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裔导演斯皮尔伯格早就在这部电影中表态巴勒斯坦与以色列问题

我第一次尝到了复仇的滋味。犹如芬芳的美酒,喝下时热辣辣的好受,但回味起来却又苦又涩,给了我一种喝了毒药似的感觉————《简·爱》
近期的巴以冲突让我们看到了仇恨,以绵延多年,不止不休的报复形式存在,要解决民族问题实在太难了,诉诸暴力去解决更不可取,以暴制暴从来不会赢得和平。
而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去了解历史,思考辩证,引以为戒,但切记不要瞎站队,去声援一方,去谴责另一方,因为我们永远也不会了解到事情的全部,更不应该用键盘去替代公正。
图片
多年前,当我看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慕尼黑》这部电影时,很自然的就将自己代入到了以色列人的视角,认为这就是历史,是真的,是正义的。观感决定了我的立场,可许多年后再看,好像就没那么确定了。
电影讲述了1972年联邦德国第20届奥运会上,巴勒斯坦极端组织“黑九月”闯进了奥运村绑架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导致最后全部遇难!
图片
在悲剧发生后,以色列的“摩萨德”拟定了11名巴勒斯坦目标人物,针对目标展开了一场跨时之久,跨域之广,手段之狠的复仇行动,被称之为“上帝之怒”,是现代间谍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之一。
图片
这是一部充满悬念的政治惊险片,影片对每次暗杀都有详尽细致的描写,而且每次都不相同,暗杀场面相当写实。
图片
导演斯皮尔伯格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能把本这种本该属于纪录片的题材,拍得非常具有戏剧性,充满了枪手,炸弹,追踪,暗杀等刺激元素。
图片
因为斯皮尔伯格是犹太裔,难免观众会猜想,电影会不会偏向以色列一方。而斯皮尔伯格本人也曾表示拍《慕尼黑》的目的是为了和平。
图片
在影片中确实也能看出来主题强调的是人道主义,而非对错问题。但实话实说,影片题材和背景的沉重和复杂性,绝非轻易驾驭,不可能一碗水端平。事实也证明这种尺度的把握实在太难。
电影中,惨案发生后,电视机上播放着那11名惨死的以色列运动员生前参加奥运会之前影像,镜头从他们每个人面前扫过,并且念出他们的名字。
图片
而在此期间穿插出现的,是以色列情报人员将他们拟定的“必杀11人”中的每个人的照片挨个展现出来,等待时任总理果尔达下令,展开报复行动。
图片
影片的开始部分,正义似乎站在了以色列的一方。极端组织在慕尼黑奥运村的的残暴罪行激怒了观众。摩萨德复仇小组的全体成员个个群情激昂,俨然一副和敌人血拼到底的样子。
图片
此时所有观众都笃信一个信念——血债血偿!这里其实能隐约感到,斯皮尔伯格还是有倾向性的,表现手法上始终都在为之后的暗杀行动赋予正义的名义。说实话,不带任何倾向性是不可能的,通过对以色列特工复仇巴勒斯坦极端组织来解读,和反思两个民族的爱与恨本身就是片面的。
图片
比如在电影中,一名以色列突击队员想朝一名小孩开枪,被旁边的队员拦住,而事实正相反。包括电影里基本上是定点清除11名报复目标,而实际上也并非如此,不少无辜者受到连带伤害甚至殒命。如果全拍到电影里,一定会让整个国际社会无法承受。
图片
当然,任何一个导演都不可能完全照搬历史,因为那比我们看到的更残忍。所以在影片中也有不少被斯皮尔伯格巧妙的盖上遮羞布的部分。
在掩盖了暗杀小组残暴一面的同时也放大了他们善良的一面,在影片中,暗杀小组多次悲天悯人,为了保护小孩,差点放弃引爆电话炸弹,爆炸后抢救无辜伤者,总之,在摩萨德特工无往不胜的基本大色调下,着墨于他们执行任务时的内心冲突上。
图片
即男主阿夫纳(艾瑞克·巴纳)一个年轻的特工,带领爆破、伪造、清理等特长的其他四名小组成员,慢慢变成残酷的暗杀者,并在这个过程中遭受灵魂的拷问,以及自身也面临报复的危险,从而慢慢认识到复仇的真正意义——以眼还眼的复仇怪圈,循环往复地吞噬着两个民族的鲜血。
图片
伴随着以色列人的血腥报复,敌人也开始了同样恐怖的复仇行动。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平民死于非命,摩萨德的复仇换来的只是一个血淋淋的恶性循环,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图片
阿夫纳从一个追杀巴解成员的杀手,到变成一个被追杀的目标,个人的经历使他再也难以认同这种复仇的逻辑。于是迷茫越来越深,彷徨越来越重,到底这一切值得吗?
图片
稍微熟悉中东历史,我们就能知道,以色列与阿拉伯诸国,特别是巴勒斯坦人之间有着纠缠不清的仇恨。这不是谁能分清是非,甚至都不是简单的对错问题,更不是仅靠一部电影就能了解真相的。
如今,巴勒斯坦还是把以色列视为偷了他们土地的窃贼,而以色列把巴勒斯坦看成要杀害他们人民的刽子手。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应该承担责任的一方,都认为自己才是被冤枉的弱者,都想要声讨自己眼中的正义,都想保护他们所认为的合法性。
图片
图片
那么《慕尼黑》这部电影究竟想讲什么?是想讲述以色列人的悲惨?还是讲述复仇的畅快?电影既没有批评巴勒斯坦,也没有袒护以色列,而更有意思的是,巴以双方还都不认可这部电影。
图片
这部2005年的电影,结合历史和今天的情形再去解读,其实也依旧无法给出答案,但起码能给大家带来的启发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或许都是片面的,这个世界总会有两种历史,一种是真实的历史,一种是权利方、利益方为了某种目所表述的历史。
假如,让巴勒斯坦人拍一部慕尼黑事件,会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我们能否听到他们的声音?或许,他们会告诉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图片
电影的结尾,当以色列暗杀小组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欧洲巧遇,双方成员在互不知道对方身份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番对话那样,黑白如何定义,要看下定义的人是谁。
以色列人说:“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在那个荒草不生的地方建国?”
巴勒斯坦人回答:“因为那里是我们的家园。你不能理解,没有家园的痛苦。”
以色列人说:“我觉得你们建立不了国家,你们的道路太漫长了。”
巴勒斯坦人说:“多长时间都没有关系,你想想,犹太人用了多久回到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