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入满是鲇鱼的池塘,后果可能会像这只羚羊

图片
PIOTR NASKRECKI 摄
摄影师Piotr Naskrecki在莫桑比克戈龙戈萨国家公园拍摄到一群非洲尖齿胡鲇在觅食一只陷入泥潭而死亡的水羚(Kobus ellipsirymnus)。
非洲尖齿胡鲇(Clarias gariepinus)是杂食性鱼类,由于鳃上有一个呼吸空气的器官,它们可以在离水的情况下存活数天
它是一种大型的、类似鳗鱼的鱼,通常背部呈深灰色或黑色,腹部呈白色。成年后平均体长1–1.5 m
非洲尖齿胡鲇以活的和死的动物(如蜗牛、螃蟹、虾、其他无脊椎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其他鱼类)和植物(如水果和蔬菜)为食。由于其嘴巴较宽,因此能够吞下较大的猎物
非洲尖齿胡鲇具有强烈的两极分化的特点。
一方面,它们作为食用鱼需求量很大,在水产养殖业中产量不断增加;但另一方面,它们可能成为生态威胁,成为其栖息水域的真正瘟疫。
这是因为非洲尖齿胡鲇抗病性极好,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且相当容易繁殖,能够以高密度成群生活在最狭窄的空间中。正因如此,它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在欧洲、亚洲、非洲广泛养殖。
然而,也是因为其极强的适应性,一旦逃脱,极大可能会对当地物种造成危害。它们会杀死本地鱼类、两栖动物、昆虫甚至鸟类,打破当地生态系统平衡。如今,非洲尖齿胡鲇已成为某些地区的入侵物种
图片
美国摄影师
Piotr Naskrecki
Piotr (Peter) Naskrecki 是哈佛大学Comparative Zoology博物馆的昆虫学家、摄影师和作家。他在康涅狄格大学获得昆虫学博士学位。目前,Piotr 在莫桑比克戈龙戈萨国家公园指导 E.O. Wilson 生物多样性实验室。作为一名摄影师,Piotr 致力于通过拍摄无脊椎动物--昆虫、蛛形纲动物及其近亲--的美丽和它们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成员的作用,来促进对无脊椎动物的欣赏和保护。他是国际保护摄影师联盟 (ILCP) 的创始成员之一。
图片:PIOTR NASKRECKI
编译:闫东阔
编辑:闫东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