是所有企业愿意为绿色溢价买单,所以目前碳汇市场规模较小。但随着国内人们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多出于增强品牌建设、履行社会责任等目的自愿参与,设定“碳中和”目标。
“曾有媒体做过调查,在采访的近两百个中国城市中,超一半的人愿意一年花100-200元来做自己的‘碳中和’,这是一个良好的趋势。”林宇阳说道。
另一方面是市场的需求持续增加。
由国际金融研究所(IIF)发起、麦肯锡提供知识支持的扩大自愿碳市场工作组(TSVCM)估计,到 2030 年,碳信用额度的需求量可能会增加15倍或更多,到2050年或增加100倍。总体而言,到2030年,碳信用的市场价值可能超过500亿美元。
图片
碳汇市场是目前各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主要分为自愿碳汇市场和强制碳汇市场。其交易机制起源于1997年《京都议定书》,基于总量控制与交易原则,主要针对控排企业,常见于工业、电力、建筑、交通等行业。
“在强制碳汇市场方面,我国将会不断扩大相关行业,包括钢铁、水泥、造纸等,这就意味着未来碳汇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林宇阳解释道。
此外,发展碳汇的好处除了实现“碳中和”,还能让一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能利用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生态恢复手段,来获得国内外减排企业购买碳汇的收入。
不过,在碳汇市场规模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
从早期的碳汇项目开发-核证查验和认证-企业碳排放数据监控,再到将这些数据进行碳汇抵消、“碳中和”确权,这个链条目前还需要形成进一步的完善规范。
要实现这一点,有赖于科技手段和政府的帮助。
“一是技术方面,可以增加卫星遥感技术或者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使用,可以让碳汇项目做到实时监控,或者直接做一种云端的计算,让碳汇数据在交易过程当中真实性更高、效率更广。二是政府层面,在国家把CCER启动后,所有交易所的碳汇开发都会越来越规范,将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接下来,千予汇将从项目开发、新技术、新平台三大方向入手,助力碳减排事业。
02、8年碳市场经验,以科技创新推动碳行业发展
自2016年正式开展业务至今,千予汇环保已发展了8年时间,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16~2019),公司专门做代销业务,销售其他企业的项目或国内进入的项目;第二个阶段(2019~2021),公司尝试以合作的方式开发自己的碳汇项目;第三个阶段(2021至2023),则致力于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拥有独立开发碳汇项目的能力。
生态系统碳汇的主要方式为陆地碳汇(“绿碳”)和海洋碳汇(“蓝碳”)。虽然海洋才是最大的碳库,但和其他企业一样,千予汇的开发项目也是以“绿碳”为主。
对此,林宇阳表示:“海洋在测量上有难度,各个碳标准在发展时期均以陆地为主。两者比较来看,陆地碳汇开发的基准线或者项目边界是固定的,而海洋碳汇是流动的,如果用一个固定的边界去测量海洋,则很难衡量其减排效用,这是造成海洋碳汇认证有技术难点的原因。
海洋碳汇确实是未来的趋势,今年起,很多的碳标准都已经开展了海洋碳汇的工作组。“千予汇也在关注蓝碳项目方法学,希望建立适应中国环境特⾊碳减排⽅法学,开发中国海洋、有机农业、湿地等新碳汇项⽬。按照公司的计划,一旦方法学落地,就会立刻启动蓝碳的项目开发。”林宇阳说道。
自从两年前公司迈入第三个阶段之后,千予汇环保在业务上实现了化被动为主动的目标。“在前期,国内大部分项目不一定符合国外客户需求,但当我们建立起开发能力后,就可以针对国外客户自行开发所需要的项目。”
目前,千予汇环保的营收主要来自于碳汇项目销售,其中70%来自代销,30%来自自有项目的销售。形成该营收结构的原因在于,碳汇项目开发周期较长。
林宇阳透露:“今年年底一些项目的开发将陆续完成,千予汇环保的营收结构将会由目前的7:3变成3:7。此外,随着疫情管控放开,以及偏远地区的林地和草原取消封锁后,公司的营收增长率将会从疫情前的80-90%,再扩大至2-3倍。一个周期40年或60年的项目可以不断产生营收,每隔两三年就会产生一定的碳汇量(碳汇项目储存和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供公司交易。”
对于千予汇环保而言,其业务规划绝不是停留在项目开发层面,还要在技术上进一步延伸,主要应用了两个技术。
一是千予汇环保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到碳汇项目监测中,原因是这一技术可以确保项目的减排力和减排效果真实有效,并且可以减少人为干预和核证时间。
