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打乱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但美不会重返中东,重心仍在亚太

核心要点:
1、 巴以冲突问题是长期的民族矛盾、土地纠纷,有非常深厚的社会根源。美国长期以来没有公正地处理双方矛盾,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甚至得不到最基本的公正和关切,任由问题不断激化、尖锐,美国在巴以冲突问题上,无疑是负有责任的。
2、 这场冲突将美国拉回到了其非常熟悉的角色:利用其影响力和军事力量保护以色列。这种支持一定是全方位的,但“支持”并不意味着美国会因此重返中东。
3、 在整个中东地区,只有以色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跟美国趋同。而在美国国内,犹太人、犹太游说集团,深刻改变了美国政界、美国主流民意对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的看法。
4、 巴以冲突不是“代理人战争”,冲突背后也不是美国和伊朗的较量。美国在中东是要跟伊朗谈判解决问题,不是要进行军事斗争、高压制裁,美国甚至在避免以色列与伊朗形成冲突。
图片
引言: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本轮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交火十余日,战况不断升级,而后,美国总统拜登更是亲临以色列,与以色列高层进行会谈。本次冲突会成为美国势力重返中东的信号吗?美国的“印太战略”又是否会被削弱?本期《洞见美国》邀请到外交学院教授高尚涛,一起来深度解读巴以冲突背景下的美国角色。
本期整理编辑 符馨
图片
拜登与以色列政府高层
1、 主持人:美国总统拜登的最新采访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高教授怎么看待目前为止美国的表态和行动?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对待巴以冲突的态度有何区别?
高尚涛: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后,美国是率先表态的国家之一。美国总统拜登可以说是第一时间表示坚定支持以色列,同时强烈谴责哈马斯。随后美国又高调调动军舰,实际上就是在对周边国家进行威慑,为以色列撑腰。
拜登政府不像特朗普那么极端,但他们的态度是一致的,那就是坚定支持以色列。这也符合美国国内的政治气候,如今在白宫和美国国会中,支持以色列的声音都占大多数。
从杜鲁门政府支持犹太人建国、大力拉拢犹太复国主义者开始,美国的中东政策就一直站队以色列,就像拜登此前与内塔尼亚胡通话时说的那样:“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坚如磐石’”,这种支持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极端。比如拜登警告以色列不要占领加沙,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不会支持以色列开展地面行动。
图片
美国军队在中东
2、 主持人:拜登在此前也多次表示说会给予以色列全力支持,您认为美国会以何种方式介入巴以冲突?美国是否有重返中东的可能?
高尚涛:首先是军事介入。美国第一时间派出两艘航母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周边的反以色列组织进行威慑——“如果其他势力介入,那么美国也不会袖手旁观”。这是一种军事姿态,将冲突控制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防止冲突扩大化,毫无疑问也是对以色列的支持和保护。
肯定也会有资金介入。本轮冲突中,哈马斯发射了数千枚火箭弹,面对哈马斯的“饱和式攻击”,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很快陷入困境。美国国会正在紧急通过一项议案,要向以色列提供20亿美元军事援助,帮助其恢复“铁穹”系统的武器库存。
同时也会有情报方面的介入。摩萨德作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之一,也会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情报部门密切配合,提供包括哈马斯武装组织的活动范围、隐匿场所等在内的信息。
拜登在采访中的用词,就是会给予以色列“一切”支持——这就表明支持一定是全方位的,但“支持”并不意味着美国会因此重返中东。美国历经三个总统任期的“撤离中东”的战略不会因此就立刻掉转马头,但毫无疑问这场冲突将美国拉回到了其非常熟悉的角色:利用其影响力和军事力量保护以色列。
另外要纠正一个误区,美国撤出中东并不是说抛下中东不管,美国在中东的30多个军事基地仍然存在。
图片
犹太游说集团-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
3、 主持人:美国为什么在整个中东地区、在巴以冲突中坚定支持以色列?
高尚涛:一方面是因为在整个中东地区,只有以色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跟美国趋同。从小布什时期就开始制定“大中东计划”,目的是推动中东地区的“民主化”、“现代化”,就是希望把很多仍然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改造为所谓“民主国家”,只不过最后以失败告终。
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美国国家整体利益的考量。犹太人、犹太游说集团,深刻改变了美国政界、美国主流民意对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的看法
图片
美国以色列联合军演
最开始美国不支持犹太复国主义、以色列建国,因为支持以色列就等于得罪30多个阿拉伯国家。比如杜鲁门时期,时任国务卿马歇尔虽然是犹太人,但他坚决反对支持以色列建国,甚至为此与杜鲁门发生决裂。但后来杜鲁门力排众议,改变美国的外交政策,支持以色列建国。
杜鲁门的转变对美国利益是非常不利的,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背后少不了本-古里安(以色列国父)主导、梅厄夫人(以色列建国元老)组织的大规模游说行动。这不仅仅是口头游说,还有很多利益交换,比如犹太财团对选举过程的全方位支持。
主持人:您提到的犹太游说集团,他们是怎样在西方主流媒体乃至政界利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他们的影响力?美国民众对巴以冲突问题又是什么态度呢?
