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新一份施政报告,有哪些重磅内容?丨香港一日

这是《香港一日》的第1532期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5日)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说,制订今年《施政报告》时,他继续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必须”、“四点希望”和“青年兴,则香港兴”作为施政蓝图;施政理念是贯彻“一国两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施政方向是要强化优势,把握机遇,补短板,化风险。
宣读时间破纪录
上午11点,李家超在立法会宣读新一份《施政报告》,香港媒体观察到除了特区政府一众官员,统一打着由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师生携手设计制作的绿色领带和领巾外,许多立法会议员也紧跟“队形”,在衣着上巧妙地加入绿色元素。
图片
图源:香港01
香港媒体指出,李家超打破传统成为回归后首位坐下宣读《施政报告》的特首。宣读时间长达3小时22分钟,打破历任特首宣读纪录,未有休息,只数次饮水。众官员、议员全程都全神贯注听报告。
图片
图源: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
《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共九个章节,总计167项。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的施政理念是贯彻“一国两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施政方向是要强化香港优势、把握机遇、补短板、化风险;施政目标是要让市民有更好的生活、居住更好的房屋、学生有更好的教育、青年有更好的发展、老人家有更好的照顾、社会关爱共融、经济发展蓬勃、市民安居乐业。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主线
李家超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过香港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握国家发展的机遇。香港是国家的特别行政区,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是世界上唯一汇集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于一身的世界级城市。而在新一份的《施政报告》中,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
在香港自身的发展方向及定位上,《施政报告》强调了与国家规划及全球性倡议的全面性对接。例如强调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下,香港“八大中心”的功能定位,要以香港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所需,设立新型发展办公室等,提升八大中心竞争力;再比如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要拓展“一带一路”建设,开设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商贸办事处──在新兴国家加强贸易推广;加强区域合作──香港特区会继续巩固与东盟、中东等市场的商贸合作,争取早日加入RCEP。香港将与土耳其签订投资协定,亦正与秘鲁进行自贸协定谈判,以及分别与巴林、孟加拉和沙特阿拉伯进行投资协定谈判。
有观察指,《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是把香港置身于国家整体发展格局中加以考虑,极大的拓展了香港发展的时间与空间,香港的发展时间要与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同时、同步,香港的发展空间要立足湾区、辐射全国,乃至链接全球。所以从经济、金融、文化、环保、民生等多领域都提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具体政策举措,这种融入是全方位、多层次以及具体可落地的。
图片
摄影:直新闻驻港记者李文涛
明年内完成23条立法 履行宪制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他将维护国安政策放在首位,确认将在2024年内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
外界注意到,李家超在阐述23条立法之前,讲明了香港内部外部环境的复杂性。李家超说现时地缘政治复杂,有些国家因自身利益,刻意针对中国,阻碍“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外部势力继续插手干预香港事务。今年4月,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致辞时强调,“现在香港社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乱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础尚需巩固。”因而,香港特区政府需要警惕街头暴力卷土重来、警惕警惕“软对抗”暗中作乱、警惕海外乱港活动倒灌香港。
有评论称,这说明香港特区政府是从战略的眼光和高度来推进23条立法工作。
新民党主席兼特区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认为:“我们其实拖欠中央很久,所以我很高兴听到行政长官说会在明年内完成,相信我们每一位都全力支持。”
除了23条,李家超政府也将立法针对能源、通讯、交通运输、金融机构等方面,“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的保护”。李家超也说,将成立专责小组协调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推动国民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法》内容对接”。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刚通过的《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和‘一国两制’实践教育,增强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的爱国精神,自觉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外界注意到,新一份《施政报告》就指出要成立“宣扬中华文化办公室”等,让香港市民的民族认同感增加。
刺激经济、改善民生
在拼经济谋发展方面,李家超就强调要继续“抢企业、抢人才”,包括要在年内公布细节落实“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除房地产外,在香港投资于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3000万港元或以上的合资格投资者,可以通过计划申请来港。相关措施还包括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至184所、放宽签证政策等。在此基础上,施政报告还提出“留人才”,推出“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纾缓技术行业的人手短缺压力。
在惠民生添幸福方面,李家超指出土地房屋是“重中之重”。去年施政报告针对公营房屋供应提量、提速、提效、提质的措施已取得一定进展。其中,轮候公屋时间成功“封顶”,由高峰约6年回落至5.3年,正逐步向2026至2027年度降至4.5年的目标迈进;明年上半年也将有超过2000个单位提早5至8个月落成,让公屋申请者可提早上楼。在此基础上,特区政府会继续优化公营房屋系统建设。
施政报告提出鼓励生育一系列措施,包括即日起向每名香港出生且父或母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婴儿发放一次性2万港元现金奖励,为期三年。新生儿家庭还有优先“选楼”的权利,包括优先抽居屋、缩短公屋轮候时间。
实际上,香港各界人士对施政报告表示欢迎,认为施政报告既延续“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文化,又体现出特区政府积极回应市民需要,刺激经济、改善民生。全国人大代表邝美云表示,新一份施政报告内容充实,既有整体提振经济的措施,也有多项纾解民困、改善民生的措施。其中,在落实“一国两制”、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特别提到特区政府正全力研究有效的23条立法方案,并计划2024年内完成立法,是十分值得支持的。
北部都会区发展强调深港协同“无缝对接”
实际上,粤港澳大湾区就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最重要的平台,深圳则是最直接的对接点。
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就提出了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将分为四大区域,由西至东分别为:
图片
图源: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
●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位处洪水桥一带,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对接,提供金融和专业服务,并借着口岸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
●创新科技地带──覆盖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区港深创科园在内,与深圳科创园区产生协同效应,为创科发展的枢纽;
●口岸商贸及产业区──占地最广,享有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叁个口岸的地利,带动先进建造业、绿色产业、医疗、食品科技、现代物流业等产业发展,并可推展跨境商业服务和文娱消费,发挥强大的口岸商贸功能;
●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包括红花岭、沙头角、印洲塘等,人文和自然资源丰富,带动康乐及旅游发展。
李家超表示,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全面发展后可提供约50万个新增房屋单位和50万个新职位。他还透露,特区政府已重新审视北区沙岭兴建公众骨灰安置所的计划(被称为“超级殡葬城”,原定位于罗湖口岸对面),由于未来公众骨灰龛位将有足够供应,原定的两公顷土地将改作创科及相关用途。
图片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表示,他非常期待《施政报告》中所提出的在河套区深港两地互联互通政策措施的落地,包括人流、科研样本、资讯等,能够“无缝对接”,他认为这才是让人真正体会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间能够发挥得到香港的‘一国两制’优势。”
图片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张欣宇对直新闻表示,《施政报告》的内容非常扎实,既是在更高层面勾勒除了未来的香港发展方向,又有实在的方针、时间表、政策工具。张欣宇还指出,在沙头角发展康乐休闲,本身就包含与深圳盐田的很多产业的对应,北部都会区的建设其实就是在琢磨关于港深联合发展的内容。
实际上,在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发展背景下,相信“互相扶持、互信共勉、互相团结”也自然包括了香港与深圳乃至香港与其他大湾区内地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
李家超今天在《施政报告》的结语中说,香港从小渔村发展到国际大都会,经历了岁月春秋冷暖,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香港人经得起考验,每次都转危为机,变得更成功、更出众。造就香港成功的,是大家的互相扶持、互信共勉、互相团结。
李家超说,坚信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信“一国两制”,坚信香港人,只要团结一致,包容共济,一定可以共同建立一个更美好的香港。
作者丨段晓卿,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