二是公司还十分重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拥有去中心化的属性,能够解决信任问题。以中国河南省南阳的某个造林碳汇为例,当其碳汇量被欧盟的企业做‘碳中和’使用时,碳汇数据就会随之跨境迁移。如果管理碳账户的机构遭受攻击,容易存在双重计算以及数据篡改的可能,单一机构管理产生问题,数据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质疑。区块链技术在跨国交易、跨区交易、跨组织、跨机构之间的交易中,赋予了群体互相监督的权利,确保碳交易、碳减排这些数据是真实有效的。”林宇阳解释道。
虽然这两个技术在国外已经有成功的案例,但在推广上依然存在挑战。
主要原因是这些技术还未成为主流技术,客户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与购买意愿不够高,所以企业只能花更多时间和精力与用户沟通。如果使用这些技术成为行业标准,企业与客户间的沟通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这些新技术也会为千予汇环保司画出新的增长曲线。
未来,开发碳汇项目的商业模式在业内会得到普及,每家公司都会用这种方式做“碳中和”。届时,企业和政府最关注的点将会变成如何确保碳汇项目的真实性。千予汇希望自己在受益于新技术的同时,将其给到其他公司,包括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去测量树林的树径,项目边界在一年中的变化等,以确保项目是否存在缩小或者基准线有变动的情况。
这意味着,千予汇环保将会从碳汇开发商慢慢演变成一个服务商,通过向其他企业销售自己的方法学和新技术获得更多收入。
03、构建ESG“碳中和”平台,降低参与门槛
 
国际上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之后,整个产业已经到了以服务业为主的阶段,而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所以对于中国的碳汇市场而言,想要在2030年-2060年就达到“碳中和”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首先,国内的制造企业对水电费、运输费等成本非常敏感,“碳中和”不应该再增加其成本,基于此产生的费用应立足于广告行销成本,可以参考苹果——借助“碳中和”在消费者心中树立环保的形象。
其次,站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企业的角度来看碳排放,难以在交通、运输、包装、人员等方面得到精确的数据。
林宇阳也表示,虽然国内有一些企业在做碳排放的数据统计,但没人能保证自己的数据库最全面。另外,业内缺乏权威的名单或排行榜来让企业和社会大众去了解其碳排放量和抵消情况。目前,国外已经有组织在做相关的登记,国内目前还需要一点时间来发展。
如今,千予汇已经为未来发展设定了目标,从2023年到2026年,千予汇将成为集“1000万吨碳汇+新⽅法学碳汇收入+数字化MRV方案+ESG碳中和平台”为一体的公司。
首先,开发新方法学是因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独特性,包括环境发展。所以千予汇环保希望,未来能建立适应中国环保与社会关系的碳汇方法学做认证,开发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碳汇项目。
其次,千予汇环保希望能研发出数字MRV方案,也就是利用卫星遥控等技术,在造林、草原、生态恢复、湿地恢复等碳汇项目中做出监测方案,提升项目的可信性、缩短项目的认证时间。
按照千予汇的规划,这样的服务不仅会应用于自己的项目,在未来还会拓展到中国所有的碳汇项目中,以提高碳汇在国际国内交易的价值。
最后,随着ESG的概念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参与其中,“碳中和”交易也势必走向平台化。在ESG平台出现后,不仅是有碳抵消需求的企业,只要是业务与碳汇项目有关的企业都会参与进来,利用这个平台为自己宣传。
林宇阳认为,未来中国的碳汇发展将会与国际步伐保持一致。具体来看,一是业内会出现越来越多带有中国特色的方法学。一是国内对于碳汇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瑕疵的碳汇项目将会出局。
而在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千予汇环保给自己赋予了新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满足未来碳汇市场的发展,千予汇环保要储备更多的碳汇量,为需要做“碳中和”的企业提供碳汇。同时,通过向国外企业销售碳汇来实现绿色金融,让中国的偏远地区有更多资金做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的工作。
“千予汇环保始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可持续的绿色循环经济,而不是在建立一个环保园区,让企业和个人进行消费然后再产生碳排放。希望在下一个阶段,国家把市场制度和规则制定清楚后,每个人参与“碳中和”的方式都会变得更公开透明,帮助国内外实现碳减排。”林宇阳展望到。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