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生物:产能利用率不足70%,仍大举扩产,资产负债率超同行均值44.66个百分点|IPO观察

图片
近期,格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林生物”)更新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创业板IPO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1888.8889万股。
需要说明的是,格林生物曾于2020年12月提交的申报稿被深交所受理,随后2021年2月撤回了IPO申请。也就是说,这次格林生物是第二次闯关IPO。
钛媒体APP注意到,格林生物的募投项目疑点重重,如在产品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却要大举募资扩产;在偿债能力较弱且资产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仍大举突击分红,后却又要向市场大举募资补流。
产能利用率不足70%,却仍大举扩产
格林生物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半合成香料和全合成香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形成了松节油、柏木油和全合成香料三个产品系列,具体产品主要包括檀香、甲基柏木酮、突厥酮系列等近40个细分品种,主要作为配制日化香精的原料。
2020年-2022年和2023年1-6月(下称“报告期”),格林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009.59万元、59437.6万元、63128.43万元、34343.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442.96万元、4074.14万元、6813.69万元、4255.72万元,利润存在波动。
从产品上看,格林生物主要拥有半合成香料(松节油系列、柏木油系列)、全合成香料等,具体情况如下:
图片
需要指出的是,格林生物上述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却在大幅下滑。报告期内,格林生物香料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4.15%、101.17%、60.79%、67.7%。
图片
其中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格林生物的产能利用率均超过70%。
令人不解的是,在如此产能利用率的情况下,格林生物却欲通过IPO募资大举扩产。据悉,格林生物此次IPO欲募集21700万元用于年产6800吨高级香料项目,占募资总额的57.87%,该项目建设完成后,格林生物将新增香料产能6800吨/年。那么,在产能利用率不足70%的情况下,公司为何还要大举扩产?
除此之外,2020年-2022年,格林生物松节油系列产品的销量分别为1702.98吨、1402.89吨、1247.49吨,柏木油系列产品的销量分别为1384.48吨、1575.77吨、1411.6吨。可见,格林生物松节油系列产品的销量持续下滑,而2022年柏木油系列产品的销量也同比下滑10.42%。(注:格林生物松节油系列主要包括檀香208、檀香 210、多檀醇、黑檀醇、龙脑烯醛等产品;柏木油系列主要产品包括甲基柏木酮、甲基柏木醚、乙酸柏木酯等产品。)
而上述年产6800吨高级香料的募投项目建设完成后,格林生物具体新增产品的产能如下:
图片
可见,甲基柏木醚产品的产能将新增300吨/年、龙脑烯醛产品的产能将新增350吨/年、檀香208产品的产能将新增600吨/年、檀香210产品的产能将新增200吨/年、多檀醇产品的产能将新增200吨/年、黑檀醇产品的产能将新增180吨/年。那么,面对松节油系列产品、柏木油系列产品销量下滑的情况下,为何格林生物还要大举扩产?
从区域上看,报告期内,格林生物的产品在境外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5029.24万元、49677.72万元、53532.2万元、30238.27万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83.73%、84.38%、85.95%、88.41%,业绩收入主要来自境外。
根据共研网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随着消费者对日化等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行业销售情况逐渐回暖。2016年至2021年,全球香料香精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3.5%,呈稳定增长趋势。
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格林生物香料产品的产能为8676吨/年,若上述募投项目年产6800吨高级香料项目建设完成后,格林生物将新增香料产能6800吨/年,相当于在目前产能再多近80%。那么,在如此行业增速的情况下,格林生物新增产品的产能否被市场消化?
对此,深交所要求格林生物结合前次申报对应募投项目建设及达产情况、2022年产能利用率较低的情形、募投项目产品在手订单和市场需求情况等因素,进一步分析说明公司募投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募投项目产能消化措施。
资产负债率超同行均值44.66个百分点,却仍突击大额分红
除了扩产之外,在格林生物的募投项目中还有一个项目引起了钛媒体APP的格外关注,它就是补充流动资金。据悉,格林生物此次IPO欲募集106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募资总额的28.27%。
为何格林生物会募如此多的资金用于补流这或许要从公司的债务说起。报告期内,格林生物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38、1.49、1.09、1.07,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5.37、3.68、4.29、4.96;速动比率分别为0.71、0.74、0.4、0.47,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4.08、2.62、2.95、3.37。无论是流动比率还是速动比率,格林生物均远低于同行均值。
资产负债率方面。报告期内,格林生物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6.61%、54.09%、66.01%、68.3%,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27.58%、31.22%、21.89%、23.64%,资产负债率始终远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且2023年6月末,格林生物的资产负债率已超过同行均值44.66个百分点。
从资产明细上看,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6月末,格林生物的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4253.41万元、3132.33万元、2982.6万元、4201.91万元,短期借款分别为11139.98万元、10978.96万元、12316.66万元、13413.45万元。也就是说,格林生物的货币资金始终不够支付其短期借款。
令人不解的是,在如此背景之下,格林生物却突然大举分红。2022年,格林生物现金分红的金额为8000万元。需要说明的是,2021年-2022年,格林生物的净利润分别为4074.14万元、6813.69万元。这也意味着,上述现金分红的金额均超过了上述两年任何一年的净利润。那么,为何格林生物在债务水平高于同行的情况下却还要大举分红?同时,为何大举分红之后却又要募资如此多的资金用于补流?(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邓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