高尚涛:犹太人在美国是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虽然人数不多,但在美国社会各领域都发挥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以色列和美国犹太人深深认识到,要维护以色列和犹太人的安全和生存,离不开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支持。为此,大量犹太游说集团应运而生。
这些游说集团不仅人数众多、资金雄厚,而且能组织大量的选票,所以跟美国政界很多官员也往来密切。历届美国政府的关键岗位上都有犹太人的身影。
犹太游说集团主要采取三种游说战略:一是影响选举;二是直接游说国会和政府部门,以推动其采取亲以政策;三是媒体和舆论的公关,竭力影响公众舆论,塑造以色列的正面形象。
为什么美国国内民意更多偏向以色列?因为犹太人长期、系统地组织动员工作,如今以色列人在美国政商界的影响力已经根深蒂固。在美国的巴勒斯坦人并不在少数,但缺少这种组织性和影响力,从这一点来看,犹太人的很多做法是值得学习的。
图片
加沙地带难民抗议
主持人:我们看到特朗普的女婿也是犹太人,特朗普更是借机抨击拜登政府。您认为巴以冲突是否会成为大选中共和党攻击民主党的一张牌呢?怎么看待特朗普所谓的“拜登政府态度软弱”的观点?
高尚涛:对特朗普来说,他的态度再强硬也难起作用,他能派军队去加沙扫荡吗?这是不可能,也不合法的。我个人感觉美国选民已经习惯这种状态了,很多人都知道这无非就是党派选战的一种固定套路。
对拜登来说,不管特朗普是否批评,拜登政府目前面临的国内选举形势都是严峻的,巴以冲突处理不好,无疑会进一步加重其选举负担。巴以冲突的背后有非常深厚的社会根源,是长期的民族矛盾、土地纠纷。
美国在中东地区、在伊拉克“反恐”这么多年,恐怖组织也没被完全歼灭,为什么哈马斯等组织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反抗并且能得到响应?因为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甚至得不到最基本的公正和关切。只有解决了基本“公正”这个问题,分歧才会烟消云散。巴以冲突,美国无疑是有责任的,长期以来美国没有公正地处理双方矛盾,任由问题不断激化、尖锐。
图片
以色列袭击
4、主持人:很多人关注巴以冲突爆发之后会影响俄乌战局,拜登总统在采访中声称美国可以同时兼顾并维持自身防御,据您判断,巴以冲突未来走势如何?会影响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吗?
高尚涛:即使如拜登所说,美国可以兼顾两地的战事,但是能否分别处理妥当,依然要打一个问号。在保证自身国防安全的情况下,分配有限的武器库存和产量给到乌克兰和以色列,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个难题,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左支右绌的尴尬局面。
乌克兰地理位置靠北,冬季开始后,作战本身就很难开展。如今巴以冲突爆发,美国的注意力被分散到了中东地区,军援虽不至于停止但不可避免会缩水。乌克兰所谓的“反攻计划”可能随着冬天的到来陷入停滞,俄乌冲突也会有所“降温”。
巴以冲突此次爆发对美国是脉冲性的影响,据我判断,巴以冲突持续不了太久。周边阿拉伯国家能为哈马斯提供帮助的力量较少,哈马斯跟以色列军方的实力对比太过悬殊,再加上美国对以色列全方位的支持,哈马斯的抵抗效果将十分有限。
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与印度总统莫迪
目前看来,美国还是会将“亚太再平衡”战略作为优先级部署,其次解决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等问题。
实际上“印太战略”是日本最先提出来的,它只能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补充。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把印度拉拢到美国阵营。但是印度人比较精明,很擅长平衡外交关系,不会完全按照美国意愿发展,所以印度是否加入“亚太再平衡”战略仍是未知数。
图片
布林肯与沙特王储本·萨勒曼
主持人:我们知道美国一度希望促和沙特和以色列,为什么会选择沙特?美国对不同背景的阿拉伯国家分别持有怎样的态度?它又将如何巩固自身在中东的影响力?
高尚涛:美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态度,就是希望所有阿拉伯国家都跟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美国一直在秘密撮合沙特和以色列建交,哈马斯这次袭击行动的战术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打断这层关联。现在以色列和沙特的秘密谈判已经被迫终止。
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在中东的主导权,基本方法是培养代理人,通过代理人维持对中东的控制。2021年以来,美国、印度、以色列和阿联酋四国开始尝试构建所谓的中东“四方机制”,加强彼此的经济、政治合作,推动阿联酋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也是其中一环。
图片
伊朗外长(左三)出席在沙特举行的伊朗合作组织特别会议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代理人机制,有网友提问能否把巴以冲突视为“代理人战争”?美国和伊朗本次是否会亲自下场?白宫此前还跟伊朗达成协议解冻60亿美元资金,换取伊朗释放五名在押的美国公民,这个行为可以被认为是想要缓和双边谈判?
高尚涛:巴以冲突的背后,并不是美国和伊朗的较量,美国甚至在避免以色列与伊朗形成冲突。为什么美国要缓和以色列与伊朗的关系?这是民主党作为执政党,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制定的政策——要通过和谈来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到拜登政府时期又继续执行美国在中东是要跟伊朗谈判解决问题,不是要进行军事斗争、高压制裁
大选临近,拜登正面临着很大的竞选压力,他的外交工作还没有任何亮点,这对他明年大选很不利,也因此想在中东寻求突破。如果美国能跟伊朗签署核协议,这就是中东政策的一项重大成就。但实际情况是,现在很难签署。
美国提出解冻伊朗被冻结的60亿美元,换取伊朗释放美国人质,能看出来拜登政府非常希望和伊朗达成一些合作协议,否则没法向美国国会交代,他的中东政策也可能宣告失败,最终影响到明年大选。
主持人:地缘政治愈发紧张,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单极时代结构的松散或终结?美国的影响力会继续下降吗?
高尚涛:当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矛盾和冲突?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老大,但现在威望下降、无法控制局势,不少国家认为美国处理问题有失偏颇,再当这个“班长”名不副实。实际上,美国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世界也需要更多新兴力量来维持基本盘不崩塌。
图片
面对当前全球多极化的背景,需要有责任感、有担当、有实力的国家们站出来,来维护国际局势稳定。因为世界秩序一旦失控,那将是灾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