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钦宗:掐脖翻白眼,松手吹牛逼

北宋的灭亡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很多爱好宋史的人在分析这件事的时候,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中有人说是王安石熙宁变法埋下的祸根,有人说是宋哲宗绍圣绍述彻底分裂了朝廷,有人说是宋徽宗的丰亨豫大掏空了国家,还有人说确实是因为金国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悍了,根本挡不住,换谁都逃不过这个结局。
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临危受命的宋钦宗不过是一个替宋徽宗背锅的倒霉蛋,白白落了一个“亡国之君”的名头。
不过我觉得,宋钦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登基,靖康二年二月六日被废,虽然在位只有一年有余,但是他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确实不太适合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
至少,二十五岁仓促登基的他,从性格、能力上来说,都达不到为正在走下坡路的北宋王朝力挽狂澜的程度。
所以,作为一个宋史爱好者,我一直都坚持一个观点:宋钦宗如果能力稍微强一点,北宋王朝是能够救活的,至少不会死得像靖康之变那么快、那么惨。
而宋钦宗最大的性格短板,都是标题里说的那个——一掐脖子就翻白眼,一松手就吹牛逼。
你仔细梳理一下宋钦宗的政治生涯就会发现,他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跟川剧变脸一样,不停在翻白眼和吹牛逼之间切换。
宋钦宗刚刚登基之后,大权在手,意气风发,准备跟金国决一死战,向全国发出动员令,自己要效仿当年的真宗皇帝御驾亲征北上迎敌。
金国东路军统帅斡离不渡过黄河之后,宋钦宗立刻怂了,将自己的老婆孩子送出城,自己准备取道襄阳逃到陕西,开封就不要了。
随着守城总指挥李纲的态度愈发坚决,加上吴革等人带着关中的勤王大军来到开封,宋钦宗又胆气壮了起来,决定跟金国硬拼。
斡离不第一次攻城,虽然宋军在李纲的指挥下打赢了第一仗,但是宋钦宗被金军的攻势彻底吓坏了,立刻背着李纲悄悄派人出去求和,还派出了赵构和张邦昌作为人质去金营。
眼看宋钦宗就要答应金国的条件了,老种相公种师道带兵来到开封,宋钦宗立刻挺直了腰杆,开始在朝堂之上指着金国的使者嘲讽,并且同意姚古带兵去偷袭金营,要斩首斡离不。
劫营失败以后,斡离不派人来问罪,宋钦宗立刻吓丢了魂,尽管种师道劝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打败了下次再打过”,他依然忙不迭地放弃了所有的武力措施,答应了斡离不的所有条件。
斡离不拿到赎金撤军以后,他眼见着勤王大军已经来到了开封,胆子又大了起来,下令大军追击斡离不,要把金国的东路军全歼在河北地区,抢回赎金和人质。
大军刚出发没多久,他收到消息说金国的西路军粘罕的军队已经抵达了山西南部、快要逼近黄河,立刻又把追击东路军的部队撤了回来,既不敢救太原,也不敢抢人质,就这么磨磨蹭蹭地让斡离不全身而退回到燕山。
当他发现太原的张孝纯依然坚守城池,粘罕运动到山西南部的兵马只是零星部队时,立刻又斗志昂扬了起来,扣留了粘罕派过来的使者,想要跟金国搞人质交换。
后来在解围太原的过程中,他每次发兵的时候就对粘罕冷嘲热讽或者敷衍了事,每次打输了的时候就开始卑躬屈膝写信求饶,直到太原都被粘罕攻占了,他还在派人苦苦哀求金国把太原还给他。
直到金国东西两路大军在开封城下形成了合围之势,宋钦宗最为倚重的撒豆成兵的郭京战败之后,宋钦宗才彻底慌了神,从此以后就只顾着翻白眼、再也没有吹牛逼了。
正是因为宋钦宗这一次次的反复无常,贻误了战机、消耗了资源、磨损了斗志,有充足的应对时间却用在摇摆上,有强大的经济资源却用在赔偿上,有庞大的兵力储备却用在内耗上,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却用在征税上。
北宋在他的带领下,根本就止不住下滑的趋势,失败不可避免。
这么说吧,要么迁都,要么固守,要么和谈,要么死战,任何一项决策他只要能够坚持到底地执行下去,靖康之变都不可能发生。但是他偏偏就是要不停切换,搞得所有人都无所适从。
此后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就是金军要求太上皇宋徽宗出城当人质之际,他主动站出来说:“老爹岁数大了,这种事情应该当儿子的去。”随后心如死灰地出城去了金营——虽然没什么卵用,但是至少体现了他最后的一点点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