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龙舞、梁平抬儿调……重庆区县非遗项目精彩亮相国际舞台

图片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现场。图源:四川文旅厅 
10月12日至16日,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来自全球47个国家(地区)和国内各省(区)市的900余个非遗项目、6000余名非遗传承人、传统表演人员和中外嘉宾相聚成都,交流互鉴,共襄促进人类非遗保护事业的盛会。
本届非遗节以“共享履约实践 深化文明互鉴”为主题,开展了“五洲非遗”“神州非遗”“巴蜀非遗”“云上非遗”四大板块30多项特色鲜明的节会活动。重庆铜梁、梁平、南川、江津等区县非遗项目精彩亮相,有哪些看点?
铜梁
↓↓↓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华第一龙”铜梁龙舞受邀参加此次非遗节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的龙舞show。在非遗展示区,造型饱满、形象生动的铜梁龙灯彩扎也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的目光。
图片
图片
图片
江津
↓↓↓
江津区市级非遗——“江津酱油、醋酿造技艺”“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受邀参加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系列活动之巴蜀国际非遗美食周;江津“传统实用雕刻技艺”的传承人侯兴波携作品《远方的亲音》参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同根同源非遗竞技展。
图片
江津酱油、醋酿造技艺是重庆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江津酱油”发酵经历“固态发酵”和“稀态发酵”两次工艺流程,饱含传统的技法技艺,具有自身的工艺特性和技艺特征。“江津醋”独特的辅料,在于“百种中草药”加入食醋酿制,其采用的中药和制作的手法,致使多重化学效应而产出佳品,包含民族民间药物入食的传统经验以及老辈人古法酿制的实践知识,充分体现了中药入醋酿制的民间性。
图片
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是重庆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制作的民间小食品—江津米花糖,洁白晶莹,香甜酥脆,爽口化渣,甜而不腻,风味独特,百年声誉,流传至今。
梁平
↓↓↓
非遗节期间,梁平国家级非遗项目梁平竹帘、梁平抬儿调精彩亮相,分别参加道明国际竹文化周、五凤溪劳作号子音乐周,以展示、展演、展销的形式,向全球文化爱好者和现场观众展现梁平非遗魅力。
在道明国际竹文化周上,梁平区展出的梁平竹帘产品备受青睐,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和嘉宾的目光。不少人围在展台前,细细品味梁平竹帘的传统文化内涵,详细了解非遗制作技艺和文化传承……其“薄如蝉翼淡如烟”的精致做工,更是让前来观展的群众大为赞叹,纷纷赞誉梁平历史文化深厚,非遗技艺卓绝。
图片
梁平竹帘画。(资料图) 
在五凤溪劳作号子音乐周,梁平抬儿调与来自重庆巴南、秀山以及四川理塘、大邑等川渝地区的劳作号子表演队同台竞技,用他们原汁原味的嗓音,高亢明快、旋律优美的吼唱,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传递了梁平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精气神,唱响了新时代的劳动赞歌。
图片
10月13日,五凤溪劳作号子音乐周上,梁平抬儿调表演队伍登台表演。 
南川
↓↓↓
在本次非遗展期间,南川非遗项目石溪板凳龙舞、张氏面塑亮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同根同源非遗竞技展”。
图片
石溪板凳龙舞
现场,演员们伴随着激昂欢快的音乐,一边翻、滚、跳、跃,一边舞动手中的板凳龙,不断变换队形和姿势,充分展现了板凳龙舞的魅力。
石溪板凳龙舞的发展演变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石溪板凳龙的道具制作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及扎制手编工艺于一体,将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有机结合,具有较高的美学文化价值。
图片
张氏面塑俗称“捏面人”,通过一系列复杂考究手法的结合,能让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短短几分钟内跃然眼前。
上游新闻综合自铜梁发布、江津发布、梁平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